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幽州局面
從洛陽返回臨漳后,王凝之沒待多久,便收到了沈勁從幽州傳回的消息。
慕容垂領(lǐng)兵北上,在盛樂城外大敗出擊的秦軍,率部圍城。
王凝之對此并不意外,慕容垂這會不和自己翻臉,就只能在秦國那邊找機會,關(guān)中打不進去,河套是一個比較務(wù)實的選擇。
盟友和敵國開戰(zhàn),王凝之自然也不能閑著,立馬帶人北上,前往涿縣。
沈勁出城迎接,一臉的焦急之色,等不及回府,便匯報道:“長安派竇沖帶著一萬人趕了過來,與守軍一起逼退了慕容垂,援軍已經(jīng)進入盛樂城內(nèi)。”
王凝之奇怪地看著他,“這不是很正常,你急什么?”
“雙方在邊上打得激烈,我卻在這觀戰(zhàn),怎么能不急?”沈勁苦笑,“我還擔(dān)心他們偷襲幽州呢。”
王凝之笑道:“慕容垂此行,是為了拿下盛樂,招攬代國殘部,不將秦人徹底趕走,他是不會對你出手的。”
沈勁說道:“你這意思,慕容垂如果贏了,不還是會對幽州出手。”
“沒有如果,他肯定能贏的,”王凝之挑挑眉毛,“不然你以為我來這里做什么?”
沈勁胡亂點了下頭,立刻又覺得不對,問道:“你既然知道他覬覦幽州,當(dāng)初為什么要我?guī)退麏Z取平城?”
“沒有平城作為據(jù)點,他怎么會北上?”王凝之笑著解釋道:“至于他惦記幽州,大家不都一樣,你不會以為我不惦記并州吧?”
沈勁緊鎖著眉頭,帶王凝之一行進入刺史府。
幽州的防守任務(wù)有點重,東、西兩側(cè)是慕容德和慕容垂,北面還散居著奚人和契丹等部族,都屬于逮住機會就想上來咬兩口的。
王凝之在主位坐下,笑著開解道:“別擔(dān)心了,他們這一戰(zhàn),不會這么快結(jié)束的,所以幽州暫時是安全無虞的。”
沈勁想了想,“要不我們趁機出兵攻打平州,先解決了慕容德,免得到時候被他們兩邊夾擊。”
“那就撕破臉了,他們名義上可是一家,”王凝之拒絕道:“眼下還不是時候,我需要慕容垂幫我抵擋秦軍。”
沈勁嘆了口氣,這種等著別人來打自己的感覺可不好受。
“那就只能一邊觀戰(zhàn),一邊加強戒備了。”
王凝之說道:“倒也不用這么消極,慕容垂可以招募代國的殘余勢力,我們也可以,明日我就帶著你和慕容紹出關(guān),到長城邊上去看看。”
沈勁喜道:“帶多少人馬?我這就去準(zhǔn)備。”
王凝之想了想,“一萬騎兵就夠了,我正好看看你的訓(xùn)練成果。”
拿下幽州和冀州,對王凝之軍事上的最大幫助,便是解決了騎兵的問題。
沈勁用力地一拱手,信心十足地去了。
休息一晚后,王凝之帶著沈勁出城,在城外會合慕容紹與一萬騎兵。
中原只缺少戰(zhàn)馬,一旦馬匹供應(yīng)上了,其他武器裝備都不在話下。
一萬騎兵肅然挺立,紋絲不動地在平地上鋪展開來,旌旗招展,槍槊林立,點點寒芒在日光下有些刺眼。
軍士們身著鐵甲,頭盔遮住了大半個面容,胯下的戰(zhàn)馬呼吸沉重,不安地刨動著地面,間或猛烈地擺動頭顱,軍士趕緊死死地勒緊韁繩。
王凝之騎在馬上看了一圈,贊許道:“不錯,看得出來,你們下了不少功夫。”
慕容紹介紹道:“幽州善于騎射的人數(shù)眾多,大家聽說入伍之后,可以分地免役,所以都十分積極,這一萬人便是從各族中精挑細(xì)選出來的。”
王凝之笑道:“個人勇武只是一方面,令行禁止更為重要,我看你們教得不錯。”
沈勁接口說道:“他們來自不同的部族,語言和習(xí)慣都不一樣,確實花了不少時間適應(yīng)。”
“你們以后少講部族,大家都一視同仁,”王凝之說道:“既然加入軍中,就應(yīng)該拿軍功說話,而不是出身。”
兩人拱手稱是。
和苻堅、王猛在關(guān)中所做的一樣,王凝之也摒棄了后趙和前燕采用的胡漢分治制度,盡量打破胡漢隔閡,對各族百姓不區(qū)別對待。
這樣的處理方式,短期內(nèi)麻煩會比較多,之前翟斌反叛,主因便是他覺得自己作為丁零人首領(lǐng),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地位,比如在后趙、前燕時期的王爵。
但從長遠(yuǎn)來看,這樣淡化民族矛盾的做法是必須的。
一萬騎兵從涿縣北上,經(jīng)過薊縣,從軍都(今北京昌平)西進,進入上谷郡的地界。
這里之前被慕容垂搶占,所以沈勁廣撒斥候開道,十分警惕。
王凝之在馬上仰面笑道:“不要這么緊張,燕軍看到我們,也只會緊閉城門,向慕容垂告急的。”
沈勁嚴(yán)肅著表情答道:“小心總是沒錯的。”
王凝之點點頭,對慕容紹問道:“你覺得代國的那些殘部會考慮轉(zhuǎn)投我嗎?”
“王公親自前往,肯定會有的,”慕容紹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眼下秦、燕交戰(zhàn),那些人正苦無安身之所,幽州對他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王凝之笑著繼續(xù)問道:“那我若是回師的時候,強占了上谷郡,將這些人安置在這里,你說慕容垂會和我翻臉嗎?”
慕容紹稍加思量,正色答道:“應(yīng)該不會,秦國既然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