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禍水東引!
當陳廉在知府衙門里美滋滋的泡澡時,后堂內,趙白、凌云霄和聞人瑕皆是神情古怪。
通過剛剛聞人瑕剛剛的轉述,他們得知了三個驚世駭俗的消息。
第一,陳廉的行動成功了!
他利用火靈石,將藏在山體里的石窟給炸了,也將叛軍那一萬的精銳主力統統埋葬了!
第二,在躲避追殺的途中,他得知剩余的叛軍在收攏人馬之后,準備撤退!
而新的領袖,就是黃天秀!
第三,陳廉在翻越山嶺即將跟龐靖忠他們匯合時,昊水的水位忽然暴漲,強大的洪流瞬息席卷而來,將他裹挾沖走!
然后,他一路漂浮輾轉,最后被沖回到了泰安城。
這,是一個正常人能整出來的事?
饒是三人見多識廣,也不由得瞠目結舌。
“等等,前面兩個事暫且不談,他都被洪水沖走了,居然還能被平安的送回到城門口?這運氣未免好得離譜了吧。”凌云霄著實凌亂了。
“回來的路上我也曾問過他這一路的經過,他說當時即將被洪水淹沒時,看見了一個飄來的樹干,于是就拼盡全力游過去抱住,然后隨波而流,居然回到了泰安城。”
聞人瑕的神態語氣也滿是古怪,最后感慨道:“的確是運氣很好,但這不是好事嘛。”
“這小子一向機緣深厚,否則他又怎么能從將死之人,一步步洗白身份,走到今日的位置呢。”趙白莞爾一笑。
這么說,倒也有理有據。
不是這份逆天的運氣,陳廉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
“總之,他立下這不世之功,基本化解了泰安城的危難。”趙白的態度明顯緩和輕松了許多:“過兩天京都的援軍到了,我們對泰王殿下,對朝廷都能有個良好的交代了。”
聞言,凌云霄卻忽然跟打了雞血似的,興沖沖道:“既然叛軍的那些頭目基本死傷殆盡,趁著群龍無首,我們應當立即率軍追擊,爭取一網打盡!”
趙白皺了一下眉頭。
聞人瑕則直接反對:“雖然叛軍精銳沒了,但仍有幾萬人,以我們手頭的兵力仍然沒有太大的勝算,而且現在城內受災嚴重,我們還得趕著救災。”
“這個機會千載難逢,錯過了就沒下次了。至于城中的災害,反正泰安城每年都要遭颶風破壞,百姓們也習以為常了,沒必要因小失大。”凌云霄就差直接說苦一苦百姓,撈戰功優先。
“趙白,本欽差之前就提醒過你,然而你總執著于功名利祿,這點上,陳廉的覺悟都比你好得多,起碼他能始終秉承保家衛國的意義就是以百姓當頭!”趙白嘆道。
凌云霄噎了一下,頓時訕訕得面紅耳赤。
“這場颶風,比起往年都嚴重得多,雖然為我們擊退叛軍帶來了東風,同時也給這方圓百里造成了嚴重的災難,必須得及時賑災,減小后續的危害。”趙白為接下來的決策拍板。
但凡經常遭遇颶風的百姓都知道,颶風帶來的危害,除了眼前,后續的才是最可怕的。
洪澇還只是“前戲”。
后續的百姓流離失所,糧食短缺以及瘟疫,每一件都足以引發天大的亂子!
在趙白的指示下,所有駐城的軍卒衛兵統統撤下警戒,投入到賑災安民的行動中。
陳廉也不顧剛洗得香噴噴的身子,吃完飯后,就陪著聞人瑕在城中四處疏通排水、救助百姓。
凌云霄也不敢怠慢。
畢竟兩日后京都的大軍就要抵達了,到時候若是讓那位“泰王”看到這副慘狀,哪怕御敵有功,也得遭到斥責。
只是城中的情況實在太糟了,即便他們都忙得焦頭爛額了,情況也沒太多的改善。
“這樣下去不行,漫水嚴重,整個泰安城都幾乎癱瘓了,后續的賑災事宜都沒法進行下去。”
城樓上,凌云霄拖著濕透的袍服,坐在炭盆旁烘烤,臉色怏怏的。
隨即,他抬起頭看著對面的馬知府:“往年都是如何應對的?”
“按照往年的經驗,都只能慢慢等水退去。”馬知府嘆道:“無非是等昊水的水位恢復正常了,再打開南城門排水,只是今年洪澇比往年嚴重得多,不知道要等多久。”
“百姓可以等,我們可以等,但京都派來的那位親王殿下等不及了,必須想辦法在兩日內排空城內的積水!”
凌云霄氣急敗壞之下,說出了唯利是圖的心聲。
他壓根不在意百姓的生死存亡,在乎的只有朝廷對他的看法。
幸好此刻就他和馬知府,若是再給趙白聽見了,免不了又要遭到訓斥。
隨即,他站起身走到欄桿前,俯瞰著泰安城的洪澇景象,若有所思了一會,他的視線逐漸轉向城外,觀察著周圍的地貌。
忽然,他注意到了城東的那片農田,看了一會后,沉吟道:“那里沒被洪水影響到,而且地勢也比城中低矮,要不……”
馬知府湊過去探頭一看,當即打了個寒顫,失聲道:“大人您該不會是想將城中積水引向農田吧?”
小主,
泰安城東面是農莊田地的聚集區,地形來說,是僅次于城南的低洼地帶,而且由于毗鄰昊水,也有利于灌溉,堪稱是整個泰安府最大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