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塵沙起,故人非
中原的風(fēng),總是帶著點(diǎn)溫潤的泥土氣息,混著街巷里糖畫的甜香,還有我和阿衍年少時追逐打鬧的歡笑聲。那時,兩家是世交,門當(dāng)戶對,情誼深厚。大人們圍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搖著蒲扇,看我們在葡萄架下玩“過家家”,總會笑著打趣:“這倆孩子,打小就親,等長大了,干脆就結(jié)為夫妻,親上加親!”
我叫云舒,他叫沈衍。阿衍是我記事起就刻在生命里的名字。他比我大兩歲,總像個小大人一樣護(hù)著我。我怕狗,他就每次路過有狗的巷子都把我護(hù)在身后,手里緊緊攥著小石子;我喜歡吃糖葫蘆,他就用攢了好久的零用錢,跑遍整條街給我買最大串、糖霜最厚的;我讀書笨,背不出詩文,他就耐著性子,一遍遍地教我,直到我弄懂為止。
那時的天,總是很藍(lán),日子也很長。我們以為,這樣的時光會一直持續(xù)下去,直到“長大成親”真的成為現(xiàn)實(shí)。我會想象著自己穿上嫁衣的模樣,而他,一定是那個騎著高頭大馬,笑容清朗地來迎娶我的少年郎。
變故發(fā)生在那個悶熱的夏日午后。沒有任何征兆,官兵就沖進(jìn)了沈府,氣勢洶洶,鐵蹄踏碎了往日的寧靜。“謀逆”的罪名像一塊巨石,瞬間壓垮了所有人。沈伯父一生忠良,為前朝鞠躬盡瘁,怎么會謀反?我們都不信,可圣意已決,容不得半分辯駁。
皇上念及沈伯父昔日功績,沒有株連九族,卻也下了狠手。沈伯父和沈伯母被賜死,罪名昭告天下。而阿衍,作為沈家唯一的男丁,被判流放邊疆,“永不回中原”。
消息傳來時,我正在繡一個荷包,想著等阿衍生辰時送給他。針猛地刺破了指尖,血珠滴落在尚未成形的鴛鴦圖案上,像一朵突兀的紅梅。我瘋了一樣想沖出家門,去看看他,去問問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父親緊緊抱住我,聲音沉痛:“舒兒,沒用的,這是皇命……你去了,只會給他添亂,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我只能站在自家門口,遠(yuǎn)遠(yuǎn)地望著沈府方向,那里已是一片蕭索。幾天后,聽說阿衍被押解著離開了京城。我沒能去送他,甚至沒能見他最后一面。我只知道,他走的時候,正是烈日當(dāng)空,前路是茫茫的未知,是風(fēng)沙漫天的邊疆,是“永不回還”的絕望。
我的世界,好像從那天起,就失去了顏色。
日子一天天過去,像指間的沙,悄無聲息地流逝。京城依舊繁華,只是少了沈府的身影,也少了那個會對著我笑,叫我“舒兒”的少年。我漸漸長大,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jì),上門提親的人不少,可我心里,始終空著一個位置,那里只有阿衍的名字。爹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也只能嘆息。
不知過了多久,久到我?guī)缀蹩煲?xí)慣了沒有他的生活,只是在每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拿出那個未完成的荷包,默默流淚。這一天,家里來了一位遠(yuǎn)方的親戚,帶來了一個遙遠(yuǎn)的消息——關(guān)于阿衍的。
“聽說了嗎?那個被流放到北疆的沈家小子,沈衍……”親戚壓低了聲音,語氣里帶著幾分難以置信,“他命可真大,也不知走了什么運(yùn),被北疆的公主看中了!”
我握著茶杯的手猛地一顫,滾燙的茶水灑在手上,我卻渾然不覺。
“那北疆公主金枝玉葉,偏偏就看上了他。靠著公主的勢力,再加上他自己好像也挺有本事,在北疆的朝堂上,竟然平步青云起來!”
我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揪緊了,疼得喘不過氣。平步青云?在那個蠻荒之地?阿衍……他經(jīng)歷了什么?
又過了兩三年,消息再次傳來,這一次,更加確切,也更加讓我心冷。
“沈衍……他成了北疆公主的駙馬了。”親戚的聲音帶著一絲惋惜,又帶著一絲理所當(dāng)然,“畢竟是公主看上的人,聯(lián)姻也是常理。聽說啊,如今北疆的老王爺身體不好,他這個駙馬爺,權(quán)勢越來越大,怕是……”
后面的話,我已經(jīng)聽不清了。“駙馬”兩個字,像兩把冰冷的刀,刺穿了我最后一點(diǎn)幻想。他真的在那里開始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身份,甚至……新的歸宿。那個曾經(jīng)說過要娶我的少年,終究是屬于了遙遠(yuǎn)的北疆,屬于了另一個女子。
我以為,這就是結(jié)局了。他在北疆做他的駙馬爺,我在中原嫁我的人,從此,江湖路遠(yuǎn),兩兩相忘。
然而,命運(yùn)的齒輪,一旦開始轉(zhuǎn)動,就不會輕易停下。
北疆,那個我們一直以為是蠻荒落后之地,卻在這些年悄悄積蓄著力量。而帶領(lǐng)他們崛起的,正是那位深受老王爺信任、手握重兵的駙馬爺——沈衍。
終于,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北疆的大軍,如同潮水般,越過了邊界,向著富庶的中原席卷而來。
戰(zhàn)報頻頻傳入京城,一次比一次緊急,一次比一次慘烈。北疆的鐵騎驍勇善戰(zhàn),中原的軍隊(duì)似乎難以抵擋。不幾日,戰(zhàn)火就燒到了京城腳下。昔日繁華的都城,瞬間變得人心惶惶,狼煙四起。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城門破了。
廝殺聲、慘叫聲、兵刃相接的鏗鏘聲,充斥著整個京城。我躲在家里,和爹娘縮在角落,聽著外面的混亂,心如死灰。
然后,一切似乎又安靜了下來,只有沉重的腳步聲,由遠(yuǎn)及近,停在了我家的門口。
門,被推開了。
煙塵彌漫中,一個身影走了進(jìn)來。他身著玄色的王袍,上面用金線繡著北疆特有的圖騰,象征著無上的權(quán)力。他的臉上,帶著一副猙獰的鐵面具,只露出一雙眼睛。
那雙眼……
即使隔著面具,即使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么多年,即使里面充滿了我從未見過的冰冷和銳利,我還是一眼就認(rèn)了出來。
是阿衍。
他真的回來了。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以侵略者的身份,回到了這片他曾被驅(qū)逐的土地。
他緩緩摘下了面具。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跡,褪去了少年的青澀,變得輪廓分明,英挺逼人,但也多了幾分滄桑和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