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仰光大學和曼德勒大學
“陛下,寮省剛加入咱帝國,咱是不是該派人去管管行政事務?”吉米是帝國的總理,什么大事都得先跟李明義說一聲才能動手,治理寮省這事也不例外。
吉米壓根兒沒想到,打寮國才花了半個月,對帝國來說簡直小菜一碟,就跟玩兒似的,一路狂奔、占領、再狂奔、再占領!
“那當然得派人過去啦,總督就讓蘇澤來當,其他的位子都讓咱自己的人接手。仰光大學今年不是畢業了好幾千學生嗎?讓他們去寮省實習鍛煉鍛煉。”
仰光大學和曼德勒大學是華武帝國的兩所頂尖學府,李明義在這兩所學校上砸了5億華武幣呢。(華武幣是帝國自家發的錢,跟美元一樣值錢)
這兩所大學年年都出好幾千優秀畢業生,都是一心向著帝國的年輕人,派他們去寮省當基層干部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陛下真是英明神武!”
李明義接著又聊起了怎么治理寮省的事。軍事方面,華武帝國在寮省設了個新駐軍點——萬象駐軍點,一共駐扎了10萬人。
寮國原來的軍隊全給解散了,要么回家種地,要么去工廠打工,總比當兵強百倍。
那些個沒戰斗意志的士兵,李明義可不敢用,太不靠譜了……
突然間,李明義發現華武帝國的地盤已經超過100萬平方公里了,人口也蹦到了8000多萬,妥妥的一個中等國家了。
除了原來的緬甸地盤,再加上寮省和海外的西加行省,總面積已經達到了106萬平方公里,總算是突破了百萬平方公里的大關。
果然不出所料,李明義腦袋里響起了系統獎勵的聲音。
這可把李明義給樂壞了,果然領土一擴張,系統就有各種好處拿。
李明義急匆匆地宣布會議結束,隨后悄悄溜進一個小房間,想去看看獎勵是什么,生怕自己笑出聲來讓人看見,影響了他那英明神武的形象。
“叮咚!宿主的地盤擴展到1萬平方公里,小有名氣,獎勵電磁脈沖技術一份。”
電磁脈沖?技術?李明義眼睛一亮,注意到了這兩個詞。
這次系統沒直接給他電磁脈沖炮,而是給了技術。這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讓他自己去搗鼓這玩意兒吧。畢竟靠系統的獎勵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系統只是個幫手,自己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華武帝國要是想發展自己的軍力,必須把軍事科技研究透徹,慢慢趕上那些軍事強國。
現在李明義的航母都是系統白給的,軍艦大多是買來的,自己的軍事實力實在太弱了,這可不行!
這么一想,李明義立刻召集內閣成員,宣布要成立帝國軍務部,部長從內閣成員中選,由他自己親自掌舵。
“劉部長,咱們現在已經掌握了核武技術,接下來得研究電磁脈沖技術,希望你們部門能重視這個項目,攻克難關,給帝國研發出更牛的武器。”
電磁脈沖那可是第二代核武器,以后就是電子時代了,不管是軍事還是日常生活,電子技術都會無處不在。只要一枚電磁脈沖炮,對面的設施和雷達立馬歇菜,所有帶電的東西都得報廢,這比核武器還實用呢!
劉炳一看這資料,驚訝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以前是個科學家,在外國留過學,后來在大學教書,被李明義高薪挖到了緬甸。他一家子都住在曼德勒,絕對忠心耿耿,要是敢有二心,政治保衛處可饒不了他。
“皇上,這東西太牛了!”
劉炳像寶貝一樣把文件收起來,李明義還特意給他配了四個警衛,保護他的安全。
李明義點了點頭,說這份文件是軍情局無意中得到的,價值連城,以后軍務部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這個。
軍務部現在能造自行火炮、火箭炮之類的裝備,還能造核武器,總的來說有點生產能力,但能力有限。造出來的坦克、裝甲車性能一般般,不上檔次,有點雞肋,實際用處不大。
“殿下,咱們現在的研發能力太差了,基礎太薄弱。”
軍事研究得靠長期積累,別的國家都研究了好幾百年,華武帝國剛建國不到一年,加上之前的華邦自治區,就算李明義投了十幾億美元,還是遠遠落后于別人。
想在軍事領域彎道超車,簡直是難于上青天!
“劉部長,你是缺人手,還是缺設備?”
劉炳嘴角抽了一下,尷尬地回答:
“呃……都缺!但最缺的是人才,特別是技術型人才。”
9年代,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雖然現在華武帝國對教育特別上心,但近兩年投的錢要見效果,還得至少五到七年。可華武帝國現在等不了這么久!
“這樣吧,你把缺人才的情況詳細寫份報告給我,我想辦法給你解決。”
劉炳把各科缺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都列出來給了李明義,一看竟然少了上千名科學家和工程師。
李明義看完臉色就陰了下來,他咬了咬牙對劉炳說:
“行!這些人我保證一個月內給你湊齊,你就專心去搞技術研發吧,這事包在我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遵命,陛下!”
劉炳走后,李明義把高晉叫來,把名單遞給他:“咱們在蘇連的情報人員,重點去招攬名單上這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給高薪,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弄到華武帝國來。”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