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說書人與常人沒什么不同,往那茶樓酒館一坐,聽客喜歡什么講什么。
譬如今日多有寒酸文人落座,說書人便講落魄書生偶遇貴人,誤打誤撞之下出手相助解決貴人燃眉之急,相識后驚為大才,從此平步青云。
每當此時,文人學子便會感同身受,似乎那個青云直上的書生就是自己,然后搖頭晃腦地念出一段自己準備已久的詩詞,讓其他聽客與同僚品評一番,出出風頭。
至于行走江湖的武人,那便要簡單的多。
三招兩式打死山賊,四拳兩腳踢死魔門教主,六拳八腿將貪官揍得四分五裂,救出被誣陷的名門閨秀,最后抱得美人歸。
江湖閑散漢們只感覺那就是今后的自己,轟然拍桌叫好大呼過癮,沒錢的丟個銅板意思意思,有錢的賞幾個銀豆子。
故事都大抵如此,以李幼白的眼光來看就是圖一樂,然而,古時信息閉塞,有些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村莊,亦或者去外地瞧上一眼就老死在了生養他的地方。
此種環境之下,說書人說著說著的故事經人口傳講述,久而久之就成真的。
每當別人刨根問底說起到底是誰得了富貴,抱得美人歸,那自然沒人說的清,又解釋說出自他人之口,而他人是誰,那就更說不清了。
眼看時辰差不多,李二遲疑道:“我有事相求,神醫能不能聽聽?”
“講。”
“我花銀子在鄉中置辦了十畝良田,想用來種植藥材,若是要聘請藥童所需花銷難以承受,所以我雇了鄉里村友,打算請神醫教他們一些淺顯的培藥之理。”
李二想要做大做強,第一步就是買地種藥!
李幼白聽李二口述,十畝良田價格恐怕在千兩之下,如此巨款,李二絕對是發了筆橫財,恐會遇上劫難,當即不愿離開山莊再卷入是非。
“恐怕不能隨你同行,不過我可以將常見藥材的護理之法寫在紙上,你可雇幾個明白人傳授。”
李二彎腰撅腚施大禮,“不會讓神醫吃虧。”
李幼白擺擺手,她手里銀錢扣去給陳叔的,手里頭還有四十多兩,夠用很久了,自己對金錢的觀念遠沒有上輩子那么重。
畢竟有錢的確能活得好,但要是沒有武藝傍身,也就那樣。
“萬事多加小心準沒錯,天下沒有白送的富貴。”李幼白送李二出門好心提醒說。
李二一怔,聽在耳里意味深長,仔細揣摩后更覺眼前的小姑娘聰慧過人,感激道:“感謝神醫提點!”
送走李二,李幼白回到醫房,呢喃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恐怕再過幾年就是秦國的天下了。”
就算魏韓聯手,李幼白認為兩國都不會是秦國的對手,秦國君主的智慧可不會比百姓差,哪會想不到兩國聯手的局面。
當初楚國傳言以兵家自傲,自說用兵如神,能夠料敵先機,結果被打得抱頭鼠竄。
楚國皇家人的性命若不是被墨家所救早就滅國了,至今很有可能躲藏在韓國境內,反觀韓國,能拿得出手的勢力或者大族李幼白還未聽說。
不過李二同她講過,皇帝正四處招攬名士與武林門派,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七大劍派之一的南天劍門。
掌門云中子的一柄云霄劍更是江湖傳奇,江湖人送天下第一!
“罷了罷了,我又不是官,只是一個馬嘍,到時候秦軍攻入城來第一個被砍頭的絕對不會是我,情況不對跑路便是,自己首要的威脅還是江湖歹人與那吃人不吐骨頭的人性之惡!”
人走茶涼,明日就是大年初一。
晨光熹微,李幼白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穿好衣服。
她喜歡裸睡,上輩子倒沒這種癖好,只不過變了個性別,不脫去衣物躺床胸前總是勒得難受,仿佛呼吸都困難了幾分。
洗漱,掃塵,燒香,向師傅恭賀新年到來,鏡湖山莊冷清依舊,不見一絲新年色彩。
李幼白點上三炷香插在李湘鶴的靈位前,跪下磕了三個頭。
“想起門規,初時覺得師祖和師傅迂腐,不收錢財哪能過活,如今再想,以師祖和師傅的醫術是幼白錯了。”
百姓苦,收與不收有何區別,豪族大門揮金如土,收與不收另會大方招待,又有何區別?
原來師祖最厲害的技藝不是醫術,而是人情世故,更是識人辨人的本事!
想到李湘鶴從未與自己說起過這些,怪不得別人總說藥門沒落,不無道理。
李幼白站起身,忽然皺眉,自己好像很久沒有夢到師傅了,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一時間自己小時候的回憶里連師傅的身影都沒記住。
“她應該是喜歡穿白色袍子吧...”李幼白不確定地低吟一聲。
咚咚咚!
院門響了,大年初一居然會有人上門,李幼白收回思緒,前去開門。
左手袖子里捏著石灰與毒粉的混合物,右手摸著袖中藏著的貼針,配合金字天書之力,彈射威力不亞于現代袖珍手槍。
透過門縫朝外一瞄,是個流浪打扮的婦人還帶著小孩,她身后有個塊木板,上邊用草堆蓋著,底下躺有人,地上積雪遭到剮蹭,是婦人一路拖拽而來。
小主,
有功德上門!
李幼白將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