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襄王朱常澄
宋晨陽聞言一時間有些無語。
內心真想問一句,你老人家到底是如何修到這個境界的?
修道煉氣之人連這點都不能看透,你怎么到的半步返虛境呢?
再者說了,你可是一位王爺,怎么還走深情這一路數呢?
“敢問前輩的尊諱是?”
宋晨陽這時看著老王爺有些好奇的問了一句。
“本王朱常澄!”
老王爺靠在石階上有些有氣無力的回答道。
宋晨陽聞言思索了一下后有些驚訝道:“襄王朱常澄?”
“咳咳~,正是本王!”
老王爺再次咳嗽了兩聲,此時看上去竟連咳嗽都變的有些無力了起來。
聽見此人點頭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后,宋晨陽心中的疑惑也解開了。
要是襄王的話,這一切也就說的通了。
因為翻越秦嶺山脈后就是顎省,明末襄王的封地距離此地也就兩三百公里的路程。
荊襄之地自古也是富裕地,這地方雖然不是襄王的封地,但是在封地周邊的山脈中修建這么一座地下宮殿對于面前的這個襄王來說也沒有多大的難度。
而且歷史上的這位襄王朱常澄確實有些神秘。
因為其出生年月不詳,早年事跡不詳,而且最后大明滅亡的時候,這人也是不知所蹤。
宋晨陽只知道,面前這位朱常澄是襄忠王朱翊銘的嫡二子。
這人早年受封為福清王,后來父親襄忠王朱翊銘被張獻忠燒死后,崇禎帝就將其封為了襄王。
這也是大明朝的第九代襄王!
一位大明朝的親王,歷史也就只有這么寥寥幾筆帶過,對其生前過往的事情記載的就只有這么多。
誰能想到這人卻是自幼去修道煉氣了,最后大明朝滅亡后又來到了這秦嶺的地下龍脈中隱居了。
不過既然是老朱家的人,那這深情的原因也能說的通了。
因為你可以說大明朝各種各樣的帝王都有,但是在歷史上的這些皇族中,老朱家遺傳大情種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哎,可惜這事不好公開,不然的話自己畢業的論文題目就有了!
石階下,宋晨陽回過神來后看著面前的這位老王爺有些感慨道:“你老人家可真夠能活的,這大明朝都滅亡三百多年了,沒想到竟然還有你這么一位親王活到了現在。”
“我大明朝滅亡都已經有三百多年了嗎?”
老王爺聞言后臉上頓時就露出了一種恍惚的神情。
“快三百七十年了!”
宋晨陽見狀補充道。
老王爺嘴中喃喃道:“時間都已經過去這么久了嗎?”
“前輩,晚輩來此是為了求一道龍氣而來,不知這龍氣是否在此處?”
眼看面前這位老王爺眼神即將有了渙散的跡象,宋晨陽這時連忙開口問道。
那老王爺聞言看向宋晨陽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的回答道:“龍氣..自然在..此處,可要想...獲得..卻也不易。”
宋晨陽連忙追問道:“這話怎么說?”
難道這里還不是真正的龍穴嗎?
豈料聽聞宋晨陽的這句追問后,面前這位即將死去的老王爺忽然看著宋晨陽說道:“告訴你...也可以....,不過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宋晨陽點頭道:“你說,只要晚輩可以做到,定會幫你完成。”
老王爺聞言有些費力的緩緩回頭看了一眼身后石階上的宮殿說道:“我…死后,麻煩…你將我和她們…母女兩個葬在一起,最后…離開的時候,幫我…將外面的…進口堵住,我不想…不想外人再來打擾…我們一家三口。”
“可以!”
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宋晨陽聞言后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那就好!”
見宋晨陽答應了下來后,這位老王爺的臉上頓時就露出了一臉如釋重負的表情。
“大殿內…我布置了一個…斫龍陣,此陣…下方是通往地下龍穴…的洞口,而龍氣…就在下方…洞內。”
“不過…洞內兇險,聚集了…無數的妖物,你這個…境界進去后…也不見得能…全身而退。”
這位老王爺一口氣說了許多。
斫龍陣?
宋晨陽聞言點了點頭。
這是一個葬地陣法,是一種以山河之靈捍衛墓葬的陣法,這所謂的山河之靈其實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陽氣和陰氣。
這陣法也是專門利用陰陽兩氣守護古墓的方法,在一些大墓中偶爾也會見到。
斫龍陣有“九臺”,分別是“鑒臨臺”、“定落臺”、“星吮臺”、“坤殂臺”、“真仙臺”、“合仗臺”、“空榻臺”、“空虡臺”和“燧門臺”。
這九座臺僅是九座法臺,并無關鍵作用,關鍵的作用點在于臺中的九種器物,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