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大蟲
寧遠回到客棧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呼上鐘魁,將藏有浣紗夫人的那支畫軸,交給了對方。
之后一路,寧遠沒打算帶上她。
交給鐘魁,也算是對大伏書院的一個示好,以免因為他此次出劍,后續被書院找上門來詢問。
問責當然算不上,人族修士斬妖,只要不是特意去斬殺被文廟封正的山水神靈,都是無錯,反而有功。
而鐘魁雖然答應了浣紗夫人的請求,但畢竟只是口頭答應,還沒有被書院正式賜下身份。
這種,擱在浩然天下,就是所謂的山魈精魅,地位比不上人族野修,甚至比不上淫祠野神。
妖族想要真正立足浩然天下,不需要終日躲藏,就只有一條道,那就是自愿把真名交給儒家書院。
書院一番考察過后,過了關,就會給出一個人族身份,類似于通關文牒,有了它,日后行走人間,就算被修士盯上,只要出示身份,往往都不會有事。
送給鐘魁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更簡單了。
寧遠來這座邊陲客棧,只有兩件事,其一自然就是浣紗夫人,這其二,就是想將鐘魁收入地支一脈。
國師大人的地支大陣,非同凡響,如今只是多了一個黃庭,兩位十境劍修合力,就能做到斬殺十一境瓶頸的妖族修士。
一旦在某個將來,十二地支全數補齊,劍陣一起……
殺力恐怕能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寧遠其實一直喜歡孤身一人,仗劍遠游各座人間,但時至今日,有些事,是身不由己的。
他身邊有阮秀,有裴錢,遠在數十萬里之外,劍氣長城那邊,還有小妹寧姚,有許許多多的家鄉人。
往后回了寶瓶洲,到了老龍城,到了破碎墜地的驪珠洞天,走得越遠,認識的人就會越多,那么需要護著的人,自然也會越多。
早年他已經劈開了一座天下,斬破了家鄉的萬年牢籠,難道這一世,就能高枕無憂了?
將來妖族入關,是板上釘釘,他護不住整座浩然天下,但這座人間里面,也有少年不得不保護的人。
沒辦法。
人就是這么腦殘的東西。
就像佃農打理莊稼,護著家中妻兒,一國官員管理轄境百姓,求一個風調雨順,書院賢人君子,巡查山上山下,教化人心。
且不論什么好壞,世上萬般人,誰不是日日做著自己的事?
浣紗夫人自斷一尾,切斷聯系,不再繼續為蠻荒做事,擱大泉邊境扎根,無非就是求一個安穩。
鐘魁身為書院君子,奉命前來盯著仙人境大妖,監察大泉京城那邊,求的是一個太平世道。
寧遠是劍氣長城之人,又成了大驪王朝的執劍人,此番斬妖,后續出劍,求的是個什么?
求機緣與境界,自然有,誰會沒私心?天底下有幾個會覺得自己兜里的神仙錢多?
此役出劍于浣紗,站在最高處去看,錯的是誰?
當然是寧遠這個發了瘟的。
人家是妖族沒錯,可終究沒害人,只想著過一個安穩日子罷了,你提著劍找上門,張口就要人家摔了飯碗……
這不是無賴?這不是草寇?
但道理這個東西,很多時候,是不能站在一個制高處去看的。
在浣紗夫人這邊,寧遠自然就是個無惡不作的宵小之輩,可擱在君子鐘魁這邊呢?
那寧遠就是一個斬妖除魔的劍修匹夫。
前面的斬妖除魔,是褒義,后面的劍修匹夫,自然是貶義。
再轉換立場視角,擱在秀秀那邊,又是何種光景?
那寧遠就是徹頭徹尾的大好人,身為劍氣長城之人的他,卻為浩然天下謀劃,一一清掃蠻荒安插的妖族奸細。
各人有各人的道理,萬般人有萬般人的念頭。
談得上對錯,但絕對沒有一個真正的答案。
無非就是一句話。
在其位,謀其事。
月色疏淺,兩個男人沒在客棧內待著,而是蹲在門口處,默默喝酒。
阮秀與裴錢還沒回來,黃庭在客棧二樓找了個房間,還在繼續修煉,穩固境界。
客棧那名駝背老廚子,跟鐘魁一番詢問過后,沒說什么。
小瘸子買來了老板娘要的老山羊,但卻沒見到她人,少年沒有多想,擱后院磨刀,準備殺羊。
微風裹挾著最后一絲暑意,吹的酒招子輕輕搖擺,招子往下,趴著一條瘦小的土狗,瞇眼打著盹。
望了望酒招子,寧遠這才發現,原來客棧其實是有名字的。
不好也不壞,但是寓意極好。
只是未來幾十年的光景,絕對不會太平,這家客棧,還只是開了個頭罷了。
鐘魁小口喝酒,一直未曾說什么。
寧遠也不想打攪這份安寧,兩人一個喝著青梅酒,一個灌著忘憂酒。
年輕人瞇起眼,打量著破舊招子,心緒飄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