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我來自劍氣長城
這場飛升戰,已經落幕。
天下十人,死傷大半。
一襲青衫,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步步往城門方向走去。
有點古怪的是,此次六十年大戰結束,也沒有任何一人飛升。
按照那位‘老天爺’的規矩,這次的飛升戰,是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地點就在城外的牯牛山山巔。
但卻提前了整整半個月,最終的廝殺地,也不是在牯牛山。
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這次的規矩變了。
以往的飛升之期,是十人混戰,最后活下來的三人,才可以飛升離去。
而這一次,卻不單單是如此,只要斬殺兩個‘天下第一’,就能板上釘釘獲得一個名額。
此時城頭的觀戰之人,依舊沒有離去,數萬精兵列陣,氣勢驚人。
不過寧遠并不擔心,還會有人敢前來找上自己。
他現在雖然還是沒有境界,但相比大戰之前,一身實力提高了不知多少。
一劍斬破十幾里大地,連帶著劈開一座高山,這種殺力,唯有元嬰境劍修才能做到。
當然,并非是說寧遠現在,已經具備十境劍修的戰力……
那一劍,換成尋常時候,他是難以遞出來的。
修道之人,注重煉心,特別是劍修,大戰之時,若是能將精氣神攀升到極限,達到物我兩忘的空靈境地,那么此時出劍,殺力就是最大的。
老大劍仙帶他走上的這條嶄新劍道,就是側重此道。
打個比方,就好比有句話,叫做“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女子之軀,相比男子來說,大多數都是偏弱,很正常,天生如此。
但在某些時刻,嬌弱婦人,也不是就不能爆發出極大的力量。
這就是精氣神的一種體現。
劍氣長城能守住浩然南大門一萬年之久,靠的是什么?
那片黃沙萬里,掘地三尺都找不出一顆雪花錢的地方,憑什么能誕生出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劍修?
有很多方面。
但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信念。
修煉,殺妖,戰死,代代輪回之下,這種精氣神,才會一直延續,傳承下去。
寧遠也終于知道,為何只有老大劍仙才能開辟出這一條嶄新劍道。
萬載劍氣長城,死去的,活著的劍修,茫茫多矣,但從來沒有一個,能得到陳清都的嶄新劍道傳承。
因為那座城頭,只有老大劍仙是一個‘死人’,一道陰神。
當年問劍托月山過后,為了續命,為了讓那群劍修得以延續,老人選擇以陰神合道劍氣長城,枯守萬年。
寧遠估計,合道之后的老大劍仙,一直到如今,萬年過去,修為沒有任何寸進。
半人半鬼的陳清都,本命飛劍破碎,境界毫無提升的情況下,是怎么抵御一座天下的?
四脈劍術,不說玄都觀和龍虎山,單說陰間冥府的那位菩薩,十四境巔峰劍仙,在劍道領域,都被陳清都一個陰神牢牢壓了下去。
靠啥?
無非就是這條‘嶄新’劍道。
老頭兒吸納不了天地靈氣,境界漲不了絲毫,待在城頭一萬年……做什么?
總不能成天白日做夢。
總要找點事做。
所以第五脈劍道,就這么誕生了。
而死過一次的寧遠,不人不鬼的他,就成了這門劍道的最為契合者。
當然,并不是說,只要是陰物,就都能走上這條嶄新劍道。
遠不止如此。
畢竟天下修士,并非每一個,都有像寧遠這么凝練的魂魄的。
他的劍心,有多澄澈不太清楚,但一定是極為堅固,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可怕的程度。
而他的神魂之中,里頭蘊藏的粹然劍意,殺力更是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往后重新修行,越境殺人什么的,對他來說就是猶如吃飯喝水。
走在寂靜無人的官道,大雨傾盆而下,每當雨水落在一襲青衫頭頂約莫一尺距離后,就會被一股無形的劍意瞬間湮滅。
過了城門,帶上裴錢,寧遠跟神色落寞的種老夫子,道了聲謝,隨后不再理會這邊的眾人,徑直離去。
人間各有悲歡,寧遠也不想去過多干涉。
有些人,殺了就殺了,想那么多做什么。
雖然有那么一小部分,他起初沒想過殺。
例如春潮宮宮主周肥。
也是玉圭宗的姜尚真,真實境界,是那十一境劍修。
這種人,不好不壞,殺不殺都行。
現在死了,也怪不到寧遠頭上。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