第267章 甄容拜見汪氏,隔山震虎
汪氏和兒子、媳婦薛氏說著話。
門下稟報:“老夫人,順天府尹甄大人求見。”
“快快有請!”
兒子祝融迎了出去,汪氏忙不迭吩咐下人準備茶點。
不一會兒,甄容走了進來。
“老夫人,身子可安康?”
“好好,好著呢,有皇上照應著,哪哪都好。”
甄容眸光一閃。
這汪氏倒是乖覺,他還未開口,她便將皇上抬了出來。
甄容心中打鼓,面上不顯。
從容坐下后,打開了話匣子。
“老夫人,有件事,必須和你通個氣。今兒個一大早,衛(wèi)馬氏在順天府門前吵吵嚷嚷,非說自家小兒子受了冤枉。她,還提到了你!”
下人的茶端了上來。
甄容停下話頭,端起茶,掀開茶碗,撇了撇浮沫,小口地撮了起來。
汪氏心中掀起軒然大波。
無數(shù)疑問與不安,如雨后春筍般長了出來。
她假裝不以為意,但端茶的手沒來由地抖了抖。
“哦?她說了些什么?”
甄容喝了茶,放下茶碗,淺淺一笑。
“也沒什么,都是些荒唐之語。”
祝融哪是個沉得住氣的?
“大人,您就別賣關子啦!快說說,那老貨都說了什么?”
汪氏一驚,斜了自家兒子一眼。
祝融抬了抬眉,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咳了一聲。
甄容哈哈笑了起來。
“令公子向來如此直率,老夫人不必介懷。”
“就是嘛,懂的都懂,我有什么說什么,和崔家老五是一個性子。”
眼見兒子越說越不像話,她立刻打斷話頭。
“甄大人,不論旁人說什么,太師府沒有不可見人的事。清者自清,你有什么話,直管問。”
甄容在心里悄悄豎了豎大拇指。
難怪太師走了這些年,太師府依舊在。
汪氏是個能挑事的。
“老夫人,衛(wèi)馬氏說科舉造假之事,有你的參與。我當笑話聽,太師當年何等正直義氣的人,深得先帝、皇上的信重,太師府怎么可能做下這等事?”
甄容的話題圍繞太師為人展開,汪氏便是想計較,也無從下手。
果然,汪氏震驚之余,眼眶迅速泛紅。
聲音哽咽。
“甄大人也算先夫半個學生,果然懂他。
太師為大乾貢獻一生,在外的時辰,遠比在家多。
教出的學生,個賽個的優(yōu)秀,反倒沒時間教自己的兒子,平平凡凡的一個人,半點成就也拿不出手。
文不成、武不就,靠著祖上蔭恩,混個臉熟。”
汪氏這話極有深意。
既點明太師的成就,連甄容都算他半個學生。
又表明他顧大家舍小家,連兒子都管不上。
最后這番看似貶低兒子的話,實則在為太師府開脫。
我就這一個不成器的兒子,連一官半職都撈不到,就是想科舉造假,也沒這個實力。
甄容當然聽懂了。
“老夫人,我教育了一番衛(wèi)馬氏,放她離開了。不過,依著她的性子,只怕這嘴……”
汪氏感激地看著甄容。
“有勞甄大人特意跑一趟。這世上,誰又能堵上旁人的嘴?她愛說什么,是她的事。聽不聽,在我!”
甄大人哈哈一笑,起身告辭離開。
他走后,祝融終于爆發(fā)。
“母親,有您這么說兒子的嗎?您總是當著外人的面貶低我,有意思嗎?”
說完,一甩袖,氣呼呼地離開了。
汪氏看著薛氏。
“你可明白,我為何這么說?”
薛氏尷尬地低頭,囁嚅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
汪氏嘆口氣,揮揮手讓她退下了。
轉頭同伺候了她一輩子的梁嬤嬤嘆起苦經(jīng)。
“阿良,我這一輩子,前半生享足福。老爺在時,啥事不用操心。可這老爺一走,整個家的重擔便壓在我身上。
若融兒是個能挑事的,我何須日夜操心,夜夜無法安眠,替太師府的未來憂心。
他們一個個的還不念我的好!”
兒子是個不得力的,娶了薛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