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9、后涼使團
桑妃到了北疆日子雖比不上棲霞宮的奢華,卻比云浮宮強得多。這里每日都有兒子的親切問候,每日都有專人侍候左右。這里看不到徐皇后的耀武揚威,也看不到齊野的蒙昧無知。很長一段時間北疆與宮庭相安無事,所以,桑妃覺得很快樂。
這一日,靜寂如常的宛城南門外來了一列長隊,這列長隊大約有二十多輛車。每輛車上都裝滿了物資。有的是箱裝,有的蓋著巨大的苫布。
在城門口,這個馬隊受到守城衛士的阻攔。
“何人,去何處?”
“我們是后涼的使團,給高將軍送禮來了。”
守城衛士不敢怠慢,但也不敢輕易相信,他們之中有一人去了齊豐的府衙請命去了。
長長的隊伍只好在城下等待。
沒過多久,守城衛士接到齊豐的命令:進城。
長長的車隊陸陸續續地進了宛城,很快他們就到了齊豐所在的府衙。齊豐沒出郡衙迎接,坐在郡衙大廳的正位上等待后涼的使者。齊豐雖沒有聰敏過人的頭腦,也深知這個后涼使團是因他“清君側”而來。
呼延況兩次攻打后齊未果,這不免挫傷了他的銳氣,他多多少少有些氣餒。他千思萬變的頭腦,絞盡了腦汁:既然正面攻不破你的城池,就從側面攻打你的堡壘。
“后涼使臣呼延宏拜見齊將軍!”
名叫呼延宏的后涼使臣是呼延況的堂弟,他用宏亮的嗓音報出家門,然后跪地叩首。
“貴國使臣請起!”
呼延宏被安排在齊豐的左邊,齊豐的右邊是他的下屬。
“貴使從未來過彭城,今來宛城有何用意?”
未等呼延宏談及出使之意,齊豐主動問話。
“在下受后涼皇帝的旨令來北疆慰問齊將軍,順便帶來天下名貴物品送與齊將軍,以此表達后涼人的友好。”
與后夏爭斗了二十多年的后涼一直處在下風,只是擅斗的后涼人從不屈服不斷地挑起戰爭。如今,后涼這般的恭維讓人覺得后涼使團不懷好意齊豐特別的警惕:“難為后涼皇帝的一片好意,我齊豐雖在小小的宛城,卻從未感到物資的匱乏,生活的落魄。后涼皇帝統領千萬民眾,這幾年雖物產豐富、生活悠優,米爛陳倉,但留一些物阜以備不實之虛也是應該的。不知后涼皇帝為何還惦記著區區北疆?”
“我后涼皇帝深念齊將軍為天下人請命的義舉,時時贊嘆不已。他感嘆齊將軍清風亮節,大義凜然,對齊將軍心生憐憫愛惜之意。為表深切的關愛與友好,特派使團送高貴的禮品與齊將軍。以此鼓勵齊將軍朗朗正氣。”
呼延宏不愧是后涼著名的雄辯家,他巧舌如簧,說出話來有聲有色,娓娓動聽。
“我‘清君側’是強我后夏與你皇有何關?”
齊豐明白呼延宏何故出訪北疆,所以,他有意戳破他們的用意。
“齊將軍有所不知,后涼皇帝以天下百姓為根本,以保護蒼生為已任,對你的正義之舉雙手支持。無論何人大行不義,他都會斥之以鼻,怒目而視。這是他的風骨所在,也是他憂國憂民的氣質使然。”
呼延宏的這番盛贊,齊豐成了正義的化身。他報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他的“清君側”是行天下之大理。
果然,齊豐無話可說。呼延況將你捧上了天,你還要與呼延況對著干嗎?
場面陷入冷場氣份有些窒息。
過不多久,李蒙打破了這種尷尬,他挺言道:“既然后涼皇帝這么看重北疆的齊將軍,那么齊將軍有事相求,后涼皇帝會應允嗎?”
“后涼皇帝愿幫齊將軍,答應齊將軍的一切請求。”
表面看起來呼延宏好像得到皇帝的授權,大包大攬將一切都答應下來。
“既然貴國使臣這樣說了,我們也就不會辜負貴國使臣的一片好意,齊將軍最大的愿望就是后夏與后涼友好往來,不要再發動任何戰爭,讓兩國的老百姓安居樂業。不知貴國使臣能否簽下如此協議?”
“可以啊,有何不可?我們后涼也需要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啊!”
“那好吧!禮品事小,和好事大。現在我們就做這件事——簽署和約。”齊豐讓呼延宏與后夏簽署和約。
“嗯……”呼延宏遲疑了,他沒有馬上回答,因為事前他沒有想到齊豐他們會出此建議,他不知道簽好還是不簽好。簽了,暫時哄騙了齊豐,但不知后果如何。不簽,一定會看出他們此次出使的真實用心。
“此事得稟報我后涼皇帝,然后才能實行此事。”
聽到呼延宏的話齊豐這邊的人頓時哈哈大笑:
“貴使不是自食其言嗎?”
畢竟是雄辯家,呼延宏馬上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諸位,聽本使明言,簽約一事,不稟報后涼皇帝不是不可,本使出使北疆是有特權的,但本使為何沒那么做,是因本使本著尊者為大的原則。”
“如此說來,貴使改變方略了嗎?”李蒙咄咄逼人,句句緊跟,“我們悉聽貴使之便。”
“先將禮品送到堂上,然后再行簽約之事。”
“不可,”李蒙搖了搖頭,“先簽了約再說。”
“本使剛才說過要與后涼皇帝商議,實則是因齊將軍沒有得到后夏皇帝的特許,齊將軍不能代表后夏,所以,我拒簽。”
“不是說齊將軍所有的請求都能相助嗎?為何此事就不能相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