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6
豆腐攤位置好,進菜市不遠(yuǎn)處就是他們的攤位。
“誒!你看是不是那個賣豆腐的小哥兒?”
“好像是,去瞅瞅。”
很快,兩個中年夫郎在豆腐攤前站定,其中一個富態(tài)些的笑道:“還真是你,我們遠(yuǎn)遠(yuǎn)瞧著就覺得是你,咋恁多天沒來賣豆腐?”
趙景清眼熟二人,是他攤上的老主顧,經(jīng)常結(jié)伴來買,趙景清笑著道:“我成親忙了幾日,這不來擺攤了,還是來老樣子嗎?”
說話的常買兩塊嫩豆腐,另外那人則是一塊老豆腐。
“對。”兩人應(yīng)聲,先前沒說話的人看見旁邊的袁牧,看他好幾眼,“那是你丈夫?”
趙景清拿大片葉子包豆腐,又用一根稻草捆住,手上動作不停,“對,是我丈夫。”
袁牧嘴角微揚,又忍住了,繃著臉給趙景清遞葉子稻草。
“個子高大,瞧著就可靠。”兩個夫郎你一嘴我一嘴夸贊幾句,又說祝福話。
趙景清打包好豆腐,給兩人放進菜籃子里,“謝謝阿叔。”
兩個夫郎掏出銅板數(shù)給趙景清,嫩豆腐兩文一塊,老豆腐三文一塊。
趙景清向袁牧攤開手掌,掌心是幾個銅板,嘴角露出清淺的笑,與招呼顧客時熱情的笑不一樣,更出自他內(nèi)心,“七文。”
袁牧也笑了笑,“開張了,是個好兆頭。”
一如他所言,開張后客似云來。
老顧客認(rèn)出趙景清,上前買豆腐,你一塊我兩塊,趙景清和兩人打包不及,豆腐攤前圍了一圈客人。或各自攀談,或問趙景清為啥好些天不來賣豆腐,只要有人問,趙景清不耐其煩全部回應(yīng),攤子前熱熱鬧鬧。
旁人見這圍了那么多人,湊過來瞧熱鬧,見不過是個賣豆腐的攤子,卻都在等著買豆腐,不由驚奇。
有人擠進半個身子問:“這家豆腐好吃不?”
“好吃慘了,”不用趙景清回答,老主顧已經(jīng)開口,“嫩豆腐拿回家過個水,蘸豆花吃香得很,老豆腐煎兩面黃,煮湯炒肉都香。同樣的做法,別家做出來沒他家香。”
“真的假的?莫騙我。”
“騙你我又賺不著錢,騙你做啥?我都在他家買三年豆腐了。”
趙景清搭嘴道:“嬸子,您買一塊嘗嘗看。嫩豆腐兩文,老豆腐三文。”
“……行,先給我來一塊嫩豆腐,好吃再來。”
“好嘞,馬上給您包。”
……
好一陣忙活,送走一波接一波的老客新客,豆腐賣出去八成,老豆腐剩下十二塊,嫩豆腐剩下一框多幾塊。
趙景清抬頭看天色,太陽掛在東邊,升得不高,才約摸過去半個時辰,豆腐就快賣完了!
最初的擔(dān)憂一掃而空,趙景清捏著裝有銅板的布袋子,沉甸甸的,“袁牧,今兒生意真好!”
他高興,袁牧也高興,“一多半是老顧客,認(rèn)準(zhǔn)你了。”
趙景清直笑,眼角眉梢的笑甚是晃人眼。
又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些客人,剩下的豆腐也很快賣完。
有聽說趙景清賣豆腐的婦人、夫郎急忙趕來,瞧見趙景清和個高大男人在收拾攤子,急道:“這就賣完了?一塊都沒了?好些日子沒吃,就饞你這口。”
“嬸子,今兒賣完了,明兒我多準(zhǔn)備些,你要多少我給您留著。”趙景清道。
這般回應(yīng)了幾人,趙景清和袁牧收拾好豆腐框,背上背簍離開菜市。
趙景清步子輕快,雙目明亮,從前賺錢是給趙家賺,從今以后是給自己賺,趙景清直后悔沒多做些豆腐,不然今兒還能多賣些。
驢車在上次寄存的地方,找到驢車,將豆腐框放車板上,叮囑看管的人多加注意,趙景清和袁牧趕著去買黃豆。
趙景清做了五年豆腐,有固定進貨的鋪子,名叫林氏五谷。
鋪面不大,鋪子里種類也不多,看店的一個掌柜一個店小二,瞧著比不上別的米面行,卻是趙景清一家家試過后,黃豆品質(zhì)最優(yōu),價格最實惠的一家。
小二哥認(rèn)識他,見他進來笑著問:“還是二十斤黃豆嗎?”
李長菊手緊,想讓她掏錢無異于要她命,又擔(dān)心趙景清貪墨錢,每次卡著二十斤黃豆的錢給,趙景清道:“這回多要些,要三百斤。”
這是他和袁牧在路上商量出的量,還有十三天除夕,菜市開到臘月二十八,他們還能賣十天。今兒十六斤豆子的一個時辰就賣完了,明兒定然要多準(zhǔn)備些,先試試二十五斤的,若賣得好,肯定要再加量,三百斤沒準(zhǔn)年前就能賣完。就算賣不完也沒事兒,豆子經(jīng)得住放,年后再用也是一樣。
而且量大能講價,從前他買二十斤,是照賣價六文一斤買的,這次三百斤,趙景清問:“能便宜些嗎?”
小二哥搓搓手,三百斤黃豆對于他們這小鋪子是不小的單子,他道:“我能給你少五文一斗。”
三百斤是二十四斗,共便宜一百二十文,沒到趙景清預(yù)估的價位,趙景清想了想道:“再少五文一斗成嗎,算下來一斤少八厘。”
小二哥笑意僵在臉上,“這個價我沒辦法給你,我?guī)湍銌枂柫终乒瘛!?br />
“好。”趙景清應(yīng)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