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第111章 亥豬
文梓腹中突如其來的腸鳴聲, 打消了他同在場眾人之間的所有隔閡。
眾人笑罷,也不再多言其他,紛紛催促著開飯。
先前房舍建造基本結(jié)束之時, 曾向伏羲匯報的那位親隨,于場中眾人之中顯然是位領(lǐng)頭者,當(dāng)仁不讓地執(zhí)掌起了肉湯的分發(fā)。
他執(zhí)一把長柄木勺, 率先從石鍋之中舀出滿是肉的一碗湯。
而后交由身旁族人遞與文梓, 朗聲招呼道:“小師兄趕緊多吃些。以后我等夜間作息, 就要仰仗你打更了!”
眾人皆隨聲附和, 態(tài)度十分熱切。
受眾人態(tài)度熏陶,文梓也并不推辭,將銅鑼木槌信手?jǐn)R置, 接過肉湯便即小啜一口。
坦率地講, 肉湯并不鮮美。
湯中除去加了些許天然粗鹽提味之外,并未添入任何調(diào)料,肉中血水也并未徹底處理干凈。
野獸體內(nèi)本有的腥臊之氣,得到了極大限度的保留。
內(nèi)里滋味, 自然可以想象。
況且,他自出世洪荒以來, 雖出生血海, 亦曾有化身蚊蟲嗜血之事, 卻從未真正享用過肉食。
如今肉湯入口, 他瞬時被激得頭腦發(fā)懵, 腹中反胃。
只是, 文梓終究知道這碗肉湯所蘊含的情誼。他強壓下腹中翻滾之意, 慢慢舒緩自己的生理應(yīng)激。
其余眾人見文梓細(xì)啜慢咽, 也不以為意。皆知他于師門之中多年清修, 飲食起居自有一番雅意。
他們各自接過小頭領(lǐng)新盛出的肉湯,石碗中的肉塊份量明顯比不及文梓,卻絲毫不影響他們大快朵頤。
稍待片刻,文梓有所緩解,那一口熱湯終究將他腸胃徹底喚醒。平生第一次,他有了饑餓的直觀感受。
于他而言,這是一種極為新奇而久違的感受。
這種感受難以言明,無相無形,卻仿若虛空凝結(jié)了諸多調(diào)料放于肉湯之中,去味提鮮。
那是本能對食物的渴求。
手中原本難以下咽的肉湯,也平添了幾分美味,令其蠢蠢欲動。
碗內(nèi)食物很快下肚,將饑腸平復(fù)。
一碗熱湯入腹,似乎感應(yīng)到文梓更加融入人族,人道火種愈發(fā)穩(wěn)固。
曾經(jīng)超然于外的人族之師,如今落凡成為人族志士。
人道氣運受到極大激勵,對于天地靈氣的汲取更加賣力。必定要爭取在文梓打更百年之期中,最大限度地完善元辰之力。
燈火搖曳之間,逸散出更多青煙。青煙并不飄遠(yuǎn),只圍著燈座打轉(zhuǎn)。
燈光與灶火映照之下,青煙并不顯眼。場中族人只覺得燈座仿佛更大了一圈,淡淡陰影照籠罩文梓容顏。
陰影籠罩之下,倒是為文梓稍顯稚嫩的臉龐,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此時就餐,并非應(yīng)時之舉。只是文梓身為更夫,并不以此為禁忌。
且對于場中其余族人而言,今天忙碌整日,一時破例亦無可厚非。
天色終究已晚,眾人餐畢也未繼續(xù)逗留,各自離去。
此地獨留文梓一人,其身上還升騰著那碗熱湯激起的熱氣,一時還不欲休息。
況且,他頭頂八景宮燈,承載人道火種,自不好躺臥,縱連休息也只是打坐。
他白日已枯坐假寐良久,如今精神尚好。且身為凡俗之體,繼續(xù)久坐必然氣血不暢、下肢麻痹。
族人走后,無人添柴,土灶內(nèi)火光漸熄。
文梓頭上頂著八景宮燈,雖他現(xiàn)今無有法力催動,卻也不虞照明。
他就著人道火種之光,于屋舍之中細(xì)細(xì)盤算:土灶還有極大改良空間。
若是著手改造,也不妨為族人留出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
縱是不愿對于人族拔苗助長,提出預(yù)制土坯之法也不算夸張。
制坯之法為簡單。只是他無論前世今生,都不曾沾染這等工事。
為防明日于人前露怯,不如今日先行實踐。
反正并無困頓之意,文梓說干就干。
步入院中,人道火種光芒與天空灑落月華星輝相得益彰。
制作土坯,并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和泥,若要提高效率,還需制作模具。
只是現(xiàn)今即將二更,族人也該安定。
現(xiàn)在的他也不具備,在不驚擾部落中人的情況下,快速伐木的能力。
是以,他便一切從簡,先做一個嘗試驗證自己心中所想。
院中遍地黃土,還有白日眾人運水的碩大葫蘆,門外就是河流,提水和泥并不費事。
和泥,無非就是將水和土和在一起,反復(fù)翻動,直至成型。
太干便添點水,過軟就加點土。終究院落空曠,取土方便;河流就近,提水不難。
這么一忙就忙到了二更天,院中的黃泥仍舊有些太干。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