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還要癡頑?!
一把長劍,幻化超過百丈,高懸于云海深處,劍尖朝下,直指那頭八尾天狐。
寧遠不管不顧,一出手,便是直接催動體內(nèi)十八座氣府,海量劍意洶涌而出,全數(shù)加持在長離劍身。
這讓這把半仙兵的殺力,更盛幾分。
事實上,寧遠這一路走來,一個多月的光陰里,可不單單只是枯燥乏味的修煉。
他早已將長離劍大煉。
這把劍,如今相較于劍修的本命飛劍,只是稍差一籌而已,但不是殺力層面的差距,而是“心意相通”的差別。
本命飛劍是劍修的劍心顯化,在操控方面,自然要比佩劍好上許多。
但不是說,佩劍就在殺力層面,要低于本命飛劍。
比如世間四把仙劍,其實都不是本命飛劍。
四把仙劍的主人,再如何煉化,也做不到把佩劍煉成本命飛劍,至多也就是充當一件身外本命物罷了。
何為“身外”本命物?
寧遠煉化的山水印就是了。
以外在之物,打上自身烙印,在到達一個界限過后,就能收入人身小天地。
這種就是“身外本命物”。
而一個練氣士的道心所化,諸如儒家門生溫養(yǎng)出的本命書籍,道門修士凝練的本命拂塵,佛教僧人功德顯化的本命舍利……
還有劍修的本命飛劍。
這種就是真正的本命物。
說的糙一點,就跟男人褲襠底下的那根長條物件,女子褻褲里頭的光景一樣,生來就有,不是后天找人安上去的,就是本命物。
話糙理不糙。
一把天劍,隨著寧遠的指尖一同動作,從高空筆直下落,力道之大,還未近身,劍壓就令方圓千丈之地,大地“翻涌”。
恰似地牛翻身,這處地界,轟隆作響,樹木傾倒,隨著劍尖與大地之間的距離越近,地面更是接連出現(xiàn)了聲聲炸響。
劍未至,陸已沉。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真不是說說而已。
也就是附近百里,除了這間客棧之外別無他物,要是這把劍落在那大泉京城,恐怕死傷不計其數(shù)。
浣紗夫人臉色怒極,那人壓根不與她廢話,竟是直接出手,上來就是一門極為厲害的御劍之術(shù)。
千年修道歲月里,她見過的山上劍修,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可還從未見過有這么不講理的。
儒家規(guī)矩都能肆意踐踏?!
真不怕事后被書院問責?
并未顯露真身,美婦心頭默念一聲,身后的八條長尾,眨眼之間,各自伸展超過百丈。
八尾搖曳,聚攏一處后,硬生生抵住了那把天劍的劍尖。
雖然不在巔峰期,至多算是初入仙人境的道力,但浣紗夫人依舊是較為“輕松”的攔下了這把劍。
客棧上方,出現(xiàn)了一種“靜止”狀態(tài)。
八尾遮天蔽日,而在這之上,一把雪白巨劍,光照四方。
下方是仙人境的磅礴道力,上面則是十境劍修的璀璨劍氣。
看似相安無事,但要是雙方之間,誰率先撐不住,就會在瞬間遭受重創(chuàng)。
這場問劍,不算公平。
雖說劍尖指向浣紗夫人,但在她之下,卻是那間小小的邊陲客棧。
一旦浣紗夫人堅持不住,選擇遁走,那么毫無疑問,之后的光景,必然是長劍刺入客棧,里頭的所有人,除了君子鐘魁之外,都要死。
寧遠一向不是啥好人。
捉對廝殺,面對仙人境大妖,他的把握真不算大,傾盡全力,估計也至多是平分秋色。
這還是浣紗夫人只是一頭紙糊仙人境的情況下。
斬她,想湊夠十成把握,除非劍魂現(xiàn)世。
但那是到了最后時刻,生死存亡之際,不得不用的法子。
斬這頭狐貍,還沒必要如此拼命。
浣紗夫人望向地面那一襲青衫,恨聲道:“寧遠,你是真不怕書院問責?!”
“你如此出劍,就不怕一場廝殺過后,凡夫俗子死傷無數(shù)?”
青衫充耳不聞,只是一味出劍,不止是眉心,渾身上下,凡是竅穴所在,皆有劍意散出。
這些粹然劍意,又在轉(zhuǎn)瞬之間,匯入長離劍身,加持這把劍的殺力。
故而長劍之下的婦人,片刻不敢喘息,八尾根部散開,又在尾部歸攏,抵御這些可怖劍氣。
山上流傳多年,劍修戰(zhàn)力高一境,從來不是開玩笑。
殺力太大,只要不是紙糊的境界,往往在上五境之下,都能做到越境對敵。
先前在客棧之內(nèi),兩人就比拼過一次道力,那時的浣紗夫人,就已經(jīng)領(lǐng)教了這名年輕劍修的殺力。
可到底不是真正的全力出劍。
如今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