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交情深厚
“帝姬妹妹!如何真去?你還言行一致的很!”太子趙桓再怎么喊也沒用了,趙香云已消失在了回廊間,又回過頭,看向眾人,緩緩笑道:“我們這妹妹,從小就這樣,活潑可愛、開朗淘氣,四位兄弟不要見笑!”
康王趙構道:“諸位兄弟不要見怪,香云妹妹打小像個小男孩,和我們玩在一起,一點也不像小女孩,別看她如今也楚楚動人,可性子很古靈精怪,千萬別惹惱他,如若不然,可要自尋煩惱了。”
武連道:“那倒不會,我們怎么會見怪,太可愛了,我覺的挺好的。女孩子就該活潑可愛,我最討厭那種高冷孤傲的女子。”
子午笑道:“我等自然不會見怪,殿下客氣了不是。”
余下又笑道:“武連,你都學會搶話了。哥們真有你的,給我倆爭了口氣,兄弟我佩服,佩服不已。”“那是自然。”武連又笑將了起來。
子午道:“好啦,你倆傻笑什么。”普安道:“沒事偷著樂,這是有病的癥狀,此乃家師所言。”
太子道:“本宮怎么沒有看出來,你們真逗。”
武連若有所思,看向太子,馬上問道:“今日見了許多貴妃娘娘,和許多帝姬!不知帝姬這名字從何而來,我們稀里糊涂的,還望太子殿下,介紹一番。如若冒昧,還望見諒。”
不等太子說話,康王趙構介紹道:“父皇喜好琴棋書畫,愛好舞文弄墨,附庸風雅,他覺得公主一詞太過尋常,便別出心裁,改為‘帝姬’這也是模仿周代的王姬稱謂。蔡太師便是功不可沒了。”見康王如此說,太子笑了笑。
康王見太子一臉不悅,便畢恭畢敬安撫一二,太子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如此。
子午道:“皇上的皇子皇女真多,你們也算一大家子人了。”
太子介紹道;“父皇有許多許多后宮嬪妃,可目下只有三個乃父皇所愛。本宮與榮德帝姬乃母后王皇后所生,乃父皇長子、長女。嘉德帝姬與安德帝姬乃鄭皇后所生。茂德帝姬乃劉貴妃所生,美若天仙,后宮都叫她‘神仙’帝姬。鄆王和方才的仁福帝姬趙香云乃王貴妃所生。鄆王恃才傲物,倒是妹妹趙香云活潑開朗,惹人喜歡。九弟康王的生母乃方才的韋修容。鄭皇后乃我大宋當今國母正宮皇后,總攝后宮。這下你們可明白了?”
康王一怔,閉了閉眼睛,低頭不語,臉色難堪卻無可奈何,義憤填膺也是不在話下,一時語塞,默然不語,只是仰天長嘆。
子午等人看到了康王的這一幕,頓時了然不惑,回想韋修容的那一幕,歷歷在目,難以忘懷。不免對康王同情起來。
太子好奇道:“那你們來東京,現住何處?”
子午心想,開個玩笑也不錯,就應聲道:“師父說讓我們前往大相國寺暫住一時。”
康王強顏歡笑,嘆道:“這可新鮮了,道士住佛寺!”
普安道:“我們不是道士,我們是學子,這是師父、師伯安排的,我們自然從命了。”太子道:“我一直以為終南山上都是道士。”
普安道:“我們也想做道士和隱士,可惜不夠格。這終南山上,臥虎藏龍,人世間稀奇古怪的東西,都在山上可以見到。我們也想得道成仙,可惜沒那本事。”眾人哈哈大笑。
太子道:“要不這樣如何?我稟告父皇,為你們在東京找一住處,大相國寺,人多眼雜,恐有不便。再一個我們也想見識見識你們終南山山上的風土人情,學習學習武功,聽說,太平先生武功蓋世,你們的師父們都是他的弟子,你們又是他的徒孫,武藝高強,自然不在話下?”
康王趙構也道:“我在外行軍打仗難免遭遇敵手,縱有侍衛相護,自己練些本領自然不是壞事,雖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可逃不脫了,又當如何?”
子午笑道:“太子殿下,康王殿下這般誠意,我們自然明白。只是容我們與師父們商議一下,你們看如何?”
武連看著太子的佩劍追問道:“太子殿下的佩劍好精致。”余下也目不轉睛,盯著看,只見這劍的確美輪美奐,妙不可言。
天子伸手握了握,笑道:“夏國劍,張叔夜大人送的,聽說當年你們師父跟隨張叔夜一起去過西夏。難道你們沒聽說過?”
普安點點頭,笑道:“當然知道了,師父、師伯可威風了,聽說當年在西夏與武林高手過招,也是打敗許多強中手。”話雖這般說,可心知肚明,師父根本沒告訴他打遍天下無敵手,只是打成了平手。他便自吹自擂,也是好笑。
康王又瞧了瞧太子手中的夏國劍,輕輕搖搖頭,緩緩道:“寶劍是不錯,不過西夏的東西,我不大喜歡。還是中原的劍比較好!”
武連見康王趙構一臉不悅,就笑道:“聽說夏國劍‘天下第一’。康王殿下居然不以為然?怕是又開玩笑。誰說的,我卻不知道,還望賜教。”頓時一臉狐疑。
余下也觀康王臉色不佳,又看著四處黃昏時分,就拱手道:“天色不早了,我們該告辭了。”
康王道:“好吧,天色不早,你們也該歇息了,不知你們今晚夜宿何處?”
余下道:“我們今晚住在一處豪宅里,聽說是師父的爹爹在東京的宅院,就在汴河邊,很寬敞。”
子午笑道:“方才開個玩笑,還望太子殿下不要見怪,我們眼下都住在張員外府邸,他可是我們師父的爹爹。”
太子搖搖頭,笑道:“你小子居然騙人,本宮就覺得你們不大可能去大相國寺去,這玩笑可真有趣。沒想到,張明遠師父還有個有錢的爹,居然在東京購置豪宅,佩服佩服。好,我們改日再聚。”
子午道:“好,太子殿下,康王殿下,我們就告辭了。”言畢四人便一同出了皇宮向張小寶府邸而去。
宋徽宗、鄭皇后、劉貴妃、王貴妃,與張明遠、費無極正說著帶勁,童貫、高俅、朱勔、王黼、李邦彥也在向張明遠、費無極詢問有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