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四 朝圣之路
天柱山上,青帝自然感應到了這股凝實的信仰之線,他帶了部分神裔羽人來到東極洲,即黃金羽人,白銀羽人,青銅羽人。
但普通的血肉羽人,他沒有帶走,拯救,如今有個羽人少年,躲過劫難,一步一叩首,向他朝圣,身體因為九洲規則,漸漸開始異化,幾乎開始化作玉石羽人。
青帝嘆氣,他并不想再見這些羽人,或許是因為愧疚,或許是因為無法給出的答案。
于是他開始施展大法力,派出了風雨雷電,派出了火,瘟疫,刀兵,用來阻撓他的朝圣,甚至有魔頭化出。
風雨先至,電閃雷鳴,好幾道劈到了青桑身旁,似乎在恐嚇。
青桑只是閉著眼睛,默默念誦青帝佑生咒,任由風吹雨打,雷聲就在耳邊,但閃電就是劈不到身上。
風中帶來嘆息,雨中流下悲憫。
隨即便是一個大晴天,酷暑的太陽,如同那大金盤,懸在頂空,烈日曬不焦草木,卻將青桑曬得出油,翅膀上的羽毛如同蠟沾的一樣,開始融化掉落。
路過的麻雀將羽毛銜起,插在自己的尾巴上,隨即聚集成橋,為其遮擋陰涼。
路邊出現茶水攤,乃是河中的水鬼,為其倒一杯茶。
一冷一熱,很快青桑就生病了,瘟疫神化作了蟾蜍,在夜里爬滿了大地,沾到了他的腳背,青桑開始發熱,腿腳酸軟,神志不清。
但很快便有一只青鸞兒從海上飛來,銜著一枚艾草,艾草落在了青桑的眉心,出現了一股去病的神力,如此青鸞兒才飛去,發出清脆的笑聲,笑聲一震,百里送瘟神。
“這是云雀兒變成的青耕鳥,再由青耕鳥兒化作的青鸞兒。”當地的城隍注目:“那位太子發跡前似乎就是坐著一只云雀兒,后來九嬰催火,云雀兒沾羽濕毛,欲滅大火,沖入火海,涅槃作了青鸞之鳥。”
那位青帝感應到自己的手段一一被化解,內里一股著命運玄奇,因勢利導的味道,暗暗道:這位太子怎么對這么一個羽人這么多關注?
而黃天其實是因為第一個造物學習對象就是羽人,再加上青桑踏入九洲,是代表著太微文明,和諧融入九洲的過程,有特殊意義,最后則是和青帝達成共識,結盟。
青桑的朝圣路依舊艱難,但又沒有那么艱難,在蓬萊島為期三個月的試運營結束之前,青桑到了天柱山腳下,畢竟東海離著天柱山其實也并不算很遠,青桑也不是凡人,諸劫之下,還是平安到達。
叩拜在天柱山腳,見到了青帝的廟宇神像,他誠心誠意的叩拜,并祈禱,詢問偉大的青帝陛下,為什么放棄了羽人部族。
沒有回答,只有一道青光落下,青桑被轉化成了神裔,周身出現朦朧的玉光,和黃金羽人王者,白銀羽人祭司,乃至青銅羽人戰士不同,他轉化成了溫潤的玉石羽人,像是一件精美的雕刻物,身上展現著不一樣的造化之力。
隨即便沒了,沒有回答,沒有回答。
青桑只覺得胸口憋悶,啊的一聲叫了出來,氣蕩山谷。
隨后便在山腳下結廬而居,開始悟道。
亦無人接近,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