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下套子
看見三人出來,王桂蘭直接對著馮國隆道,“兒子,給你老孫大哥拿一個,來一回不容易。”
馮國隆微笑點頭,老娘還是挺明事理的。
孫長江趕緊擺上前,就要阻止王桂蘭,“嬸子可別的啊!這是干啥啊!”
王桂蘭一推孫長江,“那有啥,你這總幫著我家你兄弟,吃個狼咋的了。別撕巴了!”
馮國隆也上前拉住孫長江,“孫大哥,拿著吧,我這不缺這東西,你拿回去嘗嘗!”
孫長江無奈,這才收下。
幾人將兩只白條狼白條狼上了秤,稱量好,徐順從兜里掏出錢,結了賬,這才跟孫長江一起離去。
晚上吃完了飯,馮國隆就開始做套子。
這個套子不同于繩套子,馮國隆用的是油絲繩。這種油絲繩套子,相比于鋼絲繩更軟,韌性更好。就像自行車閘線那種。套狍子套鹿更適合。
而這個油絲繩是馮國隆在新房倉房里發現的,不到小拇指粗,也不知道林場用這玩意干啥,但是老林頭子整了一大捆。
馮國隆剛看見的時候就高興的不得了,這玩意太適合做狍子套了!
要說套子這東西,會的不難,難的不會。先不說如何下,就是做套子也有技巧。
首先就是這個繩扣。這東西可不是說你用鉗子擰個扣往繩子上一系就完事!
那樣的套子不好使,緊了的話有摩擦反應慢,抓不住獵物,就算是抓住了,獵物在掙扎的過程中因為太緊這個扣會磨繩子,時間一長,或者勁一大,套子就斷了。
而松了的話獵物容易掙脫,套子就白下了!
所以就要把油絲繩破開,重新在一端編出一個圓環,到時候繩子一穿。套子就成了。
訣竅就在這個環上。
聽著很簡單,做起來也不難,但你不懂就白費啊!畢竟真傳一句話嗎!
馮國隆打算下的是吊腳套。就是把小樹掰彎,用樹的彈性帶動套子。
獵物踩中套子以后會把腳吊起來,這樣獵物三條腿著地,本身就站立不穩,而且也用不上勁!
而想要逃跑樹的彈性會把它拽回來,就像魚竿釣魚一樣。一來二去就會把獵物拽倒。
一條腿吊著,倒了以后想站起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這種套子套狍子鹿最是好用,但是想下好卻是有點技術活的。
因為你要在套子的落腳點上下,這就是經驗的問題了。
要是別的地方馮國隆不太有把握,但是地窨子那條山溝里可是手拿把掐。
動物這玩意也是有固定遷徙路線的,而且愿意走什么樣的路也是有標準的。
前世看了一輩子,馮國隆哪能不了解呢。
前世他也喜歡用這種吊腳套,因為這種套子一般都能套到活的。活的值錢啊!
但也有失手的時候,那就是套著野豬了,首先那玩意沉,狍子鹿掙不開它能。因為樹有可能吊不動野豬,這玩意三掙兩掙就把樹給你干折了。
畢竟狍子鹿能走的地方,野豬也有可能走的。這玩意沉不說,腿還短,吊起來以后就不是一條腿了,直接拽整個野豬。那多粗的樹能吊動啊!
叫上馮國興和林躍東打下手,忙活了好幾個小時,馮國隆編了二十個四米多長末端帶硬幣大小圓環的套子。
這種套子不像夾子,去味用灰堆埋就行,得過火!
就是用火燒,將上邊的油脂燒的差不多了,再往灰里埋。
雖然過火以后會損失一些強度,但是也會更加柔軟。讓套子更靈敏。
做好以后馮國隆直接在自己這屋將套子過了火,然后等火熄了以后就直接將套子塞進灶膛里。這樣能更快一些去味。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十一月七號,馮國隆剛起來出屋抱柴火的時候發現天色陰沉,而且早上也不太冷。抬頭看了看,云層雖然不太厚,但是變天是肯定的了!
馮國隆心里一喜,這剛做好套子就要變天了,那不是正好嗎!
現在看天色上午肯定沒事,最快這雪也要下午能下下來。
于是馮國隆動作利索的把灶膛里套子都掏了出來,點上灶臺里的火,燒上炕。
然后就穿上衣服出了家門。去通知姜天賜和張二寶吃完飯就走,讓他倆提前準備東西。
馮國隆為什么這么著急呢,因為雪沒下之前,可以看到野物腳印,這樣把套子下好,等雪一下,吊腳套就被蓋住了!天然的保護措施。
要不然沒有雪也能下,但是避免不了在地上留下一些痕跡,這樣就降低了獵物踩套的可能性。
而且正常下套子,可不是讓你順著獵物腳印走過去找好地方一下就完事。
獵物也不傻,它發現它走過的腳印被踩亂套以后它也不會走,它會換路,所以這個套子也就白下了。因為獵物以后也不會從這走了。
所以想要套子有收獲,在你發現獵物腳印以后,就要原路返回,千萬別踩獵物腳印。
然后再找好地方去下套子。
當然也可以反著用,就是故意將獵物腳印踩亂,逼著它換路,就可以在它換路的地方下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