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陜城奪權
沿著洛水往西,在秦嶺和蟒嶺之間,西晉時曾設立過一個縣城,名為拒陽縣(今商洛市洛南縣),據傳是漢字故里,倉頡造字之處。
不過如今已經廢棄了,人跡罕至。
鄧遐率軍埋伏在縣城舊址附近,派人盯著武關道上秦軍的動向。
和他一樣的,還有并州乞活出身的李盛,也帶著數千人藏身峣關到上洛之間的山中,關注著山外秦軍的一舉一動。
正面對抗,司州軍肯定不是鄧羌五萬大軍的對手,所以在王凝之的安排下,索性分成更小的作戰單位,在山中打起了伏擊戰。
武關道直通南陽,要進攻洛陽,就必須走山路,回到崤函古道的南段來。
盧氏縣,就卡在武關道和洛陽之間。
鄧羌率軍來到上洛,看到幾乎成了空城的上洛縣城,更添惱怒。
偵騎隊長將郭敬和途中抓到的百姓帶到鄧羌面前,邀功道:“這是來時路上抓到的棄城而逃的上洛縣令,晉人實在可惡,居然帶著百姓一起逃走。”
可鄧羌對這種小人物不感興趣,不耐煩地擺擺手,“我要他們有何用。”
偵騎隊長誤解了他的意思,忙道:“那我這就拖出去殺了。”
“我是讓你放了,”鄧羌怒道:“殺這么些廢物,傳出去污了我的名聲。”
鄧羌做過秦國的御史中丞,和中書令王猛一起整肅吏治,打壓豪強,對殘殺普通百姓毫無興趣。
偵騎隊長不死心,提醒道:“這位是上洛縣令郭敬。”
在他眼里,縣令大小是個官,這怎么也該記他一份功勞。
鄧羌瞥了郭敬一眼,看他如此年輕,問道:“你是太原郭氏的人?”
太原郭氏是并州門閥,顯赫當世,出名的有曹魏時期的大將郭淮,諸葛亮北伐路上的攔路虎。
郭敬搖頭,“不是,我不是世家子。”
鄧羌頓時沒了興趣,“都給我帶下去,縣令先關起來,百姓各自歸家,不許出城。”
偵騎隊長討了個沒趣,悻悻地讓人將郭敬他們帶下去了。
鄧羌問道:“商縣那邊的情況如何?”
“和上洛一樣,城中百姓大多逃逸,十不留一,”偵騎隊長答道:“我們是否需要分兵駐守?”
鄧羌搖搖頭,“一座空城,取之何益,我看王凝之是故意放棄的,就想分散我的兵力,從峣關到商縣,我哪有那么多兵力留下守城。”
他的判斷很快便被證明是錯的,一名斥候急匆匆從外面跑來,報道:“商縣以南出現大隊晉軍,人數不下一萬,看旗號是荊州軍入關了。”
鄧羌被瞬間打臉,表情冷峻,邊上的人都噤若寒蟬。
過了好一陣,他才說道:“朝廷的判斷出了問題,還說什么荊州肯定不會相助王凝之,這不就來了。”
偵騎隊長連聲稱是,小心問道:“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現在的形勢,鄧羌是孤軍深入,前有荊州軍阻敵,茫茫大山中還有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司州軍,情況有點麻煩。
就拿下一座被搬空的上洛城,鄧羌心有不甘,想了想,下令道:“派人往東邊探路,先看看盧氏那邊的情況。”
偵騎隊長如釋重負,高聲答應下來,快步去了。
盧氏的王凝之同時收到兩條消息,一好一壞。
好消息是劉牢之偷襲得手,燒毀了張蠔軍的輜重,已經率軍回到柳林關再次等待機會;
壞消息則是得到證實,郭敬陷在了上洛城中,生死不明。
王凝之有些郁悶,郭敬這小子不知怎么就掉鏈子了,按計劃他就不應該撞上秦軍才是。
劉桃棒也擔心這個看著長大的侄子,見王凝之情緒不佳,主動提議:“不如我帶人潛去上洛城看看。”
“你是計劃打洞進去還是飛進去?”王凝之沒好氣道:“如今城池在鄧羌手里,你這樣過去不就是送死。”
劉桃棒尷尬地搓搓手,“那我能做些什么?”
王凝之呆坐了好一陣,嘆道:“收拾東西吧,和我一起去陜城。”
“那郭敬怎么辦?”劉桃棒問道。
王凝之搖搖頭,“我不能為了他去攻打上洛,那樣會害了所有人。”
劉桃棒哦了一聲,轉身就走。
王凝之喊住他,“你怎么回事,聽我再跟你解釋幾句。”
“解釋什么,”劉桃棒不解道:“不是讓我去收拾東西嗎?”
王凝之被他這腦回路整不會了,“你沒有怪我不去救郭敬?”
“沒有啊,”劉桃棒老實道:“總不能為了救他,讓郎君以身犯險。”
見他這么理解,王凝之一時還真不知道說什么,猶豫了下,讓他去了。
身邊有這么個憨人,有時候真能讓人憋出內傷來。
將盧氏交給劉牢之之后,王凝之走崤函南道來到陜城。
苻廋早已在城中坐立難安,一見到王凝之,忙道:“多謝王使君出兵解了弘農之圍,只是張蠔大軍仍在湖縣,遲早會卷土重來,不知使君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