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拍即合
第75章 一拍即合
回到東京,張明遠和費無極有些心灰意冷,畢竟救援太原府失利,心中頗多感傷。子午四人卻不想這件事,而是擔心張孝純的安慰。
費無極擔憂道:“太原府大勢已去,眼下形勢危急,刻不容緩。”
張明遠道:“皇上要我們去太原府,原來是要勸降王稟和張孝純。等我們明白過來,為時晚矣?!?br />
子午道:“如若皇上怪罪我們抵抗金人,如之奈何?”
普安驚道:“他還有臉說?他騙我們,又待怎講?”
余下冷笑道:“你敢當面去說么?我看我們都不動聲色的好。”
武連道:“不錯,這件事,我們裝聾作啞,自然風平浪靜。如若不然,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左右為難,很是苦惱呢?!?br />
張明遠捋了捋胡須,嘆道:“你們此番長大了,不錯,我們不動聲色的好??椿噬嫌执踔v?!?br />
費無極氣道:“為何派路允迪勸降太原府,我或許明白了。定是皇上自覺理虧。受不了金國威逼利誘。如若不然,朝廷怎會割舍太原府,那可是邊關重鎮?!?br />
師徒幾人在張小寶府邸之中說了一會話,夜色漸深,都徹夜難眠,心中有些空落落的,眼睜睜看著太原府喪落敵手,一時間百感交集,寢食難安。
過了三日,已是金秋十月,子午、余下、普安、武連走在汴河邊,但見垂柳蕩漾,蘆葦飄搖,漁舟穿梭,鳥雀鳴叫。
武連看向遠方,喃喃自語開來:“中秋佳節就要到了,不知李綱大人目下如何?他不能與家人團聚,心里恐怕不是滋味?!?br />
余下神情肅穆,淡淡的道:“聽說,有名無實,吃了好幾次敗仗!”
子午義憤填膺,握了握拳頭,恨恨的道:“李邦彥一派胡言,說李綱大人‘專主戰議,喪師廢財’!”
普安冷笑道:“如若我是李綱,我就不干了。實屬李邦彥等人戲弄于他,他何必如此任人擺布??上б粋€文武雙全之人,被玩弄于亂臣賊子的股掌之間,如之奈何?”
武連擔驚受怕,嘆道:“我看李綱大人兇多吉少?!辈挥X看向遠處,只見蘆葦搖曳。
余下驚道:“何出此言?說說看,別大驚小怪。”
聽了這話,普安頓時魂不附體,驚道:“莫非李綱會成為種師中老將軍,會慘遭毒手不成?”
子午破涕一笑,搖搖頭:“我看你們是被完顏宗翰嚇破了膽。”
武連冷笑一聲,嘆道:“完顏宗翰有什么了不起,如若不是我們又饑又渴,體力不支,焉能慘敗?!倍琢讼聛?,手里去拔草,又扔到水里去,一條魚,噗通一聲,跳了出來,水面波光粼粼,蕩漾開來。
余下心有余悸,嘆道:“也是姚古與張灝,這兩個人糊涂。他們都是貪生怕死的膽小鬼,其心可誅。比起張孝純與王稟,他們豬狗不如。”
普安冷笑道:“他們居然聽信謠言,按兵不動。那混蛋叫什么焦安節的,他膽小怕事,居然謊報軍情,真是狗膽包天。又是姓焦的。西夏有個焦彥堅,如今又冒出來個焦安節,此賊最是可惡。”氣得跺了跺腳,一腳將眼前一塊石頭,提到水里去,噗通一聲,水花四濺。
子午仰天長嘆,噓唏不已:“我以為姚古手下的焦安節是故意而為之,他想搶頭功,不想讓種家軍名揚天下。姚平仲跑了,姚古形單影只。這焦安節覺得種家軍人多勢眾,故而他動歪腦筋,害死種師中將軍,我們自然就坐以待斃了?!?br />
武連道:“我們如若坐以待斃倒是我們的不是了,可我們哪里坐以待斃了,我們是殊死搏斗,大勢已去。沒想到,西軍離開童貫,還是舊病復發,這內訌就無休無止?!?br />
余下氣道:“如何在我大宋地面與女真人打仗,我們還一敗涂地,說出去都感覺丟人現眼,難以啟齒。”
普安氣喘吁吁,嘆道:“這有什么可丟人現眼,難以啟齒的。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思疫M來做客,咱們關門打狗?!?br />
子午瞥了一眼普安,冷笑道:“我最討厭這句話了,別拿這個自我安慰?!?br />
武連笑道:“可不是!”也瞥了一眼子午。余下樂道:“子午,你是不是想哭了?”
子午眼里含淚,嘆道:“哭什么?哭的日子還少么?種師中將軍和王稟將軍慘遭毒手,種溪慘遭毒手,黃友將軍一命嗚呼,張孝純被俘,你們難道覺得要興高采烈么?”
普安低下頭,淚光點點道:“不錯,要哭,可哭不出來?!蔽溥B道:“哭不出來,就笑?!毖鎏扉L嘆,看向遠方,幾條漁船漸行漸遠。
余下搖了搖頭,哭笑不得之際,嘆了口氣:“笑不出來。”子午苦笑道:“只能哭笑不得了?!?br />
普安拍了拍子午的肩膀,安慰道:“師兄,別這樣。我們都一樣傷心難過?!?br />
武連心想如今就麻煩了,頓時擔驚受怕,長長的嘆息一聲:“李綱將軍恐怕也是束手無策,自身難保?!?br />
余下手指頭捏的咯咯作響,擲地有聲道:“可不是,女真人前腳一走,皇上就被李邦彥和白時中拉過去了,看看皇上最近,聽說歌舞升平,好似太平的不得了?!?br />
子午恨恨的道:“李邦彥,這個浪人!可惡之極。”普安納悶道:“何出此言?”
子午哭笑不得,搖搖頭,冷笑道:“聽說李邦彥這個太監,會唱歌?!?br />
武連冷嘲熱諷道:“莫非會唱歌的男人都討人喜歡?”余下氣道:“可他是個太監出身,算什么男人。”
普安撓了撓后腦勺,想不通,自言自語道:“畢竟是男人!童貫、李邦彥、梁師成,三個大太監,太上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