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還望公子教我
“過敏?是何意思?”
噢,忘記了古代沒有過敏這個詞?!熬褪钦f那些化妝品物中含有的細小粉塵被老夫人吸入口內,進而引發了喉中隱疹,這個就叫做粉塵過敏。凡是因過敏導致哮癥反復發作的,晚生這里有個更好的方子,府醫你看看如何?!?br />
說罷便拿過紙筆將方子寫了下來:
小柴胡湯合麻杏石甘湯加減方:柴胡,黃芩,清半夏,防風,浙貝母,桑葉,鉤藤,前胡,炒枳殼,赤芍,炙麻黃,苦杏仁,生石膏,生甘草。
府醫接過方子細細看了起來,越看眼睛越亮,“高啊,真是好方子!敢問公子,是哪位高人開的方子?此方為何名?”
云天明心道:哪位高人說了你也不知道。是后世最著名的治哮喘中醫大夫武維屏開的方子,能不好用嗎?就把武教授的名字借用一下,讓她在古代也留個名吧。
“此方名為維屏哮喘寧方,至于是何人所開晚生真不知道,只是機緣巧合偶得之,府醫若覺得這方子好,便送與你了,先給老夫人試試再說。只是這方子只對過敏性哮癥合適,對其他的哮癥不一定合用啊。”
府醫大喜,忙行禮謝過,自己親自去配藥了。
這邊沈閣老按住內心的驚訝,只將云天明再鄭重地介紹給夫人和老夫人,云天明見此情景,忙請過安讓老夫人好好休息,說改日再來拜見,便要告辭。沈閣老忙道:“如海等等,一會兒世伯還有事要與你說?!?br />
沈閣老吩咐仆從好好照顧老夫人,又對夫人叮囑了一下,便又帶著云天明回到了書房。
二人進屋后,沈閣老道:“如海,你與世伯說實話,你的醫術是否很高深?你那法子是哪里學的?方子又是從何而得?”
自云天明將老夫人救轉,沈閣老的自稱便由老夫變成了世伯,這就是對云天明真正認可了。
“世伯,小侄對醫理真的只是略知一二。小侄自小體弱您也是知道的,許是久病成醫吧,這些年小侄也看了不少醫書,自己摸索出了一些門道。至于剛才那急救用的點穴,不過是小侄認真研習過穴位圖,對人身上的720個穴位仔細研究,弄清了每一個穴位的用途,所以碰到相應的疾病才敢下手調治,不過小侄在自己和家中下人身上使用過很多次,均有奇效。至于那個方子,不瞞世伯,那是小侄去遼東求醫時所得。家母過世后,小侄一度陷入下世之態,身上頑疾幾近無藥可醫。偶得高人指點去了遼東,也是機緣使然,尋到了傳說中的奇人,是他治好了小侄的病,小侄在請教他偏方時無意得到了幾個治大病的偏方,其中就有這一張方子。這也是老夫人有這福緣,正好合用。”
“如海啊,你居然自己摸索出這樣的法子,真是奇才?。e說什么福緣不福緣,若非你今天在場,老太太怕是要危矣。還有那方子,若真是有奇效,能解除老太太的病痛,世伯簡直不知道要如何謝你才好啊!”
“世伯這是哪里的話,您將小侄當自家子侄看,答應替小侄張羅婚事,小侄感激不盡,一張方子罷了,哪里比得上世伯待小侄的情份。何況今天來的匆忙,小侄空著兩手就過來了,甚是汗顏。”
“胡說!你如何是空手而來,你那方子怕是千金都沒處尋,比這世上任何禮物都要好。”
說句實話,原本沈閣老一是受太上皇所托,二是看在兩家幾輩的交情上,應承下了此事,若說起初只不過有五分的真心,而此時已到了八分。
二人正說著,只聽書房外府醫的聲音,“林公子可還在否?”
門口小廝答道:“在呢,正與老爺在書房內交談?!?br />
“閣老,我尋林公子有事,可否請林公子出來一敘?”聽說云天明還未離開,府醫不管不顧地在書房外叫了起來。
沈閣老一聽就笑了,“看這急的,若是沒猜錯,定是為了你那急救法子而來?!?br />
便對門外道:“夏府醫,你進來便是?!?br />
聞言府醫推門而入,先給沈閣老行了一禮,道:“打擾了!”然后急忙對云天明道:“公子幸好未曾離開,不然我怕是要后悔死了,剛才忘記請教公子那急救法子了?!?br />
云天明和沈閣老一聽都笑了。沈閣老道:“如何?世伯沒說錯吧。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府中夏府醫,擅長大方脈,好脈息。你那法子屬于小方脈,他怕是不太精通,所以著急了。呵,夏府醫,老夫沒說錯吧?”
夏府醫忙拱手道:“閣老最是懂我。恕我冒昧,林公子這法子可還能治其他病癥的,若不是祖傳之秘,能否與我說上一二?”
“這有何不可傳?”云天明把剛才與沈閣老說的話又說一遍,只是經脈與穴位以及五臟的結合要點多說了一些。
夏府醫越聽越吃驚,“這些都是公子自己摸索出來的?”
“不是我自己摸索的,而是研讀《靈樞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等古書琢磨出來的,不過小道罷了,比不上你們這些真正的大夫?!?br />
小主,
“不不不,林公子你過謙了,你這一套穴位治病的醫理本府醫雖然只聽了個大概,但卻明白了內里的精髓。莫說是我,就是宮中那些擅長小方脈的御醫都不如你啊。”
這下輪到云天明吃驚了:怎么回事?莫非自己在后世看到的那些按摩、推拿、以及什么足底反射治療法此時都沒有?還是說古代只是個大概,沒有后世那般因為注重養生而推出好多中醫手法?
“夏府醫此言過了吧?宮中的御醫都不了解這些點壓穴位的法子?這怎么可能?”
“千真萬確。他們最擅長的是針灸,但針灸之法非常人便能學會,而公子剛才所言與針灸之法的認穴、點穴醫理相同,手法卻簡單太多了,如是普及開來,能救太多的人了。還望公子教我!”
說罷竟然要下跪,唬得云天明忙將夏府醫扶住,怪道:“夏府醫你不可行此大禮,學這個真的不難。你本就是大夫,識穴對你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