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長城
熱河這一丟,壓力立馬給到了察哈爾、北平和冀北。
部隊開始沿著長城布防,在多個關口開始了艱難的防守和反擊。
長城,這道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屏障,又一次成為了抵御侵略的象征。
但是再沒有如林的刀戟寒光,它迎來的是飛機、大炮的輪番洗禮。
不能再退了!
長城一線守不住,平津都無險可守,整個兒華北平原就成了人家嘴邊的肉,什么時候想吃,什么時候就能咬一口。
義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幾百年后重燃烽煙。
裝備上的差距我們只能用人命來填,士兵死傷慘重,但是戰線還是不斷收縮。
北平城里人心惶惶,有門路的都開始往南跑了,車站、馬路都擠得水泄不通。
付寧這個時候卻是已經到了拾福峪,羅旭從天津拉了一車東西過來。
表面上都是些糧食、鹽、糖和棉布,底下全是箱子。
羅旭跟著他從半山腰的暗道繞進了山洞,看著那個平臺,他也覺得很是方便。
那些箱子里大多是些陳舊的機器和零件,還有幾個箱子連石頭都不知道裝的是什么。
旭大爺在山洞里忙活了好幾天,只有付寧和石頭進去給他搭了把手,其他人都不知道。
當然也可能是有所察覺,但是沒有人表現出來,畢竟他們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
本來苗誠是去了宣化,但是沒幾天他也到拾福峪來了。
說是小?;厝チ?,大福也把家眷送到那里去了。
山神廟的院子一下就占滿了,擠得苗誠只好去栓柱家住。
張家口那邊也亂起來了,都在往綏遠或是山西跑。
大福沒有那么遠的路子,更舍不得自己奮斗了多年的科長位子,就把老婆孩子一塊兒送到趙家莊去了。
好歹離得遠些,又是窮鄉僻壤的,比張家口安全些。
一群人擠擠攘攘的,還老是支使苗誠,今天缺這個,明天缺那個,煩的他夠嗆。
沒辦法,他掏了幾塊錢,請大力和栓柱家幫著他把那點兒地七嗤咔嚓都給種上了,澆完了兩遍水,他就跑了。
“先生,真不是我矯情,他們事兒太多了!一副屈尊降貴的模樣,看得我都想抽他們!”
“行了,別生氣了!這兩年咱們就能把那邊的數據結了,就不去了!”付寧趕緊給他順順毛兒。
苗誠和苗義是當年黃琛特地給他挑的,踏實肯干還老實。
現在給老實人都逼成這樣兒了,可見這幫人有多作吧!
“小福怎么樣?緩過點兒來了嗎?”
“他還是有點兒掛相,但是能跟別人說話了,還住在他原來那個地方,他媳婦就埋在后頭山上,沒事兒他還去墳頭兒上坐坐?!?br />
“慢慢兒的就好了。”付寧嘆了口氣,指了指羅旭帶來的那掛大車,“旭大爺送東西來了,這大車帶牲口也送給咱們了,你看著收拾收拾吧?!?br />
苗誠也就跟著在這里住了下來,等戰事過去了,那幫人肯定就走了,到時候他再回去。
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付寧帶著人山上山下的忙活。
他讓大有從北平農事試驗場的果蔬種植園里挖了不少的菜苗和樹苗,苗義帶著人運糧食過來的時候,就手兒就拉過來了。
但是這個運輸時間太長了,到這兒的時候一半兒都死透了,種下去又死了一半兒,能活過來的,付寧都當寶貝供著呢。
這條山溝里的人越來越多,做飯、取暖都得燒柴火,本來植被就不是特別茂盛,老是這么劃拉,撿柴火都走出去十里地。
而且菜的種類多了,就能少吃點兒糧食。
1932年美國大選,胡佛總統不出所料的下去了,新上來的羅斯福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那引發了世界范圍大動蕩的關稅政策正在逐步修正,而政府開始限制農產品的生產, 保護農產品價格,避免農場主破產。
這么一來,他們就不能再從美國買低價的糧食了。
現在吳清開始聯系英國的商行,打算從印度進口大米,就買那種質量一般的,確實便宜不少。
面粉作坊開始收本地小麥了,賺的沒有以前多,但是還有的掙,再加上大米的轉手利潤,維持起來還是挺順暢的。
就在這樣不緊不慢的生活里,有個人跌跌撞撞的跑進了拾福峪。
“誰?!誰來了?!”
付寧聽說來人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抓著苗義又問了一遍。
“來福!就是上次過來送錢的那個?!?br />
付寧從屋里出來就往陽坡跑,遠遠的聽見那邊的哭聲震天。
“來福!”
他找到了人們聚集的地方,手拄在膝蓋上呼呼喘氣。
“付哥!”
來福一身軍裝上橫七豎八的口子,有的地方都是黑色的,臉色蠟黃,嘴唇上都是裂開的血口。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