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初到牡丹江
付寧也想不好送點兒什么,私下里問付闖:“你準備隨什么禮?”
付闖嘿嘿一樂,摸出了兩把蒙古刀,都是一尺多長,刀柄上鑲著寶石,看著是挺像樣兒的。
送禮得有新意,他兜里錢也不多,不能跟大哥、二哥兩個財主比,所以這個年都在琢磨,還真讓他想到了一樣好東西。
等到了正月初十,他們在火車站準備上車的時候,桂康看著付寧背著的麻袋有點兒懵,“這是什么東西?”
“給你成親隨的禮。”
“拿麻袋裝?”桂康看著表弟那燦爛的笑臉,也說不出讓他扔了的話,自己還背著個大包袱呢,從來沒想過十床被面兒這么沉!
他們從京城坐火車到奉天,轉車到哈爾濱,再轉車到牡丹江,光在火車上就待了六、七天,晃蕩得付寧下車走平路都打晃兒。
舅舅和舅媽在車上吃不好、睡不好,人都萎靡了,可在牡丹江一下車,舅媽就張羅著買棉花、棉布,趕緊找人把被子做了。
這都正月十八了,沒幾天就是婚禮的正日子了。
桂康看著這一隊人都是舟車勞頓,桂平和付闖身上、手上都掛滿了東西,茶葉、酒、餑餑匣子……,都是成雙成對的。
他背著沉沉的大包在車站來回一掃就看見接站的小兵了,揮著手讓他們過來。
他今天要回來的消息在哈爾濱的時候就發過來了,自然有手下的兵來接應,把身上的東西卸下去,立馬覺得神清氣爽。
有準備好的馬車把他們一行人拉到了車站附近的一個客棧,桂康在這里包下了兩個院子。
舅舅、舅媽帶著晚晚和桂平住一個院子,把西廂房留出來放東西,那大炕正好可以做被子。
連安他們兄弟四個住在另一個院子,一人一間剛剛好。
等付寧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就看見兩個婦人帶著小丫頭進了舅舅那個院子,后面跟著幾個婆子抬著大大的包袱。
不一會兒桂平就跑過來了,“哥,我在你這兒歇會兒,那邊干活兒呢。”
“做被子?都快成了舅媽的心病了。”
“可不嘛,也不知道她為什么就這么執著于做被子,還做那么些個?!”
連安正好走到他們窗戶底下,聞言說了一句:“舅媽那是心里惶恐,她不知道在這場親事里還能給兒子怎么做面子,這是她唯一能辦到的事兒!”
聽了這話付寧和桂平都沉默了一陣,確實是這樣,那就隨她們去做吧。
好不容易躺到了不會晃動的床上,一會兒的功夫幾個人就都睡熟了。
等付寧再睜眼的時候天都黑了,他窩在厚厚的棉被里,身子底下的炕燒得熱熱的,他就這么半合著眼躺著,身上懶懶的一動都不想動。
一直等到桂康叫他們起來吃飯,才慢吞吞的從炕上下來,剛一出門,小風兒嗖得他脊背上一層雞皮疙瘩,趕緊把棉襖領子豎起來,把手在身前一揣,噔噔幾步就跑到北屋去了。
“好家伙,這太陽一下山可是真冷啊!”
聽著付寧的感嘆,羅旭撥了撥桌子上火鍋里的炭,笑著說:“當然得冷了,你知道這是哪兒嗎?”
“不是牡丹江嗎?”
“這兒現在歸寧安縣管,這塊兒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寧古塔。”
“哦,那個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的地方就是這兒?!”付寧驚呼了一聲。
“就是這兒,要不能讓我們團駐守呢。”桂康跨坐在炕沿兒上,把桌上的菜又擺了擺。
這兒的火鍋也是裝好了加熱的,不是涮羊肉那種邊吃邊涮的,等鍋子一開,桂康招呼大家上炕吃飯。
“咱們先吃吧,我娘他們都累了,早早就吃了一口睡下了,咱們自己吃就行了。”
沸騰的銅鍋里,焦黃的酸菜、雪白的肉片、紅紅的血腸、筋道的粉條散發出一股混合的誘人香氣,配上一碗大米飯,吃得付寧頭都不抬。
等都添了兩次飯了,桂平才說了一句:“這兒的大米飯真香!”
“那是,這兒的大米可是有名兒的!”付寧又夾了片五花肉,一筷子就塞進嘴里了。
“呦,看來你查過啊?”羅旭盛著酸菜湯,隨口問著。
“嘿嘿,我翻了吉林農事試驗場給農林部的報告,還有這個地區的氣象資料,有備而來!”
吃著飯,桂康也把這些日子的安排說了說。
他們在這兒歇兩天,等到正月二十二坐火車去綏芬河。
他岳父家派人在車站接他們,得坐上爬犁跑上一天才能到他們那個村兒,他的新房也在那邊。
等到二十五一早送聘禮,二十六是正日子接媳婦。
三天回門之后就算是全了禮了。
“兄弟們,到時候就拜托各位多照應了。”
飯桌上自然沒有不應的事兒。
等到了第二天,人都歇過乏來了,舅媽還是跟那兩個全福人一塊兒做被子,剩下的人穿得厚厚的出門去溜達溜達。
客棧的小伙計在前面給他們指著路,還一個勁兒的提醒他們,小心腳下路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