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出身的誘惑
大軍來到城門處,郭敬已經等候多時。
看到王凝之騎馬過來,他恭敬地帶著衙屬的人上前行禮。
王凝之表情復雜地居高臨下看著他,良久才道:“起來吧。”
郭敬看起來沉穩了許多,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默默站到道旁。
劉桃棒跳下馬,拍了拍這個侄兒的肩膀,“挺好,身子壯實了不少。”
郭敬有些感動,輕聲問道:“劉叔一向可好?”
“我一直跟著郎君,有什么不好的,”劉桃棒大笑了幾聲,又回頭看了眼馬上的王凝之,低聲道:“一會好好認個錯,沒事的。”
王凝之沒有理會,馭馬向城中走去。
劉桃棒趕緊快跑幾步,帶著幾人上前,為王凝之牽馬開道,一眾親衛跟隨其后。
上洛縣城的人不是很多,近些年這座縣城幾經轉手,不少百姓都逃走了,要么走武關道進入南陽,要么走盧氏和崤函南道去了洛陽。
王凝之站在有些破敗的縣衙門口,三三兩兩的百姓躲在遠處偷偷看著這邊。
郭敬一路小跑著過來,先平復了呼吸,整理了官袍,這才上前說道:“縣衙是老舊了些,不過這幾日已經差人清掃過了……”
王凝之打斷他,“這是在跟我訴苦,還是要錢?”
郭敬張張嘴,不知該怎么回答。
王凝之搖搖頭,邁步進了大門。
劉桃棒拉了拉發愣的侄兒,示意他跟上。
大廳之中,上洛的文書檔案擺滿了一張幾案,王凝之坐下后,慢悠悠地翻閱起來。
郭敬親手為王凝之端上茶水,然后站在一邊,等著王凝之問詢。
縣衙的一干小吏看著這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大氣都不敢出。
不過王凝之對這座小城的情況興趣不大,簡單地問了幾個問題后,勉勵了眾人幾句,就讓他們退下了。
很快,廳中就只剩下王凝之、郭敬和劉桃棒三人。
王凝之依舊不緊不慢地翻著檔案,劉桃棒給郭敬使了個眼色,讓他趕緊認錯。
郭敬被他催促,總算是開口了,不過說出的話卻不是劉桃棒希望的,“王公此來,是要北上進攻峣關嗎?”
王凝之面無表情,點頭道:“不錯,聽說峣關到藍田這一帶的秦軍守將是你的同宗,太原郭慶,你覺得他能擋住我嗎?”
郭敬假裝聽不出話中的諷刺,介紹道:“郭慶這幾年加強了峣關那三座關卡的防御,又在山中修筑了多處堡壘,監視武關道,王公若是強攻的話,代價恐怕會很大。”
劉桃棒在一旁著急地搓手,明顯是覺得郭敬的這個回答不中聽。
果然,王凝之面露不屑地嘲諷道:“無能鼠輩,讓他占據地利又如何。”
郭敬仍一本正經地回復道:“王公不可大意,上次峣關被破后,秦人對此地的重視明顯提高了,想要重現當年的戰果,幾無可能。”
劉桃棒心道“壞了”,但又不敢插嘴,急得直撓頭。
不過王凝之聽郭敬這么回答,反而笑了起來,搖頭道:“你說說你,我該怎么處置你呢?”
郭敬俯伏在地,“不敢抗辯,任王公責罰。”
王凝之嘆了口氣,“起來吧,先說說到底怎么回事?”
其實事情倒也不復雜,郭敬被秦人俘虜后,在獄中關了好一陣子。
后面長安派郭慶來武關道主持局面,郭慶一個武將,需要有人替他打理政務,于是便盯上了牢里的前任縣令郭敬。
兩人同姓,在這個強調宗族門戶的時代,郭慶的拉攏對于出身低下的郭敬有些難以抗拒。
再加上郭慶以城中百姓的安危作為說辭,郭敬便掙扎著答應下來。
王凝之點點頭,和他想的想不多,“那后來你怎么又愿意配合獻城,如此反復,是想挽回投敵的名聲嗎?”
郭敬慚愧地低下頭,“不是的,投降之后,雖然還是做一樣的事情,但想到以后要和郎君為敵,我很快就后悔了,所以他們來找我,我馬上就答應了。”
“對你降秦最失望的不是我,而是阿奴,”王凝之感慨道:“他一直為你找各種理由,覺得你是有苦衷的,可你后來卻連一封信都沒有送到洛陽去。”
郭敬哽咽道:“我無顏面對大家,所以不敢寫信解釋,我出身卑微,郎君、夫人和阿奴從來沒有嫌棄我,一直將我帶在身邊,把我當做自己人看待,我卻為了攀附太原郭氏,背叛了你們。”
他越說越激動,直到大哭起來。
劉桃棒也有些動容,忍不住問道:“出身就那么重要嗎?”
郭敬淚如雨下,沒法回答。
王凝之替他答道:“重要,他如果得到太原郭氏的承認,從此便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不說扶搖直上,穩步提升到郡守一級是毫無問題的。”
劉桃棒表示不解,“他跟在郎君身邊,遲早也能做到那一步。”
“你不懂,”王凝之嘆息道:“跟在我身邊,別人會認為他是靠我才得以提升的,但有了出身就不一樣,他可以憑本事去爭取,先有出身,才配談能力。”
郭敬稍微平復了下,坦白道:“郎君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