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根據地發展震驚軍統特務余則成:理想國度?
余則成,目前的身份是軍統特務外勤人員。
準確的來說,此時軍統還沒有成立,是復興社特務處的一名特務外勤人員。
因為1938年軍統才成立的。
此時余則成在吃面。
旁邊的人的對話是吸引了余則成的興趣。
紅軍獨立團在太行山建立了根據地?
“我聽說紅軍獨立團的太行山根據地十分的繁華熱鬧呢,最重要的是土地改革,老百姓都有田地!”
“是啊,而且這支部隊還是抗日部隊,多次打擊了漢奸部隊!”
“我都打算去太行山根據地看看!”
“紅軍獨立團的口碑不錯,這是一支為國為民的部隊!”
……
如此的對話頓時是吸引了余則成的注意。
作為軍統特務,余則成并沒有機會接觸我軍的根據地,現在聽聞太行山根據地如此好的口碑,頓時是來興趣了。
因為他的回程也是經過太行山根據地的,于是決定去看看。
“老板!結賬!”余則成放下了錢,起身離開了!
現在的余則成雖然是復興社特務處的特務。
但是他有著自己的思想。
而且作為特務的余則成也有著自己的敏銳性,感覺去一趟根據地或許是可以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情報信息。
就在余則成離開的時候,并沒有留意到在不遠處的一個餐桌吃飯的年輕男子……他是潛伏的地下黨特務,名字叫徐天。
此時的徐天年紀是25歲。
年紀不大,但是也是資深的潛伏地下黨特務。
徐天這一次的目的是陜西根據地總部。
但是剛才旁邊那桌子的對話也是吸引了徐天的注意力。
“獨立團?”徐天臉色帶著疑惑:“我軍還在太行山建立了根據地?”
獨立團是蘇華收攏了紅軍散兵游勇組成的部隊,因此在紅軍內部是沒有番號的。
作為一個資深的地下黨成員,徐天知道我軍的番號命名規則,一般不會命名獨立團如此的番號。
在加上他也沒聽過獨立團這支部隊,于是決定去探個究竟,順便把太行山根據地的情況向陜北總部匯報一下!
想到這里,徐天放下了面錢,也是準備去一趟太行山根據地。
次日。
6月21日。
余則成是率先的來到了太行山根據地。
此時,整個太行山根據地的范圍是十分廣。
主要的核心區域就是平順縣、萬行鎮以及團部所在的辛莊村,另外就是包括四周的鄉村村莊等等。
從太行山根據地的外圍開始,就由獨立團下轄的民兵進行設置關卡。
不過一般不會隨便的搜查出入根據地的人員。
只有發現可疑人員才會進行搜查。
余則成自然是十分順利的進入到太行山根據地的范圍。
一路上,余則成是聽到了不少的百姓議論著蘇華和獨立團。
對于蘇華和獨立團的評價,那都是口碑相當好,為國為民的好部隊。
在根據地范圍內,蘇華和獨立團是進行了土地改革,鼓勵自由貿易以及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等等利民的好政策。
同時在于超的牽線和推薦下,不少的輕工業企業,如紡織廠、造紙廠、榨油廠、米廠等等企業在根據地落戶發展……這些企業解決了根據地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做到自給自足!
這些企業也是解決了不少的就業問題,讓根據地的老百姓手里有錢。
除此之外,隨著根據地的人口越來越多,蘇華還主導了大生產運動,獨立團組織戰士和老百姓共同開展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例如開荒種地,提高種植技術增產等等!
總之,現在整個太行山根據地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越靠近辛莊村這個核心區,余則成就十分的有所感覺感受。
很快。
在進入到辛莊村這個根據地核心地區的時候,在許多的關隘要地都是建起了陣地防線,目的自然是為了抵御敵軍的圍剿等等。
同時在主要的出入口也是設置了關卡。
負責關卡的人不再是民兵,而是獨立團的正規軍戰士。
這些正規軍戰士所使用的武器讓余則成有些疑惑,因為從來沒有見過。
之前民兵所使用的是漢陽造步槍。
但是獨立團戰士的步槍卻讓余則成好奇:這是什么步槍?
不過余則成很快釋然了,覺得這可能是紅軍制造的土槍。
整個民國的軍工業是十分差,因此各種仿制的武器都會出現。
紅軍出現土槍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