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陳秀接到的活,迄今為止,最厲害的詭物,也就一頭惡鬼,秀婆婆隨手撒過去一把香灰,就輕松滅了!
撒香灰,乃是秀婆婆用得最多也最拿手的神通,無論是水鬼、陰尸還是山妖等,都是香灰一撒,邪祟自散。
究其什么道理,又是什么法術(shù),她是一問三不知的。
即便道基境的縣令老爺再三細問,陳秀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最后連縣令都只等歸結(jié)于道君老爺垂注,所以毫無道骨靈根的村婦,撒香灰也能鎮(zhèn)詭伏妖。
現(xiàn)世一個月過去,李青云在前世,已是九歲余大孩子。
盡管他已經(jīng)很“低調(diào)”了,但他的靈慧,卻依然隨著陳秀的名聲,也傳到十里八鄉(xiāng)去。
于是,這一年河前村,來了個老道士,白須白發(fā),飄飄出塵,盡顯道林高人風范。
老道士直接找上李家,看到李青云那靈慧勁,又當著陳秀李福的面,說要摸道骨測靈根,結(jié)果摸過之后,老道笑得那個山花爛漫,又意味悠長起來。
“這孩子,天生就是修道的種子,留在村里,就是耽誤他的前途!老道帶走了,幾年后,還你們一個飛天遁地的修士……”
在老道天花亂墜地吹噓下,陳秀夫婦終是覺得不能耽擱孩子的前程,揮淚將李青云與老道送出村外,送往什么無塵觀。
李青云也不吵鬧,靜靜地看著老道士表演。
結(jié)果,上午送行,下午李青云就自己坐牛車回來了。
當陳秀問起為何,李青云只說了句,“那老道士是個騙子,沒什么本事,過河的時候,掉到河里,淹死了……”
九歲的孩子,又怎么會說謊呢。
事實上,那老道士身為道基,又豈會被區(qū)區(qū)河水淹死。
只是老道心思險惡,看中了李青云的道骨,在摸骨測根的時候就動了“換魂”的心思。
渡河時,李青云自是不介意,讓老道自己墜河,為了王八。
這世道,人心如詭,自己沒點本事沒點警惕心,可不就是“壞人”眼中的羔羊!
李福陳秀夫婦只得嘆息,還安慰李青云,說入不了道觀也沒關(guān)系,還可以考道子監(jiān)呢。
這一世,李青云也弄清楚了。
他身在偽國,此時偽國最強大的宗門,名為偽天宗,但在現(xiàn)世中這個宗門早已沒落,只剩一郡香火維持體面。
根據(jù)時間線推測,李青云看出這一世,當是現(xiàn)世往后倒推五千余年左右。
此時,偽天宗甚至三門三境大能不缺,鼎盛一時。
誰能料到五千年后,大能斷層,香火凋零,僅有幾個陰神真人苦苦維系著道統(tǒng)傳承呢。
前世“明我悟道”九年余,李青云也大致弄清楚了。
“前世已逝,我雖進入前世,但實際上這一世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它處于時刻‘凋零’的狀態(tài),所以時間流逝很快,一切感覺起來似真似幻!”
“所以即便不斷有明我境走入前世,現(xiàn)世中也不會混亂崩潰,在前世的作為,根本無法實質(zhì)干擾到后世,所謂的通過改變前世,來獨霸后世之類的事情,也就不存在……”
“準確地說,這般的前世,與內(nèi)景活詭天仙詭天之類,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都是陰天域修士的修行悟道地而已!”
“只不過,在前世修行,領(lǐng)悟到的東西,除了關(guān)于本我,還有部分時間法則的真意罷了……”
“而明我,就是徹悟時空之秘,前世身與現(xiàn)世身的某種羈絆,以前世所有壯現(xiàn)世道行……”
現(xiàn)世中的第二個月,即李青云在前世的第十八年左右。
這天,河前鎮(zhèn),大青瓦房中。
李青云一身書生服飾,長發(fā)束冠,眸如星辰,面如冠玉,盤坐在書房之中,周身環(huán)繞著一股時空之力的意蘊。
此刻,心如明鏡,意如琉璃,前世今生之秘,已如掌上觀紋。
他臉上,浮現(xiàn)徹然的笑意。
“于此世悟道十八年,終于成了!”
“明我,既是明世道,明生滅,明現(xiàn)在與過去;明我,明萬物在時力中凋滅,而我不滅!”
“明我之境,貧道觸手可及……”
在這一世渡過十八年,他足夠低調(diào)平凡了。
但所觸及的一切,又按照他的心愿,演繹,發(fā)展。
陳秀成為十里八鄉(xiāng)的高人,道行很高的那種;李家成為首善之家,一縣共敬;河前村遠近,妖詭不敢出沒,生活安寧美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邊安居,村子也就發(fā)展成了大鎮(zhèn)……
還有,李青云沒有拜入道觀,倒是屢有“老道士”來摸骨,要帶他踏上道途,結(jié)果這些老道士在路途中就因各種意外而仙逝,慢慢地,就沒人敢來“引他入道”了。
他也沒有進京,去考什么道子監(jiān)。
凡間的道子監(jiān),又豈有資格,容納下他這尊“紅塵的神祗”,自是不需多說。
倒是村里的林書生,那幾年每天來恭敬請教少年時候的“李先生”,最后總算開了竅,考上了道子監(ji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縣道令了。
逢年過節(jié)的,林書生都會派人送大禮到李家,并附上多年如一的感激之言。
“先生之才,古今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