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愿為何廠長效犬馬之勞!
還沒過去五分鐘時間,劉海中就來請了。
他準備的菜,大部分都是高價從外邊買的成品菜,醬肘子、烤鴨、豬頭肉這些。
何雨柱沒讓他等,拿著茅臺酒就出了門。
“來了,劉師傅,我正要過去呢,你怎么還親自來請?”
劉海中貌似憨厚地笑著說道:“我琢磨著,這么晚了老何應該也餓了,咱們叫上他一塊兒吃點,聊聊天?”
“好啊,我估計他也該餓了。”
何雨柱巴不得多個人呢,有何大清在到時候不至于冷場,說話時也不怕尬聊了!
請何大清是劉光齊出的主意,他們家和何雨柱并不熟,叫上何大清就能讓氣氛熱鬧起來,不至于尷尬。
而且,何雨柱和何大清雖然不是親父子,但是關系也比普通的姨父與外甥的關系好,親密的很!
有什么話當著何大清的面說絕對沒問題,還可能收到助力呢!
劉海中覺得有道理,但是他還是想跟何雨柱先說一聲,然后再去請何大清。
果然,何雨柱對于請何大清沒有絲毫反感,反而有些高興。
見何雨柱不反對,劉海中屁顛屁顛的轉到正房門口,“老何,走,到家喝酒去。”
說到酒,劉海中才注意到,何雨柱好像拿了一瓶酒,好像是茅臺。
進門時,他回頭嘿嘿笑了一聲,眼角余光看了一眼何雨柱的右手。
果然是茅臺!
看來何廠長很看中我呀,連茅臺酒都舍得拿出來!
它不是貴賤的問題,而是一般人根本買不到!
1952年第一屆評酒會上,茅臺被評為“四大名酒”之首,此后多次評酒會均名列前茅。
1975年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在全國會議上正式稱茅臺為“國酒”,成為早期官方背書。
此時,茅臺酒雖然沒有“國酒”的稱號,但是市面上很少見了!
而1969年茅臺酒總產量僅有315.9噸,遠低于正常年份水平。
茅臺酒主要供應政府、軍隊及外事接待等特殊渠道,市場流通極少。
又由于物資短缺、經濟困難,普通民眾難以購買,銷售量不足產量的10%。
也不怪劉海中產生何雨柱很看重他的錯覺!
何大清本來就要休息了,即使是劉海中和何雨柱來請,他也不想折騰了。
就出了里間屋,想當面拒絕一下,可是當他看到何雨柱拿的茅臺酒時,他就改變了主意,喝兩口在休息好像也不錯 !
“老劉啊,你讓光福光天來叫一下就行了,咋還親自過來了呢?”
“嗨!光天住工廠宿舍,光福去他師父家幫忙還沒回來呢,老大雖然在家,但是我親自來不是顯得心誠嗎!”
“你呀,你呀!好吧,我這還有一瓶汾酒,我拿上咱們就走?!?br />
一聽說何大清也要帶酒,劉海中趕緊拒絕,“不用,不用,家里備著好幾瓶呢,都是存了三年以上的好酒。再說了,何廠長拿了一瓶茅臺,我剛才沒看見,看見了我也不能讓他拿酒,都說了是我請客嗎!”
“好,那就走吧,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何大清也就是那么一說,他知道自己是陪客,按規矩啥都不用拿。
來到劉家,何家爺倆劉家爺倆分賓主落座,劉海中媳婦伺候完局就回里屋了。
這時候很多老百姓家里還有女人孩子不上桌的習俗,一來是封建思想的殘余作祟。二來是物資匱乏所造成的。
你想啊,你請人家來做客,本來飯菜本來就不夠豐富,孩子要是不懂事兒,搶著吃,你說大人管是不管?
不管吧,它不像話,管了的話孩子一哭一鬧,客人還有心情吃飯喝酒嗎?
所以何雨柱請了兩次,劉海中媳婦也沒留下。
劉光齊也是陪客,他是劉家驕傲,中專畢業,工作之后就是干部身份,而且,這一世劉海中受到何家和許家的影響,沒有原劇中的家庭暴力。
劉海中雖然嚴厲,但那也是拿兩個兒子當軍人培養。
劉光天和劉光福雖然當了兵,但是沒能提干,轉業之后劉光天去了軋鋼廠上班,劉光福則是在機修廠上班,哥倆境遇比原劇中好的多。
劉光齊也沒去當上門女婿,雖然住的離老丈人家近一些,但是還是經常回家看看的。
這也是何雨柱準備使用劉海中的主要原因,沒那么暴力,也沒形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吹牛也吹的差不多了,劉海中鼓足勇氣,話入正題。
“那個,何廠長,我老劉可是真心想為軋鋼廠做點實事兒,培訓班的通知一出,我就帶著徒弟們一起去報名了。報名表上我是第一個,我的徒弟們也都積極踴躍的很!”
“可是,可是最后確定的培訓名單上竟然沒有我的名字啊!”
何雨柱心想,說了半天,你總算是說到點子上了。你早說呀,說了不早就讓你高興了?
“劉師傅,你呀還是有點沉不住氣,實話跟你說吧,即使你不找我,明天到了廠里我也是要找你談話地?!?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