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鮮卑人撤軍
兵臨城下的第二天,慕容恪帶著幾名部下騎著馬,肆無忌憚地巡視起金墉城。
王凝之站在城樓上看著這支小分隊,邊上是鄧遐和沈勁等人。
被近在咫尺的鮮卑人指指點點,幾人都有些氣憤,沈勁怒道:“這也太不拿我們當回事了。”
王凝之覺得沒什么,笑道:“都交手幾次了,我們知道他不擅攻城,他也知道我們不會出城迎戰,現在就是看誰先按耐不住。”
鄧遐剛與燕軍交過手,雖然輸了,但信心仍在,“單兵作戰,荊州軍并不輸鮮卑人多少,讓人顧忌的唯有騎兵?!?br />
這話不算吹牛,荊州軍的幾次外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王凝之贊同道:“我們有水軍,足以彌補這個不足,在黃河、淮水之間,并不輸給鮮卑人?!?br />
沈勁急于立功,洗刷家族的黑歷史,所以心情有些煩躁,“朝廷為何還不北伐,讓鮮卑人這樣在中原肆虐?!?br />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朝廷不愿意桓溫北伐,其他人又沒有北伐的實力,就只能這么干耗著。
王凝之安撫道:“不著急,我們在洛陽站穩腳跟,就是在為北伐打前站?!?br />
中原衰敗已久,需要時間恢復,敵人風頭正盛,正好避其鋒芒,用守城挫挫他們的銳氣。
慕容恪轉完一圈,看到嚴陣以待的守軍,知道攻城不易,于是停在了城門外,讓人對著樓上大喊:“王府君何在?”
王凝之低聲笑道:“莫不是想勸降我們?”
沈勁探出身子,大聲回話:“府君在此,胡狗有何話說?!?br />
慕容恪聞言并不生氣,讓屬下回話:“禮儀之邦,就是這么對待客人的嗎?”
王凝之攔下還要口吐芬芳的沈勁,自己答道:“未見客人,只見賊人。”
燕人回話:“中華之地,晉人棄之,我族順應天時,善待遺民,如何是賊?”
王凝之見對方還想打嘴仗,都有些樂了,“一個強盜從另一個強盜手里搶來的東西,就可以算作主人不要的嗎?”
鮮卑人的地盤,是從羯族人的后趙那里搶的。
慕容恪放棄這些無用的爭論,正兒八經地開始勸降,無非是中原凋敝,晉人無心經營,遍地盜匪和燕國正在集結大軍,南下保護中原無辜百姓之類的話語。
對手不接招,王凝之就覺得無趣了,讓沈勁放了兩箭,算是表明態度。
慕容恪不再多說,調轉馬頭回了駐地。
對鮮卑人來說,勸降只是例行流程,畢竟投降的實在太多了,有棗沒棗打一桿再說,說不定就能省點事。
王凝之看著對方走遠,對著周圍幾人說道:“最近大家都警惕些,守城之外,還需時刻探知燕人的動向?!?br />
不怕他們攻城,就怕他們到處跑,其他地方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幾人齊聲應了。
在金墉城下待了兩天,燕軍拔營離開,直奔許昌方向而去。
早在滎陽一戰后,王凝之便向豫州和荊州方向的州郡做了通報,讓大家加強戒備,百姓躲入城中。
豫州方面往北派出援軍,停在譙郡和陳郡觀望,荊州方面則是增加了南陽方面的駐軍。
遠一點的徐州方向,郗曇親自帶兵離開下邳,進駐瑯琊郡。
一時間,中原風起風涌,晉軍雖未主動進攻,但幾路齊發,將防線往前推進不少,讓孤軍深入的慕容恪停下了腳步。
這種情況下,就算他能攻破一兩座城池,也很難全身而退,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慕容恪一番權衡之后,率軍撤回了滎陽,駐扎下來。
幾路晉軍見敵人退走,并不追趕,又紛紛退了回去。
王凝之得到情報,雖說是意料之中,但也難免失望,真是一群靠不住的隊友,保全自身還算積極,向北推進毫無興趣。
有了慕容恪在滎陽的虎視眈眈,這個冬天,洛陽和野王的氣氛都有些緊張。
尤其是呂護,幾次向朝廷申請支援,要求奪回滎陽,保證他與河南的聯系,但朝廷根本不予理會。
呂護又給王凝之來信數封,表示明年的進攻,滎陽肯定會封鎖洛陽對野王的支援,到時候野王就是河北的一座孤城,遲早被燕軍困死城內。
王凝之沒辦法,只能寫信安慰:不管付出多大代價,洛陽都不會不管野王的。
不過這話他自己都心虛,水軍全軍覆沒后,他已經沒有能力再往野王運送物資了。
但上天這次垂憐了中原的無辜百姓,慕容恪在年末,突然率軍離開滎陽,返回了鄴城。
燕主慕容儁病重,召慕容恪回鄴城托孤。
王凝之等人還不知道這個內情,但慕容恪率軍離去,總歸是個好消息。
漫長的升平三年總算要過去了,這一年,野王的戰事僵持不下,但慕容恪襲擊滎陽,幾乎全殲了鄧遐軍,成功找回場子。
總的來說,晉人仍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但燕人想一口吃下,有些扎嘴。
金墉城的春節沒有多少節日氣息,這里離戰事太近,不少百姓在這一年里攢下了微薄的口糧,但仍選擇離開,繼續往南逃去。
王凝之并不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