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桓溫的態度
身在建康的王凝之得了謝安的準信后,放心地籌辦起老七王獻之的婚事。
獻之和表姐郗道茂幾年前便已定下婚約,不過雙方的父親王羲之和郗曇同在三年前亡故,遭逢不幸的兩個小年輕便又多等了三年。
郗曇去世后,其子郗恢承襲了東安伯的爵位,在朝中擔任散騎侍郎,娶的是謝道韞的三妹謝道粲,所以他既是王凝之的表弟,又是王凝之的連襟。
高門大戶之間互相聯姻,類似這樣的多重關系實屬常見。
郗家如今有郗愔任徐、兗兩州刺史,郗超任大司馬桓溫府上參軍,在江左朝廷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兩人的婚禮并不鋪張,魏晉時期因為社會動蕩,連皇帝娶親都很難保證按照古禮的流程來,東晉是在成帝時期才參定了六禮之儀。
婚禮結束后不久,朝廷的任命下來了,遷王凝之為假節、寧遠將軍、都督司州諸軍事、司州刺史。
掌地方軍政的官員一般會被天子授予符節,按權力大小依次為假節、持節、使持節、假節鉞,王凝之的假節是入門級,可以在戰時斬殺違反軍令的人。
收到調令后,齊聚京城的王家人就要各奔東西了。
郗璇帶著渙之、獻之返回會稽居住,凝之帶著操之前往洛陽,肅之、徽之留在京中任職。
臨行前,王凝之照常對幾個弟弟進行囑咐,回鄉的要孝順母親,在京的要多聽謝安的話,諸如此類。
不過門閥子弟若是只想混日子,基本沒什么需要擔心的。
王徽之還對著六弟操之擠眉弄眼,他是不愿意跟著二哥到地方去過苦日子的。
這次去洛陽,王凝之選擇了坐船出行,過了武昌之后,大部隊沿著漢江北上,他則換馬前往江陵面見桓溫。
與以往不同,大司馬府門口沒有郗超迎接,王凝之帶著劉桃棒在廊下等了好一會,這才看到王坦之過來。
王凝之搶先上前拱手道:“有勞文度?!?br />
王坦之回禮,“叔平久等了,大司馬不知你今日過來,剛才在處理別的事。”
“貿然前來,是我唐突了?!蓖跄畬Υ诵闹敲鳎駮r不同往日,沒有區別才奇怪。
桓溫看到王凝之,面上還是很熱情的,笑道:“當為叔平賀,年紀輕輕,便能位列方鎮,真是后生可畏。”
王凝之恭敬地行完禮,不敢露出一點得意之色,“特來感謝桓公,凝之能有今日,全靠桓公提拔?!?br />
桓溫推脫道:“那你可弄錯人了,這次是謝安石舉薦的你?!?br />
“飲水思源,當年若不是桓公讓我去洛陽,就沒有今日的我?!蓖跄膽B度越發謙卑,“洛陽幾次遇險,也都是桓公出兵相救,再造之恩,凝之不敢忘?!?br />
他說得真情流露,桓溫不禁想起他的好來,畢竟司州在他手上時還是很省心的,桓家能得到豫州,也是拜洛陽那場大戰所賜。
“叔平言重了,你那會為我效力,我自然不能見死不救?!?br />
桓溫的話里,還是稍微透出對王凝之的不滿。
王凝之聞言,繼續補救,“桓公說笑了,凝之之心從未改變,等桓公北伐之時,依舊愿做麾下一名馬前卒?!?br />
桓溫想起那年二王相爭,他來江陵求救,確實也是這么說的,可謂不忘初心,笑道:“叔平之心,我知道了?!?br />
王凝之察言觀色,知道這一關暫時過了,忙又補充道:“司州此次遭劫,還請桓公像以前一樣,出兵相助,凝之感激涕零?!?br />
桓溫一聽都樂了,這小子還真不拿自己當外人,“荊州軍你就別想了,不合規矩,若有百姓想去司州,我不阻攔就是,你自己從中招募?!?br />
王凝之當然是故意那么說的,為了表示自己與以往一樣。
但哪可能真的一樣,桓溫是多小心的一個人,怎么會將辛苦培養的荊州精銳送給王凝之。
不過王凝之的目的已經達到,又陪著桓溫聊了會京城的趣事,這才起身告辭。
王坦之送他出門,走到門外的時候,突然問道:“叔平對大司馬北伐這么有信心?”
王凝之知道他并不是忠于桓溫,于是含糊其辭,“和信心無關,這事總得有人去做?!?br />
王坦之若有所思,移開話題,“內兄范武子多蒙叔平照顧,在此謝過?!?br />
范寧之妹范蓋,嫁與王坦之為妻。
王凝之見他主動與自己說起家事,笑著答復:“武子在我那都是屈才,算不上照顧?!?br />
王坦之微微頷首,不再多言,送到門口便轉身離開。
桓溫這邊。
郗超在二人離開后,才從幕后出來,方才的整個對話,他都聽在耳中,問道:“桓公覺得叔平這個態度如何?”
桓溫讓郗超躲起來,是怕他尷尬,“仔細想來,王叔平一向如此,若說他背叛我倒向建康,有些言過其實。”
郗超見桓溫不糾結此事,松了口氣,坐下說道:“叔平志在恢復中原,就沖這個,也不會站到桓公的對面?!?br />
“是啊,總得先北伐成功,才能考慮以后的事,從這點看,他在司州不是壞事?!被笢夭⒉皇且腿煜聻閿?,王凝之只要聽話,是不是自己人都無所謂。
出了大司馬府的王凝之,又快馬加鞭地追上船隊。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