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提前籌劃
宗正,位列九卿,掌管劉氏皇族事務,非皇族成員不得擔任此職位。
簡單來說,劉受是劉氏皇族的大管家。
“祖宗之法怎么能輕易改變,這么多年都是這么做的,陛下貿然改變容易生出禍患啊。”
原本那套東西用的好好的,為什么要改變?
他不理解,但也一直沒敢反駁。
他的副手,宗正丞劉辟疆伸手拿過兩張報紙,快速瀏覽一遍后,滿不在乎的放在一邊。
“大哥,你是知道陛下的,陛下看樣子心意已決,你我又能如何呢?”
這么多年來,劉徹有多霸道,已經不需要誰來說明,他決定的事情哪怕能被暫時阻止,以后也會找機會辦了。
“諸侯王們就快要來長安覲見陛下,他們也是高祖皇帝的子孫,總不能也看著陛下胡來吧。”
推恩令之后,諸侯王們雖然日漸衰弱,但整體實力還是很強大,要是他們一起反對某件事情,劉徹也要心存顧忌。
劉辟疆臉色一變,“大哥,陛下是不是胡來我不確定,但你要這么做的話,我確定你是真的在胡來啊。”
聯合諸侯王,那不就是逼宮么。
想想那個場面,再想想陛下的手段,劉辟疆后背頓時冒出一層冷汗,
就算一時能阻止陛下,以后也會被清算的。
“你在想什么,我又沒說我要做什么,”
劉受有些驚訝的看著他,
“陛下的所為又不是秘密,諸侯王們來長安后自然會知曉,我就不信他們會無動于衷,一個人勸諫,陛下可以不在意,
要是很多個諸侯王都請陛下慎重考慮呢,陛下還會無視么?”
聯合在一起容易被陛下嫉恨,分別獨自勸諫才更能體現皇族的意志,陛下也不好怪罪誰,
劉姓皇族不是劉徹一人的皇族,關乎所有人的利益,他不能放任不管。
……
“陸鳴啊,你這兩篇文章效果不錯,長安城內到處都有人討論,把項羽火燒阿房宮和始皇帝焚書坑儒聯系在一起,
你干的真是漂亮。”
秦始皇有很多黑點,焚書坑儒是其中最著名的事情之一,但這件事的真實性卻有待商榷,
有記載說秦始皇坑的是術士,不是儒生。
但真相在此時并不重要。
暴秦的罪行中,多一個少一個都無所謂,反正已經沒了,能夠把拉著項羽一起挨罵更重要。
“高祖皇帝為何能奪取天下,在民間議論中,已經逐漸從之前的天命轉變為高祖皇帝的仁德和本事,
但想要徹底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過也不必著急,慢慢來就好。”
劉徹不著急,也沒有必要著急,
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敢再和他說什么天人感應,沒有人敢因為哪里發生火災了就怪罪他這位皇帝,
有這些已經夠了。
“諸侯王來長安后,可能會過問這件事,你有什么好辦法么,就像當初解釋彩虹的成因一樣。”
在大漢,彩虹具有神話色彩,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能夠吸水的神怪,賦予各種遐想,隨著陸鳴的一場實驗,彩虹被剝去了神秘的外衣。
陸鳴成功用一盆水和一面鏡子復刻出彩虹,讓光的色散原理被許多人所熟知,要是再有人把彩虹和祥瑞、神怪聯系在一起,恐怕會引起群嘲。
“陛下,司馬遷和落下閎二人曾和我說過,他們預測近期很可能會有日食發生,要是能精準預測,再提前把消息放出去……”
不用等陸鳴說完,劉徹就已經明白他的意思。
按照以往的觀念,朝廷要是能提前預測日食現象,足以說明朝廷受天命認可,否則怎么可能預測到這種異常天象的發生。
“他們有多大把握?”
預測準了,那是天命認可,時間越精確,天命越認可,反之,誤差太大就很難起到加強天命的作用。
預測日食在某段時間之內發生,和精準預測日食在某一日的某個時刻發生,效果決然不同。
“目前推算出來是在十月的二十幾日發生,具體是哪天的哪個時刻還需要繼續推算。”
有陸鳴描述的行星公轉和自轉理論,以及通過張秋教給司馬遷二人的現代數學知識,兩人在天文之道上的計算能力大大加強。
在此之前,大漢的太史令就曾預測過日食,雖然誤差達到一天時間,但也能證明此時的天文學水平,
那次做出預測的,是太史令司馬談,他心中沒有把握,因此沒有提前公布出來,也沒有告訴劉徹。
如今的司馬遷和落下閎被大幅強化,更加精準的預測不是夢想。
日食現象,在大漢被稱作天狗食日,在董仲舒的口中,這是“陰侵陽”的天譴,被用來強化他的天人感應理論,
要是在劉徹擺明要重構天命之后,反而能更加精準的預測日食的發生,
別人不僅無法用日食現象攻擊劉徹,反倒會因為精準預測日食,用天命為劉徹的行為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