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貴林米粉
焯好水的牛骨撈出洗凈,放入大煮鍋中加水開始煮。
趁著這段時間,蘇陽把所有的香料以及中藥材清洗干凈,另起鍋燒油按批次下入,炒干炒香后,大煮鍋的水也燒開了。
將香料及中藥材一起倒入煮鍋,保持微微沸騰的狀態(tài)開始慢熬。
貴林米粉最關鍵的除了鹵水外,就是米粉本身了。
菜市場有賣包裝好的濕米粉,但那種米粉為了保質期延長,會額外使用一些保鮮劑。
雖然大部分人吃不出區(qū)別,但只要是吃過貴林米粉的人,吃上一口包裝濕米粉就會發(fā)現(xiàn)端倪。
于是蘇陽打算自己來做米粉。
先前在菜市時,蘇陽已經提前買好了用新米研磨好的大米粉。
他拿出不銹鋼盆,將大米粉按照一定比例的水揉成米粉團,用一根木棍不斷舀打,以此增加其彈性。
令起鍋燒水,將米粉團煮至半熟后,繼續(xù)使用木棍進行舀打。
“系統(tǒng),來個榨米粉的工具。”蘇陽毫不客氣地說道。
不出他所料,只要是關于任務相關的工具,系統(tǒng)毫不吝嗇。
一個傳統(tǒng)榨米粉模器出現(xiàn)在了眼前,蘇陽控制著火力大小,讓鍋中的水保持未開狀態(tài),開始將榨好的米粉放入鍋中。
他計算著時間,待米粉剛剛煮熟后,以最快的速度將泡進冷水里面,這一步同樣也是讓米粉Q彈的關鍵。
重復以上不揍,直至米粉裝滿五個不銹鋼盆,今晚要賣的量才總算充足。
蘇陽挑起一根米粉,用手指捏住一段,開始甩了起來。
當他把這根米粉轉到第十一圈時,米粉斷成了兩截。
蘇陽對此,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貴林米粉,轉三圈以下發(fā)生斷裂,則為劣。
能夠轉到五圈以上則合格,八圈以上則為優(yōu)。
但這并不是說轉的圈數(shù)越多越好,轉的越久,則說明越韌,口感也就沒那么好了。
像蘇陽這樣轉到十圈,剛好是最完美的口感。
接下來,開始制作貴林米粉的肉菜。
傳統(tǒng)的貴林米粉,鹵牛肉跟鍋燒必不可少。
鍋燒在貴林之外的地方大多被叫做脆皮,是用豬肉通過油炸后制成。
蘇陽特意買了許多新鮮的豬刀口肉,正宗的鍋燒,只能用刀口肉來制作。
刀口肉也叫槽頭肉,淋巴結比較多,這部分的肉有人嫌棄有人愛。
嫌棄是因為處理起來麻煩,但其獨特的口感,卻也十分令人著迷。
而用刀口肉炸制而成的鍋燒,肥肉不膩,豬皮酥脆,瘦肉部分松散且嫩,一口下去滿是肉香。
蘇陽仔細地把所有淋巴結剃掉后,另起一鍋放入十余種香料跟水,并把處理好的刀口肉跟牛肉一同放入。
焯好水后,撈出洗凈,刀口肉表面擦干水分,用鑷子把豬毛拔干凈后在表面扎上小洞。
扎孔是為了讓鍋燒更容易炸透,同時也能讓豬皮表面呈現(xiàn)開花氣泡狀,炸出脆皮。
最后在豬皮表面抹上白醋后,開始下鍋油炸。
總共需要炸兩遍,第一遍冷油炸,第二遍則是需要等稍微冷卻后再高溫復炸。
在炸鍋燒的同時,鹵水也開始逐漸蔓延出獨特的鹵香味。
用于熬制鹵水的60多種鹵料中,就包含了甘草等中藥材以此增加回甘,所以不需要再做過多的調味。
蘇陽倒入食鹽、以及六塊搗碎的豆腐乳以及羅漢果,攪拌均勻后又把之前焯過水的牛肉扔進去鹵。
幾個小時過去。
蘇陽最后再把鹵好的牛肉炸了一下激發(fā)香味后,把所有準備好的東西搬到了電動三輪,開車前往爽嗨嗨KTV。
趕到爽嗨嗨KTV樓下時,正好是凌晨1點。
許多唱完歌,喝完酒的人已經開始陸續(xù)從KTV走了出來,其中不乏一些大學生。
畢竟是周末,許多大學生覺得待在學校無聊,便會約出來玩耍。
雖說他們已經屬于晚歸了,但江北大學查寢也不是很嚴,這些大學生便打算等天亮了再回去,接下來的時間就吃吃夜宵上上網。
KTV旁邊就有一個網吧,并且還有許多小吃攤專門來這做夜宵生意。
像炸串攤、煎餅果子攤、炒面炒粉攤等等……
旁邊還有幾輛出租車停在路邊,希望能夠攬到一些生意。
三個剛唱完歌的男大學生勾肩搭背的走到一排小吃攤前,打算買些吃的帶去網吧包夜。
“你們吃什么?”
“不知道啊,你們吃啥我吃啥。”
“炸串味道不怎么好吃,煎餅果子也有點吃膩了,餃子攤都是用的速凍餃子,難吃得很,咦…那邊好像有個新的攤子,去看看。”
“走,換換口味。”
三人對蘇陽的米粉攤起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