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反應過來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也是現在這些內閣們唯一能做的事了。
有聰明的人忽然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別看周喻好像即位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就是借著和瓦剌開戰的機會莫名其妙的就把整個北方的軍事權利給捏在了手中。
一次莫名其妙的北行,一場莫名其妙的勝利,收服了于謙也收服了北地的將領,一場大勝更是讓他在軍中的聲望達到了巔峰,而重用那些戰死勛爵的后代提拔新的勛爵,就簡簡單單的把軍權給抓在了手里其他人想要插手都做不到。
整個大明北方完全落在了皇帝的掌控中,而東南沿海正在平叛還把于謙和襄王給派了過去,這一過去也代表著朝廷的影響力將會再次回歸,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那邊也根本掙脫不了皇帝的掌控。
接下來就是江南,這也先像是和大明皇帝安排好的一樣竟然繞路朝著那邊進軍,正好給了周喻機會將江南富庶之地的衛所兵員全部集結,現在這大軍就準備讓江南的豪族養著不然這大軍既然能北上那自然也能順著南下。
然后就有人忍不住差點喊出一聲臥槽,這才多久就以三地之軍相互成為犄角然后把整個大明都給按住了,換做是誰那不都得猖狂一下?
這還是軍事上,要知道周喻之前還有一個騷操作,那就是讓所有的大臣寫名單,這名單如今可還在周喻的手里,真要看誰不爽了這名單隨時都能成為任何人的催命符,大臣們能不怕?
而且還有十萬新軍鎮守,全都是能夠以一當十的新軍雖然只有十萬人,但也可以當做百萬人從而席卷天下了。
文臣都說不能馬上治天下但他們絕對不會告訴皇帝不在馬上那就連天下都不可能是你的。
實際上從宣宗之后文官集團一直在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分散皇權掌握的軍權,文官集團一直用著休養生息來阻止軍權的進一步擴張阻止了軍隊的進一步發展,仔細分析一下就能發現也就是從叩門大君即位后邊軍衛所逐漸開始頹敗的。
當然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很大部分原因還是連連的征戰帶來的結果,但作為一個幼年皇帝他手里有個屁的軍權,還不是大臣太后說什么算什么。
客觀來說,堡宗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除開土木堡和奪門兩大變之外又還有什么能讓人罵上千年的事情呢。
堡宗有一點起碼是有眼光的那就是對下西洋的態度,至少在這家伙在位時下西洋是沒被廢掉的只是規模漸小罷了,總覽整個正統時期大明一直忙著北征南征下西洋再加上平叛,雖然第一次御駕親征就沒了但也說明這家伙的好戰程度。
而景泰登基以后下西洋才被真正意義上的徹底廢除,而這個時候正好就是福建叛亂被平定這里面要是沒點事都說不過去。
若是叩門大君真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這家伙絕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神,那師出未捷身先死這句話也一樣可用在他身上了,這大明后面所有的皇帝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在他的光環下瑟瑟發抖勵精圖治以徹底將瓦剌滅國為目標,整個大明王朝說不定還會煥發第二春。
這是可能,畢竟朱祁鎮在歷史上沒死,在周喻這里也沒死。
雖然大明朝廷嚷嚷著朱祁鎮死了,可死沒死他們自己是知道的瓦剌也是了解的,所以瓦剌才會覺得這里面還有和談的可能,也先也是這么覺得的。
但是也先恐怕是想錯了,周喻一開始就想要把他給弄死連帶著叩門大君一起弄死,所以堡宗之死必須要算在他頭上,以漢人的作風來看大勝值得記錄但失敗和仇恨才更應大書特書,誰能弄死也先那可是滔天的功績,是能夠傳承一輩子死后名聲永流傳的大功勞啊。
眾位內閣朝臣這商量那商量的好像就察覺到了一個很關鍵的東西。
“諸位,我說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br />
“別說了,剛才我已經在想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動動,家里的晚輩也有擅長舞刀弄槍的,這和瓦剌也打了幾十年想不到還能親眼見證瓦剌滅亡歸附于我大明的一天。”
“嘶,有辱斯文,簡直有辱斯文!我羞于與爾等為伍?!?br />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孫子從小就熟讀兵法,你給我說這種話信不信老子揍你?”
御書房里亂糟糟的吵了好久,但也還是在晚飯來臨之前給周喻遞上了一個完美的答卷。
內閣擬旨周喻檢查司禮監蓋章,這可是一份有著最完整流程的圣旨,這份圣旨已經不止是代表周喻這個皇帝個人的意思,而是整個大明帝國集體的意志。
圣旨的內容也很不復雜,大意是先皇死了這么久也該入土為安才對,但因為土木堡失敗死無全尸所以只能以衣冠冢意思意思,而且作為差點亡國的昏君沒有資格進入皇陵所以另尋他地在皇陵邊上入土。
現在的皇上仁慈,想著既是衣冠冢便安排了一些泥人陪葬,順道一并廢除的殉葬。
第二就是常德謀反,因為證據不足暫時將常德關押于天牢之中著令兩個駙馬調查,皇上仁慈不希望讓失態擴大,如今予以七日之限給所有人一個機會,自己寫份奏折來請罪,不寫的人死了活該。
調查一事只是個過場,常德最后就算不被斬首也一定會被貶為庶民家產全部充入國庫。
周喻在內閣大臣們寫折子的時候則是在另一個地方召見了瓦剌的使團代表。
見到正副使兩人周喻也沒有和他們浪費時間,直接就給他們提了自己的要求。
“停戰可以但今后必須年年上供,朕也愿意和瓦剌更親近親近,你們可選身份尊貴容貌美麗之女送入朕的宮中,不過有一件事你們必須記住,我大明的先皇死于土木堡一戰也先手中,這也先是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死的?!?br />
“只要也先一死,互市之事都是小事,朕還可以答應爾等在長城之外新建一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