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往前一步
王徽之嗯了一聲,又問:“我跟阿兄說何參軍處心積慮,他覺得正好相反,主簿覺得呢?”
劉德秀愣了下,尷尬道:“何參軍確實是出于公心,府君說得是。”
王徽之只是單純,但不傻,很快意識到自己問的問題有點不對,于是不再繼續,一臉淡定地坐在邊上看起文書來。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王徽之心急火燎卻又慢悠悠地回到太守府,看著一臉壞笑的兄長,氣道:“你利用我,是不是?”
“反應很快嘛,劉主簿說什么了?”
王徽之一臉的不高興,“他還能說什么,說你說得對。”
謝道韞不知內情,眨著眼睛看向王凝之。
王凝之笑著為她解釋,“子猷去請教劉主簿,為什么我不覺得何參軍有問題。”
謝道韞也樂了,“哪有你這樣當兄長的,這不是讓他難堪。”
王凝之的促狹心思,就是通過自家傻乎乎的弟弟,告訴劉德秀自己不欣賞他的做事方式。
他的目的是達到了,可王徽之就顯得有點憨。
聽嫂子這么說,王徽之更來氣了,抱怨道:“就是,太欺負人,洛陽我是待不下去了,明日就回京。”
“你也該回去了,”王凝之笑道:“出來這段時日,還算有點長進,回建康后自己再好好琢磨下想做什么。”
“走就走,這地方我就不樂意待。”王徽之一臉傲氣地出去了。
接下來的幾日,王凝之的后續處置陸續下來。
沈勁率千人前往虎牢關,負責勘察和修繕工作;鄭遇降為伍長,調至天池山盯梢;鄭達因盜竊之罪,發往荊南充軍;金墉城防務由何午接手。
王徽之也在幾日后離開了金墉城,返回建康。
大家都無異議,這事算是過去了。
謝道韞沒有走,洛陽的情況慢慢穩定,并逐步向周邊擴張,她有充足的理由選擇留下來。
王凝之很開心她能在自己身邊,所以也就聽之任之。
遠離了建康城的浮華,兩人在簡陋的金墉城過得很自在,日常辦公外,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外出游玩。
在桓溫的提議下,相王司馬昱再三確認了秦、燕兩國都忙于內政和平定國內叛亂,暫無對晉動兵可能,這才讓豫州、徐州把防線往淮水以北挪了下。
陳郡、譙郡、沛郡和蘭陵郡、東海郡都加強了駐軍,同時清理幾郡周邊水道,保證與淮水的暢通。
朝廷動起來之后,淮南一帶的流民便開始慢慢有北返的,能回故土,大家都不愿意在外鄉遭白眼。
郗曇、謝安見百姓搬遷辛苦,派出船只幫助流民轉運,官船在淮水和幾條支流間往來如梭,崩壞已久的民心稍稍恢復。
荊州這邊比較平穩,桓溫的北線本就在南陽一帶,再往北就是魯陽了。
鄧遐因戰敗被免去竟陵太守之職,桓溫給他兩千人,讓他前往孟津關駐守,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