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孤軍奮戰
虎牢關城樓,王凝之與洛陽諸將一起看向東邊的滎陽城。
桓溫不上,他們這點人,又只能龜縮防守了。
眾人都有些不甘心,建康城換個皇帝而已,怎么中原都不收復了。
燕軍還在滎陽沒走,桓溫也不能撤軍,停在汝南等著建康的消息。
王凝之心中不爽,還得安慰一眾部下,“朝中有變,大司馬難免憂心,等建康的事處理完了,還是要北伐的。”
一向沉穩的沈勁都忍不住抱怨道:“等等等,要等到什么時候,洛陽如今就是個靶子,天天被人堵著打。”
他們都在洛陽好些年了,野王、滎陽、金墉、函谷關、孟津關、虎牢關,到處都是戰場,可還是擺脫不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王凝之報以苦笑,本想著這次能把防線推出去的,沒想到北伐還沒開始,就草草收場。
“大家不要氣餒,我這就去求見大司馬,看看下一步怎么安排。”
眾人顯然不抱什么希望,紛紛搖著頭下去了。
謝玄留了下來,“大司馬頂多不撤軍,別指望他會繼續北上。”
“不用你提醒,”王凝之沒好氣道:“我還能怎么說,讓大家散了,說一輩子窩在洛陽也不錯?”
謝玄嘿嘿干笑了兩聲。
王凝之知道燕人不會進攻了,說道:“走吧,我帶你去見識下大司馬的軍帳。”
倆人再次折返轘轅關,出關后,直奔桓溫大營。
層層關卡之后,桓溫在中軍大帳接見了他們。
不等王凝之開口,桓溫先說道:“我知道叔平想說什么,但大局為重,這個時候還堅持北伐,并不明智。”
王凝之被強行閉嘴,行完禮后和謝玄坐到一邊。
郗超隨軍出征,也在帳中,為二人解釋道:“大行皇帝沒有留下子嗣,瑯琊王將承繼帝位。”
王凝之一下沒反應過來,誰當皇帝不都是那么回事,瑯琊王司馬奕有什么特別的嗎?
這種事,反而是謝玄很快明白過來,低聲道:“瑯琊王妃是已故庾司空之女。”
王凝之這才懂了,司馬奕娶的是庾冰的女兒庾道憐,先前沒當上徐州刺史的庾希成了新皇帝的大舅哥。
潁川庾氏本就樹大根深,現在又成了外戚,更讓桓溫忌憚了。
相比北伐,老頭桓還是更在意江左這一畝三分地。
見王凝之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郗超繼續說道:“天子繼位,太后繼續臨朝攝政。”
這就有點蹊蹺,司馬奕今年都二十四了,怎么還需要太后攝政。
司馬丕是因為丹藥中毒,不能理政,才讓褚蒜子攝政的,司馬奕可沒有這個問題。
難怪桓溫要頭疼了。
司徒司馬昱雖然是個廢材,但褚太后背后的謝家,新皇后背后的庾家,可都不是善茬。
王凝之神色古怪地看了眼謝玄,自己帶上這小子,是不是給桓溫添堵了?
好在桓溫還不至于這么小氣,等郗超介紹完情況,他總結道:“后方不穩,我打算帶一部分人返回姑孰,剩下的留守豫州,你放心就是。”
王凝之心里不贊同他的做法,嘴上還得感謝他為洛陽考慮,沒有將人全部拉走。
不出所料地碰了釘子后,王凝之帶著謝玄返回虎牢關。
謝玄怕觸霉頭,一路上安安靜靜的。
王凝之則是苦思對策,桓溫指望不上,和燕軍這么耗著也不是個事啊。
到了虎牢關,他先將桓溫的意思給眾人復述了一遍,然后問道:“如今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大家有沒有什么想法?”
鄧遐提議進攻河內郡,“野王城守軍不多,拿下后作為據點,慢慢收復其他縣城。”
這個法子王凝之想過,但有個問題,“燕人大軍就在滎陽,我們就算拿下野王,還來不及布防,就會被大軍圍困,豈不是自蹈死地?”
鄧遐這回并不是無腦莽,分析道:“可以派水軍在沁水布防,阻止燕軍回救,為占領野王爭取時間。”
王凝之盤算了下時間,還是覺得不行,“船隊調動,瞞不過燕軍眼線,我們的目標又太過明顯,燕人就算從上黨調兵,都來得及封堵我們。”
打下野王城不難,怎么守住才是問題。
鄧遐沮喪道:“若給我五萬大軍,別說野王,滎陽我都敢上。”
“要是有那么多人,我們何必在這里唉聲嘆氣,”王凝之為了緩解壓抑的氣氛,故意玩笑道:“不如給你十萬,直接去打鄴城好了。”
桓溫每次北伐,兵力就五萬左右,洛陽能憋出一萬人來,已經是大不易了。
鄧遐暢想了一下自己率領十萬大軍攻破鄴城,活捉燕主慕容暐的場面,咂咂嘴,“真期待那一天。”
眾人都是大笑。
不過慕容家的兩位一直待在滎陽不走,對于洛陽,就像一柄利刃懸在頭頂。
等了好幾日,也不見燕軍有什么動靜。
王凝之只能主動出招,讓鄧遐率水軍大搖大擺地途經滎陽,進入沁水,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