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送書
闌尾炎手術(shù)是個小手術(shù),即使條件艱苦,白護士也不熟練,何雨柱也僅僅用了半個小時就做完了!
手術(shù)進行的十分順利,闌尾膿腫已經(jīng)到了后期了,再耽誤一段時間孩子就真的危險了!
縫皮、粘紗布又給孩子掛上了消炎藥,這些都得何雨柱親自來,白玲畢竟不是專業(yè)護士,她能做的有限。
做完這些何雨柱這才走出了臨時手術(shù)室,對門外的老羅說道:“老羅,派人通知錢家人過來照看孩子!對了,如果魚湯好了就給孩子端一碗魚湯過來,小心點不要有魚刺!”
“呃,好,那跟人家怎么說啊?”
“就說……,就實話實說吧,孩子有生命危險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對了一定要跟家屬說不要手術(shù)費不要診費,什么費用都不要!要是孩子家長還有意見就讓他們來找我,大不了賠錢唄!”
“胡說,我們的群眾怎么會好賴不分呢?而且你這個做事的方式也有待商榷!算了,我親自去跟家長解釋!”
何雨柱也為自己的孟浪感到不好意思,不過事急從權(quán),救命大于一切!
主要是他錢多,不怕人訛錢!
錢家四個大人來到院里,看了看何雨柱,就進屋了,神情都有些復雜。
錢老漢的兒子,這時候也不蔫了,他來到何雨柱,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你,何大夫!咱不怨你!”
瞬間,何雨柱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嗯,孩子剛做完手術(shù),需要營養(yǎng),食堂今天有魚湯,他要是餓了你就跟我說,我讓人給他盛一碗喝。另外我這有一些營養(yǎng)品,你們一會帶回去。”
何雨柱他們來的時候開著卡車,所以何雨柱帶了兩桶汽油和幾個大木箱子過來,箱子里邊有藥品,有食品,有電臺,有成套的嶄新手術(shù)器械。
還有一盞無影燈和一臺汽油發(fā)電機,剛才手術(shù)時都用上了!
所以給孩子送一些有營養(yǎng)的食品是沒有問題的,何雨柱只需要借著木箱的掩護就可以了。
“不,不行,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您不收手術(shù)費和診費已經(jīng)是仁至義盡了,我們不能得寸進尺!”
何雨柱擺擺手,“一點吃食不礙事,我聽你說話頭頭是道,你讀過書?”
“我……”
沒等孩子父親回答,就聽到臨時手術(shù)室里一個響亮中年女人的聲音響起。
“孫子,奶的大孫子,你醒了,還疼不疼啊?”
孩子父親也顧不得回答何雨柱,趕緊進了屋子。
這時站在旁邊的老羅戲謔道:“人家張口就是倆成語,你猜他認識不認識‘教員選集’這四個字?”
“呃~應該~應該認識吧。”
何雨柱臉紅的跟煮熟的螃蟹一樣,燙的也跟煮熟的螃蟹一樣!
這算不算是枉做小人呢?
“你也不用后悔,他們家年輕人說話不算,還不如他媳婦呢!你那樣做是有必要的!不過……”
“不過什么?”
“不過你那本《教員選集》可能要不回來了,錢老漢和他媳婦都認為是‘神書’發(fā)揮了作用,小錢也說他想讀那本書。”
“哈哈哈……《教員選集》是需要拜讀的,他想讀說明他有眼光,我把全套都送他!”
何雨柱這套《教員選集》是最早的版本,是1944年由晉察冀日報社出版的版本,一套四本。
這個版本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晉察冀中央局組織編輯的,收錄了教員從1926年到1943年間的重要著作。
這套并不是李教授送他的那一套,而是他從暗網(wǎng)上買的,經(jīng)常拿出來翻看,所以給了也就給了。
“你倒是大方,說給就給,我都還沒有,要不……”
“等以后我買來送你一套,這都是小事兒!”
這時候食堂老王顛兒顛兒地跑了過來,“報告首長,魚湯好,按照您的指示,燒了兩大鍋。”
“好,先給里邊的小病人盛一碗過來,然后鄉(xiāng)親們分一分,我們自己先不著急。”
“是,首長!”
“唉,小何……”
此時,何雨柱才想起來,用發(fā)電機打魚豈不是……
呃,好像汽油發(fā)電機輸出的電壓和電流不穩(wěn)定,直接用于電魚可能會電到自己,那玩意可能致命。
不過可以改裝一下,肯定帶勁兒!
思想開小差了,連老羅說的什么都沒聽清!
“老羅,我覺得咱們應該想辦法,給同志們補充補充營養(yǎng),光有魚吃還不行,我們得想辦法搞點肉食。”
老羅聽了差點氣笑了!
“還搞魚?你還要搞肉食?我的小何同志啊,你以為不讓進山打獵是我下的命令啊?那可是上級的命令!”
“原來如此,上級的命令是不能違抗的,要不我回一趟北平買點肉……肉,等等,農(nóng)村也有啊,我們找老鄉(xiāng)買頭豬吧!”
“嗨!我也想買,但是經(jīng)費就那么多,我得算計著花!今兒要是咱買頭豬回來,過兩天咱們就得喝西北風!老話講嘞,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在集體中也是適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