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赤壁燎原火
建安十三年的江風裹挾著焦糊味,把夏侯惇的披風吹得獵獵作響。他獨眼里的血絲在火光照耀下像蛛網般蔓延,鐵槍橫在棧橋前頭,震得潰兵們耳膜嗡嗡作響:"都給老子聽好!過此橋者,先問老子槍頭!"
突然,一道青龍破開濃煙。關羽的赤兔馬踏著火星子沖來,偃月刀劈下的寒光映得夏侯惇臉上忽明忽暗。鐺的一聲,槍桿架住刀刃,迸出的火星子濺在兩人花白胡須上。"云長!你也當叛徒?"夏侯惇獨目充血,槍尖抵住對方咽喉。卻見關羽把長須一捋,刀背忽然壓住槍桿:"夏侯將軍,《三國殺》里某家說過'看爾乃插標賣首',可今日..."話音未落,刀刃突然偏轉三寸,"關某的'武圣'之名,不是用來屠戮同袍的!"
夏侯惇握槍的手猛地一顫。他分明看見關羽從懷里掏出個青銅酒樽——正是當年許昌慶功宴上,丞相親手賜給五虎將的"青龍盞"。酒樽在火海里泛著幽光,關羽突然仰天大笑:"某欠丞相的情,今日還了!"說罷猛踢馬腹,赤兔馬嘶鳴著沖進火場,偃月刀左右翻飛,硬生生劈開條生路。
五更天的江陵城頭飄著細雨,殘破的"曹"字大旗耷拉在旗桿上。夏侯惇撕開衣襟給個娃娃兵包扎,布條剛纏上就滲出血花。案頭油燈"啪"地爆了個燈花,照見《剛烈》兵書扉頁被血水洇開的墨跡——那還是去年冬獵時,丞相蘸著鹿血給他題的字。
突然,帳外傳來"撲通"一聲。夏侯惇抓起長槍沖出營帳,卻見個滿臉煙灰的傳令兵摔在泥水里。那兵卒從懷里掏出個染血的錦囊,里頭裝著十二塊青銅名牌,每塊都刻著陣亡將士的名字。"將軍...這是虎豹騎兄弟們的..."話沒說完就咽了氣。夏侯惇攥著名牌的手青筋暴起,叮當聲在雨夜里格外清脆,像極了《三國殺》里發動"剛烈"技能時的判定音效。
帳內突然亮起火光。副將曹洪提著盞氣死風燈進來,燈罩上還沾著江水的咸腥味。"元讓兄,丞相飛鴿傳書..."話到一半突然噎住——他看見夏侯惇正把名牌一個個塞進酒囊,每塞一個就往地上灑三滴酒。酒水混著雨水在青磚地上蜿蜒,倒映著搖晃的燈影,恍如赤壁江面上那些燃燒的艨艟。
"接著念。"夏侯惇頭也不抬,獨眼盯著案上攤開的江防圖。曹洪咽了口唾沫,展開信箋的手直發抖:"丞相說...說讓咱們死守江陵,等張遼的逍遙津水師..."突然"啪"地一聲,酒囊重重砸在案幾上,十二塊名牌震得跳起來。"等個屁!"夏侯惇獨目里燃著和赤壁殘火一樣的光,"當年在《三國殺》里,老子'剛烈'判定從來沒輸過!"
雨勢漸大,城垛上的守軍忽然騷動起來。夏侯惇抓起長槍沖上城樓,獨眼被江風吹得生疼。只見江面上飄來數十盞孔明燈,每盞燈下都拴著竹筒——正是江東慣用的"錦囊計"。突然,最前頭的孔明燈"嘭"地炸開,漫天紙片混著火星子飄落。夏侯惇凌空抓住一片,上面朱砂寫著"三日后取汝狗頭",落款處畫著個咧嘴笑的周瑜Q版畫像,正是《三國殺》里"英姿"技能的標記。
"取你姥姥!"夏侯惇把紙片揉成團砸進江里,轉身卻撞見個佝僂老兵在擦盾牌。那盾牌上深深嵌著半截箭矢,箭桿上綁的布條還在冒煙。老兵哆嗦著手要拔,夏侯惇突然按住他肩膀:"別動!"說著掏出隨身的匕首,刀柄上"剛烈"二字在火光里忽隱忽現。只見他手腕一抖,箭桿應聲而斷,切口整齊得像用尺子量過——這手功夫,還是當年和許褚拼酒時練出來的。
東方泛起魚肚白時,夏侯惇獨坐在城門樓里磨槍。槍頭在磨刀石上刮出"刺啦刺啦"的響動,混著江濤聲竟生出幾分韻律。突然,他摸到槍桿上一道新添的裂痕——正是昨夜架住青龍偃月刀的位置。指尖撫過裂縫時,耳邊忽然響起多年前許昌校場上的吆喝:"元讓,接我這招'裸衣'!"許褚光著膀子撲來的模樣,和眼前這道裂痕漸漸重疊。
正恍惚間,城外突然傳來馬蹄聲。夏侯惇抄起長槍躍上垛口,卻見關羽單騎立在晨霧里,偃月刀上掛著個濕漉漉的包袱。"接著!"關羽振臂一甩,包袱"咚"地砸在城門前。夏侯惇獨眼微瞇,槍尖挑開包袱皮——里頭整整齊齊碼著二十四塊名牌,每塊都擦得锃亮。
"昨日救火時撿的。"關羽捋著長須,赤兔馬不安地刨著蹄子,"關某的'義絕'不斷忠義,但..."他突然從懷中掏出個酒葫蘆猛灌一口,"告訴丞相,下次《三國殺》聚會,某定要與他再戰三百回合!"說罷調轉馬頭,青龍刀在霧靄中劃出道弧光,轉眼就消失在蘆葦蕩里。
夏侯惇攥著名牌的手微微發抖。他忽然想起去年中秋,眾人喝醉后在丞相府玩《三國殺》的情景。那時郭嘉還沒病逝,搖著羽毛扇說要給夏侯惇設計個新技能:"就叫'啖睛'如何?失去一只眼睛時,可以摸兩張牌..."笑聲似乎還在耳畔,可手里冰冷的青銅名牌卻透著死氣。
正午時分,江陵府衙吵得像菜市口。夏侯惇獨眼掃過堂下眾將,突然"砰"地一拳砸在案幾上:"都閉嘴!"案上名牌嘩啦啦跳起來,有個"樂進"的名牌骨碌碌滾到曹洪腳邊。曹洪彎腰去撿,卻聽見夏侯惇從牙縫里擠出一句:"明日晌午,開城門。"
滿堂嘩然中,夏侯惇緩緩展開江防圖。圖紙右下角不知何時多了行朱砂小字,墨跡未干的樣子像剛咳出的血:"剛烈者,以血還血。"他獨眼忽然瞇成條縫——這字跡他太熟悉了,去年官渡之戰時,那個躺在擔架上的謀士咳著血在計策書上寫過同樣筆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