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當仁不讓
能做洪武朝的監軍,建文朝的監軍,永樂朝的監軍,就不能做我宣德朝的監軍?”
李青:-_-||
監軍這個詞兒……他都過敏了。
“我去也成,不過我要帶上一個人。”
“于謙?”
“嗯,這么好的鍍金機會,我想讓他沾沾光。”李青直言不諱,“他日我退休后,唯有他能頂替。”
朱瞻基撓了撓頭:“他有你說的那么牛?”
“至少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李青道。
“沒問題!”朱瞻基爽快答應。
李青想了想,又道:“這次親征,你還應該多帶些人。”
“比如……?”
“蹇義、夏原吉、胡濙、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黃淮。”李青嘆道:
“具體誰私通了漢王,我們也不知道,不過,他們對內書堂的排斥是明面上的,應做萬全準備;
以避免,我們出征在外,被人偷了家。”
朱瞻墉也是嫡子,同樣是張皇后所生,要是外臣聯合后宮來個另立天子,那可真就悲催了。
盡管這種可能性小的可憐,但不能完全排除。
多疑的朱瞻基深以為然:“還是青伯你考慮的周到,把這群家伙一起帶上,定可萬無一失,嗯……六部留一個李友直,內閣…讓翰林學士楊溥入閣,此二人暫理朝中事務。”
想了想,終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讓太后看著?”
李青不發表看法:“隨你。”
朱瞻基想了想,搖頭道:“后宮不得干政,還是算了。”
你可真夠多疑的……李青好笑點頭,“什么時候發兵?”
“明兒就走。”朱瞻基一刻也不想耽擱,“盡快將漢王扼殺,于國于民都有利,對內用兵不需什么糧草補給,你這去京營點兵,我去跟李友直、楊溥他們畫餅……咳咳,囑咐他們一下。”
“……”
……
李青回到家,已是傍晚時分。
這次親征帶的兵不算多,僅三萬五千精兵,打一個小小的樂安,絕對是殺雞用宰牛刀。
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
宣德朝的朝局,和建文朝根本不是一碼事,第一,藩王已經廢了,第二,朱瞻基控制得住軍隊。
甚至李青都覺得不用打,只要朝廷大軍一到,朱高煦除了投降,別無他法。
~
“先生,這是又要出門嗎?”婉靈問。
李青回過神,訝然道:“你怎么知道?”
憐香笑著接話:“先生每次出門,都是這副表情,其實也沒什么,先生不必過分在意我們。”
李青笑了笑:“這次和以往不同,最遲一個月,快的話二十天內就能回來。”
頓了頓,“最遲后年,先生就帶你們回金陵,到時候先生哪兒也不去了,就整日在家陪著你們。”
“真的?”
“當然,先生何時騙過你們?”
三女心花怒放,她們的時間不多了,人生最后一段路有先生陪在身邊,她們自然開心。
……
翌日。
早朝過后,朱瞻基換上一身戰甲來到校場,看著威風凜凜的數萬將士,意氣風發。
二叔啊二叔,你哪什么跟我斗?
靖難的戲碼,你真以為可以復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