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以夷制夷
周喻一路回到宮中的時候已經把自己的想法好好盤算了一遍,心里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初步的想法,用筆在奏折上寫著什么。
于謙、趙要、馬順,還有襄王被叫到了御書房,幾人也算得上是周喻真正的心腹了,而且接下來要做得這些事還需要他們齊心協力去做,少一方這些事情做起來都不會那么容易。
不過對于于謙幾人來說就有點不知所措了,一個個坐在御書房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卻也都沒有打破御書房里的沉默,也不敢打擾周喻,就是不知道周喻這又把他們叫回來到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處理。
直到周喻放下筆來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才看向了下面坐著的幾人:“朕這幾日收到了很多來自江南的折子,這些折子于謙你可看過。”
送往朝廷的折子有些是要通過內閣審理才能被送到周喻面前,有些則是直接送到周喻手里而不經過內閣,關于江南的折子很多于謙自然也看過不少。
于謙起身恭敬回答:“回皇上,臣這幾日也看過不少來自江南的折子,江南各地的情況如今已趨于穩定,土地丈量之事也進展順利,各地豪族商戶皆已按照朝廷的新規行事不敢再有隱瞞土地人口之事。”
“江南織造局在毛貴的整頓下商戶們也都自覺遵守朝廷的規矩,不敢再私自出海貿易,而通過這些改動還有朝廷管控對外貿易之事,每年可為朝廷帶來數千萬兩銀子的稅收。”
襄王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數千萬?每年?”
于謙看了一眼襄王,道:“在江南還未整頓之前大明的稅收半數以上就是來自江南,如今厘清江南之后確實讓每年稅銀多出數千萬兩。”
其實于謙還是太保守了,他只是按照以往的情況來推測最終得出了這個數字,可于謙不明白的是只要厘清了江南單是一個商稅變化就能讓他驚掉下巴。
要知道大明的稅收潛力可是非常巨大的,而如今周喻就在逐漸的在挖掘這種潛力,商稅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周喻笑了笑,道:“你只說了以后每年的稅銀會漲多少,卻沒說現在朝廷得到多少。”
這話一出襄王眼睛也都亮了一下,這個事情他熟啊。
于謙深深吸了口氣,沉聲道:“回皇上,現在已經厘清的部分就已經作價八億兩白銀,而官田的規模也翻出了幾倍。”
八億兩,這個數字讓襄王和馬順都恍惚了一下,而趙要對此卻似乎并沒有太多感覺。
這個數量比起當初襄王帶人在沿海三省用各種理由抄家滅族弄回來的都要更多。
而官田,是從朱元璋開始就設立在太湖周邊的田地,由專門的農戶或是衛所負責種植,如今在整頓之后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滅掉了不少豪族之后他們所隱瞞的佃戶土地自然而然的也被接收過來全部劃入官田體系。
江南是交稅最多的地方,但同樣也是最難把稅收上來的地方,這些江南豪族不是不交而是用隱瞞和其他辦法來少交,就相當于現代社會的偷稅漏稅一樣,正常可以交兩億的稅,那可能真正收上來的或許只有其中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如今江南經過整頓以后影響不小,但所有的問題也都只是暫時的,而從明年開始這筆本來就應該收入國庫的稅收就會被收上來,至于那些留下來的豪族和抓住機會成為新豪族的人那肯定是不敢再有半點隱瞞了。
現在周喻手上掌握的銀子數量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多,但這些銀子接下來的用處差不多也都有了去處。
周喻笑笑:“如今江南已穩,和周邊藩國的互市也馬上要開始,再有就是和海外的通商,銀子對于大明來說只會是越來越多,但現在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周喻用手指輕敲著桌面:“修路、挖河、開礦、煉鐵、制造新式軍備培養工匠,現在有錢沒用我們需要的是人,況且大明的百姓總不能一直讓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還要時不時被拉去干這干那,徭役這種事以后朕是不想再輕易動用了,以后用工朕準備用現錢結算,而農稅朕也準備一點點的降低。”
于謙和襄王一下就明白了周喻的意思,而趙要腦子里也冒出了一個想法,但他們都猜到了周喻接下來想要干什么了。
周喻看著幾人,緩緩道:“朕想著既然有這么多的事要做,而我們自己又沒有這么多的勞力,那就只能從外面想辦法,朕覺得倭國和海盜就是很好的辦法。”
“倭國?”趙要有些詫異,不太理解周喻的意思:“皇上的意思是抓那些倭寇和海盜來充當勞動力?”
“呵,是也不是。”周喻輕輕一笑,道:“他們喜歡搶喜歡到處惹事,之前一直禍害我大明,那為什么不能讓他們去禍害周邊其他的國家。”
周喻頓了一下,道:“朕的意思是可以讓這些倭寇和海盜為我大明辦事,讓他們為我大明缺少勞力的這件事情上做點貢獻,給他們點甜頭讓他們去襲擾周邊那些不開化的小國,抓到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活的我們大明就可以花錢來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于謙瞳孔猛然一縮,差點就反射性的跪在地上,但理智則是讓他直接壓下了這種沖動開始思考這么做會帶來的影響和好處。
一開始于謙想到的就是有傷天和,可眼中出現了趙要的面龐后于謙就把有傷天和從腦子里抹去了,有傷天和傷的是其他國家的天和,關他大明何事?
這么一想的話好像這么做能夠得到的全是好處啊。
首先原本經常襲擊大明的海盜和倭寇將會轉移目標,讓大明沿海不再遭受海盜倭寇的襲擾。
再者讓海盜和倭寇承擔了大明將士原本要承擔的部分軍事壓力,這些渣滓會為了銀子去襲擊其他國家也能讓大明在軍事壓力上更小一些,而抓來的勞力也能極大的緩解大明現在缺乏苦力的情況。
而大明付出的銀子最終大半也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