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茅山九龍宗
當時我把這番話對鐘天志講了出來,他聽的眼神不斷變化,最后放下筷子,飯都不吃了,舉起雙手給我點贊。
我有點不好意思,我說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師父說的。
他說不管是誰說的,就憑這番話,當浮一大白!
我說你要喝酒的話,也得等我師父回來,他不發話,我可不敢喝……
我們兩個吃完了飯,放下碗筷,我又帶他去廟前的桃花林逛了逛。
此時已近4月,桃花逐漸綻放,就如同我夢中的仙境一般,徜徉其中,心情暢快,只覺神仙也不過如此。
但我心里卻始終不踏實,昨天夜里那些人被驚走,只怕不會善罷甘休,也不知道他們下一步還會有什么陰謀。
正在這時候,遠處忽然走來一個人,風塵仆仆,我抬眼望去,不由大喜過望。
我記得,師父說他今天晚點才能回來,沒想到這才不到中午,他就到家啦!
我趕忙迎了過去,拉著師父的手,一時間肚子里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開口。
而且心里也是一陣委屈,見到師父眼圈就紅了。
“師父……我……我又給你惹禍了……”
師父伸手捏了捏我的臉,笑著說:“沒事,惹禍就惹禍吧,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我一聽眼淚差點直接奔涌而出,哽咽道:“咱們的廟兵……讓我整沒一大半……”
師父還是不以為意,笑著說:“沒就沒吧,沒了師父再去抓。”
我抹著眼淚又說:“那兩個壞人來捉小白了,還在附近山里捉了不少妖靈,昨天夜里帶五猖兵來破廟,多虧了鐘天志……”
鐘天志這時也走了過來,給師父拱手施禮。
“李道長慈悲,鐘天志拜見。”
他彬彬有禮的樣子,師父也微露驚訝,點頭道:“原來是你,多謝你出手相助,咱們有話先回廟里說。”
于是,我們三個回到廟里,我給師父倒了水,然后才一五一十地把昨天夜里的事,包括那幾個人在湖邊施法斬龍,全都說了出來。
師父一開始聽的面色凝重,后來聽到我找來鐘騰青,把那幾個人一頓胖揍,樂的是捶胸頓足,臉上都開花了。
鐘天志也笑的不行,直夸我聰明,我苦笑著說,當時也是被逼無奈,實在沒法子了。
只不過,雖然當時趕走了那些人,卻也給廟里惹來禍端。
昨天夜里一戰,雖然我們獲勝了,廟兵卻損失大半,而且那些人心懷嫉恨,肯定還會來搗亂的。
師父捋了捋胡子,沉吟著說:“那些人處心積慮,為了蛟龍內丹,下了這么大的功夫,又行事陰險,藏頭藏尾,沒猜錯的話,他們應該是下茅那邊的人。”
我又不大明白了,納悶問道:“您說的下茅是什么意思,是茅山派嗎?”
師父說:“茅山派,說起來比較復雜,他們一般分為上茅和下茅,上茅指的是上清派,是由南天師道衍變、分化而來,開派祖師是魏華存。”
“下茅指的是下三茅,大多來源于北茅山,世面上流傳的所謂茅山術,主要是將民間流傳一些巫術納為己用,比較偏向法教,跟茅山上清派實際上并沒什么關系,因此被稱為下茅。”
“宋朝之時,茅山、龍虎山、閣皂山合稱江南道教三山符箓,一直延續至今。但實際上,茅山一直有108分支的說法,如今大多已經尋不到蹤跡,目前還有名字流傳的,大概還有十二分支,分別是陰山派、三鬼派、清幽門、九龍宗、仙陽門、云霄宗、靈宗派、大羅宗、閻明宗、金廣門、圣威宗、月明派。”
“另外,還有民間所傳的一些茅山法,比如大茅山派、觀音茅山教、茆閭二教、北傳茅山、南傳茅山、蘇州茅山、西天茅山、茅山真心教、茅山南陽六壬教,這些基本都是民間法教,跟茅山上清派更是沒有什么關系了。”
聽著師父如數家珍,我卻是聽的頭暈眼花,詫異問道:“師父,茅山派這么多分支,咱們也不知道那些人是哪里的啊。”
師父搖搖頭:“總之多半是下茅的人,而且我猜,很有可能是九龍宗。不過,這些分支門派大多也早已斷了傳承,我也不太能確定。”
鐘天志若有所思地說:“九龍宗,倒是有可能,那些人就是奔著蛟龍內丹而來的。”
我不由愕然:“偷蛟龍內丹的,就是九龍宗,是這個邏輯嗎?”
鐘天志笑了起來:“我就隨口一說,你也別信。”
師父說:“不管他們是哪派的,咱們都要提高警惕,尤其昨天夜里的事,他們吃了虧,后面說不定還會找機會報復。”
我擔心地說:“那咱們現在該咋辦,要不要提高一下防御,比如您再多抓幾百個廟兵?”
師父呵呵笑道:“你這孩子,我選的廟兵都是精英,有幾個就不錯了,哪來的幾百個。你不用擔心,總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做壞事的他們,我們問心無愧,怕什么?”
這說的一點沒錯,我稍稍放下心,又問師父:“對了,您不是說今天晚上才回來,咋這么早就到家了?”
師父嘆口氣:“別提了,昨天晚上我心神不寧,怕是廟里有事,就想著提前回來,結果被一個領導拉去談事,把我氣的半死。”
我忙問:“什么情況,跟你說啥了?”
師父說:“領導跟我說,準備給我在道協安排一個副會長的職位,而且比較清閑,不用管具體事務,有事露個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