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望聞問切
“本王早已聽聞了禾云記的名聲,還有御茶禾香茶也采摘完畢,準備運送上京。”
孫英姿看著盛明舟微笑道:“聽陳欽使說,那日他進城找你買糧,你還想托他送一些禾香茶來給本王品嘗對吧?”
盛明舟點頭確認。
同時,他不著痕跡的掃視了一眼陳廉三人。
相比韓德耀的忐忑驚慌,他知道陳廉的真實身份后,始終神情如常。
“那索性本王就進城坐坐,替圣上先試喝一口禾香茶吧。”孫英姿提議道。
這個要求,沒人敢拒絕。
“可禾香茶主要都已經存箱放置在泰安山上的倉庫了,城內,只有小民的府宅里留有一些。”盛明舟說道。
“那就去你的府宅坐坐,你這主人家可愿意招待?”孫英姿笑問道。
“殿下駕臨,榮幸之至。”
盛明舟毫不猶豫道。
見狀,官員們也只能順應孫英姿的行程,延請一行人乘車馬入城。
不過在孫英姿的要求下,只留了行省三司的負責官員和知府韓德耀,其他官吏統統原地散去。
同時,盛明舟也叫了人,帶著龐靖忠和姜世生去漕運倉清點糧食。
“盛二爺,希望你不會讓殿下和我們失望。”陳廉策馬經過的時候,笑著說道。
盛明舟抬頭看著他,作揖苦笑道:“陳欽使,為了滿足您和殿下的要求,小民必定赴湯蹈火。”
“那行,本官就拭目以待了。”
陳廉笑得意味深長。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城。
七彎八拐之后,抵達了盛家的府宅。
這宅子倒沒宏偉壯觀,顯得中規中矩,還有些陳舊。
“你們盛家財源廣進,怎么宅子也不翻新改造一下。”
孫英姿進府的時候,順口問了一句。
“這是我們盛家的祖訓要求的。”盛明舟笑道:“讓子子孫孫們要勤儉節約,不得鋪張浪費。”
當他們越過府門,就看見了一個石材所制的屏風。
屏風上鐫刻著兩行字: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這也是你們盛家的祖訓?”孫英姿品味著這兩段話,微微頷首。
“這個是太祖皇帝當年去泰安府祭祖時,路過此地,召見我們祖先時,留下的恩典教誨。”盛明舟回道。
“你們祖先就和我大秦的太祖皇帝認識了?”孫英姿好奇道。
“正是。”盛明舟講述道:“據說當年太祖皇帝尚未發跡時,曾云游到此,我盛家祖先當時是耕地的農戶,贈了太祖皇帝一碗米飯。”
周圍人聽到這一段,面色頗有些古怪。
盛明舟說太祖皇帝尚未發跡時云游到此,那是純純的美化。
真實情況是,太祖皇帝當年還是一個落魄窮苦的小和尚,跑來云州府乞討,差點餓死街頭的時候遇到了盛家的祖宗,被贈予了一碗飯。
后面,太祖皇帝從軍起事,一番奮斗血拼直到一統天下,然后回泰安府祭祖時,路過云州府,惦記當年的這一飯之恩,于是就召見了盛家的人。
當世贈飯的那位盛家祖宗已經死了,太祖皇帝念舊,就賞賜了田地錢財,還留下了這段題詞的墨寶。
盛家就是靠此機緣,從此飛黃騰達,成了東海行省的第一糧商。
只是千年之后,盛家隨著腐朽的大秦王朝也家道中落了。
幸好,出了一個盛明舟,培育出了禾香茶,據說后面就是靠著太祖皇帝的墨寶,他得以見到了當今皇帝,從而爭取讓禾香茶成為了御茶,領著盛家再次由衰轉盛。
“這么說來,你們盛家與我們皇家,從千年前就結下了淵源。”孫英姿感慨道。
“不敢高攀,盛家有此輝煌,全仰仗大秦皇室的恩德庇佑。”盛明舟謙遜道。
寒暄了幾句,孫英姿就移步到了廳堂。
不多時,盛明舟就親自泡了一壺禾香茶捧了上來。
一時間,茶香四溢、芬芳滿堂。
“的確是極好的茶,沁人心脾。”孫英姿嘗了一口,贊賞道:“陳欽使,你也嘗嘗。”
于是,盛明舟很及時的將第二杯禾香茶捧到了陳廉的面前:“請陳欽使指教。”
陳廉接過茶杯,沒急著喝,而是若有所思狀的摩挲著杯身。
“都說喝茶,得先觀察聞味,我這么做沒錯吧,盛二爺。”
“當不起盛二爺的稱呼,陳欽使直接叫我名字即可。”
盛明舟苦笑道:“不過陳欽使說得倒也沒錯,喝茶的過程就是望聞問切。”
孫英姿笑問道:“那現在觀察完了,聞也聞夠了,那該如何問和切呢?”
“望聞問切是醫學的說法,放在喝茶上也適用。”盛明舟講解道:“望,就是觀察茶湯的顏色。聞,就是聞茶香。問,那自然是詢問這些茶葉的培育過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