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根據地發展震驚旅長!
此時,三八六旅還沒有完全進入到根據地的核心地帶,但是隸屬于太行山根據地的村莊、城鎮都是發展得十分不錯。
十分的熱鬧繁華。
基本上只要納入了太行山根據地的范圍,相關的土改、政策都會推行下去,大大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蘇華看著熙熙攘攘熱鬧的人群以及街道:“自從小鬼子發動全面侵略之后,許多流亡的老百姓、難民都涌入到了太行山根據地,所以整個根據地的人口就多了起來!”
“目前還有很多難民沒有辦法妥善處理......不過這不是什么大問題!”
旅長點了點頭:“根據地能夠發展到如此的規模,管理得如此到位,這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整個太行上山根據地的規模擴張了不少,包括了平順縣在內的三個縣城,以及周邊的鄉鎮和太行山的村落等等。
同時隨著抗戰的爆發,以及于超的抗日救國商人聯盟發揮作用,許多工業工廠紛紛搬遷到大后方,其中一部分就落座在了太行山根據地。
因此現在太行山根據地的工業基礎還是相當不錯的。
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不少高高的煙囪。
旅長看到如此一幕,不由是開口問道:“蘇團長,那些煙囪是什么?工業煙囪嗎?”
蘇華點了點頭:“是的,目前我們根據地的工業發展還算可以......除了重工業比較少外,其他的工業品類都是大大增加了!”
“隨著我們的工業基礎的增強,日后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重工業工廠落戶我們根據地的!”
趙剛接過話茬:“我們根據地的工廠多了,老百姓的就業機會多了......因此聚集的人口就越來越多,如此良性循環,我們根據地才會如此的熱鬧繁華!”
“蘇團長發明了一個詞,叫人口紅利......我覺得挺有道理的!”
人口紅利?
聽到這話,旅長一愣,好奇的望向了蘇華道:“蘇團長,啥子是人口紅利?”
蘇華解釋道:“人口紅利很簡單,大概的意思就是人口多了,那么帶來的勞動力就多了,自然經濟和根據地就發展了!”
“我們現在根據地的人口越來越多,這對于根據地的發展以及部隊的擴編都是大有裨益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太行山根據地,根據地發展得越繁榮,那么獨立團的基本盤就越穩。
很簡單的道理。
只要根據地繁榮了,那么獨立團才能有更多的賦稅和資金來發展部隊!
旅長點了點頭:“確實是這么個理!”
隨著一行人前進,穿過了幾個村落和鄉鎮,這讓旅長等人更加深刻的見識到太行山根據地的發展了。
更加讓旅長十分動容的是,當蘇華和趙剛、旅長等人出現在根據地的時候,一些老百姓甚至是一些小孩都會停下來,朝著他們敬禮......雖然這個軍禮歪歪扭扭不標準,但是意義非凡。
這代表著當地老百姓對獨立團的擁護和愛戴支持!
當部隊經過了一條村道的時候,又有不少原本在打鬧的孩子立即是停了下來,站直身體,朝著蘇華和旅長等等一行人敬了一個不標準的軍禮。
看到如此一幕,旅長頗有感觸地說道:“蘇團長,看得出來,你們的群眾基礎很不錯啊......這些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擁護你們啊!”
蘇華感慨地說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他們心里有數!”
“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會擁護......這是相互的!”
旅長點了點頭:“是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群眾基礎是我們的基本盤!”
眾人一路上邊走邊聊,算是簡單的了解一下太行山根據地的發展。
此時已經是到了秋收的季節。
道路兩邊的水稻和小麥都是一片豐收景象。
老百姓都是在忙活著是收割稻谷和小麥。
忙活著熱火朝天。
雖然有些累,但是也是十分有盼頭。
干活起來都十分得勁。
旅長看著田地里水稻和小麥的長勢,不由是滿是歡喜道:“這......這些水稻和小麥的產量看著不低啊,沉甸甸的麥穗和稻谷!”
趙剛笑著道:“這都是蘇團長的功勞......蘇團長給老百姓教授了不少種植技術、管理技術等等,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產量!”
聞言,旅長不由側目而視的望向了蘇華,一臉驚喜道:“蘇團長,你還會這個?”
蘇華笑了笑道:“略懂略懂!”
根據地的水稻產量提升了不少,這是因為蘇華給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同時還有一些肥料蟲害的管理等等......這些知識都是蘇華之前看過的一些農業節目了解的,還真的是有一定作用的。
再加上1937年算是風調雨順,產量自然就高了。
很快,一行人是進入到了根據地的核心地帶,也就是團部所在地的莘莊村。
此時旅長等人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根據地核心地區的安全保衛工作和警戒性提高了不少,巡邏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