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番外
msp; 一口氣念完了半數(shù)。聽起來似乎挺能耐,實則記錄其上的,多是賤名,有些甚至是不愿留下名姓。數(shù)量更少。
此為《木蘭書》,是高祖為表彰女子之功,下令編撰的名冊,有表、列傳,自柳女君起,后蒙塵擱置,今太后垂簾聽政,這才重見天日。
所圖為何,其心昭昭。
有溜須拍馬之人,言太后賢能,當(dāng)列首位。太后王臨沁感慨己身,重翻舊書,被楚瑾看見,這才讓他記著了。
楚瑾尚且不知前因后果,還在為自己能夠背下半本書,而感到高興。
“……陛下,博聞強(qiáng)記。”
顧適道勉強(qiáng)夸了一句,又回到那興元禍亂上來,“叛軍擅長野戰(zhàn)、夜戰(zhàn),因而,數(shù)次劫掠朝廷糧車,斷糧道,前線隆軍苦苦支撐,身心俱疲,士氣低迷。”
光元七年,大將何壙再次率軍,與叛軍交鋒,酣戰(zhàn)數(shù)日,未果,夜間扎營之時,叛軍夜襲,何壙中計,軍營糧草被毀。何壙不得不上書朝廷,請后勤運糧。
今上大發(fā)雷霆,怒斥將帥無能,責(zé)令一年為限,平定叛亂。
前車之鑒,未免軍糧被毀,經(jīng)群臣商討,以蜀地糧倉為始,分三路運糧,主軍行糧道,重兵護(hù)送,其它兩路,接力運輸,繞開敵軍封鎖,蜿蜒深入山林。
此為實。又有一路,走水路,繞行敵后,伺機(jī)而動,此為虛。
虛實交加,聲東擊西,故布疑陣。
這是最后的運糧之策。
“然而,前太子手下,能人眾多,高祖仁德,赦免其罪,虎狼之心,卻是不知感恩,聽聞裴戢反叛,皆相呼應(yīng)。便就有人,識破了此間計謀,逐個擊破。”
糧車被劫毀,險些全軍覆沒。
“隆軍補(bǔ)給盡毀,前線無糧,難以為繼,此消彼長,裴戢自以為大局在握,趁機(jī)率軍,對何壙殘軍發(fā)起攻勢。”
聽到這,便是知道了最終戰(zhàn)果,楚瑾也免不了屏住呼吸,緊張不已。
“當(dāng)是時,天降大雨,兩軍焦灼。”
顧適道話語微頓,“有神兵天降,柳女君舉旗攜眾迂回穿插,直搗中軍……”這部分,他看著是夸大其詞,但史書就是這么寫的。
“有天雷滾滾,列缺霹靂,柳女君揮旗振矛,如入無人之境,寒芒將至,叛王舉刀欲擋,雷霆神罰,叛王暴斃而亡,叛軍大亂。”
“風(fēng)雨大作,旗幟飄揚,此為,隆也。”
楚瑾聽得心潮澎湃,不由催促,“然后呢?然后呢?”
“如此能人,高祖定是重用了吧。”
顧適道只陳述記載,“柳女君擅長野戰(zhàn),尤其是山林作戰(zhàn),運糧時曾兩次遇襲,均領(lǐng)兵化解,后多次戰(zhàn)役,均以少勝多,因而聞名。后被高祖授予游擊將軍。”
“聽聞柳女君運糧時,因身體勞累暈厥,夢游天宮,有仙人撫頂,傳授學(xué)識。高祖聞之,頗為驚奇,論功行賞,封官加爵,賜其祖籍落霞村為封地。”
落霞村因瘟疫封村,后改為歸離鄉(xiāng)。建有女將廟,乃興旺之地。世人皆知柳游擊,不知無雙真女子。
說到這,顧適道微頓,平鋪直述道,“后匈奴一統(tǒng),集兵擾邊,群臣舉薦柳女君為將,北擊匈奴,今上從之,撥兵十萬。”
楚瑾雙眼發(fā)亮,柳將軍竟無所不通,連漠北旱地,也能領(lǐng)軍深入,他握緊拳頭,急不可耐,“然后呢,然后呢?”
顧適道沉吟,目光悠遠(yuǎn),“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