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不經鍛煉不成才
翌日,天和軒準時開門迎客,一大早便有不少人攜古玩前來求售。張錫九見此情景,心念一動,料想師傅麻某成的典當行此刻定是人滿為患。
果如所料,張錫九正思量著前往吉寶齋,榮禧堂堂主榮三喜便匆匆進門。
見著張錫九便道:“小九掌柜,這幾日到底是何狀況,怎會有如此多的人急于變賣古玩?就連你師傅的吉寶齋,門口也被求典當的顧客圍得水泄不通。”
張錫九心中暗道,災情已迫在眉睫。他沉聲回應:“榮先生,此情此景,對我們而言未必是福。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預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故。”
榮三喜憂慮道:“小九掌柜,看來這京城秋季鑒寶大會怕是要泡湯了。”
張錫九冷靜道:“榮先生,無論鑒寶大會開與不開,我們只管做好充足準備,等待通知就好了?”
榮三喜嘆道:“就這兩天,我都收進了許多古玩,可一件都沒有賣出去,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到時候連急需流動的銀子都不夠了。”說罷,他匆匆離開天和軒,快步返回自己的榮禧堂。
張錫九心中暗想,自己現在不缺錢,只怕到時候糧食短缺,所以這心又一下子又想到了淮城的武強兄妹倆,不知他們在那的收糧行動進行的可順利。
恰在此時,孫中火走到張錫九身邊,憂慮地說道:“小掌柜,近來賣古玩的賣家越來越多,而上門求購古董的客人卻越來越少。如果象這樣下去,我們的流動銀子怕不夠,會影響淮城的糧食收購。”
張錫九沉思片刻,堅定地回應:“孫叔,淮城的糧食收購至關重要,絕不能中斷。同時,收購古玩的業務也不能停。饑餓能奪人性命,那些變賣家產的人也是無奈之舉。我想我們還是先咬牙堅持,熬過這段災情。”
孫中火點頭道:“小掌柜,我現在收購古玩時,已將價格壓得很低,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源源不斷地前來變賣。看來這場災情恐怕難以避免。”
張錫九深知,此次災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待京城聚集眾多災民后,大夏國便會開倉放糧。此后,又將經歷一段經濟恢復期,屆時古董市場也將再度繁榮。
目睹眼前景象,聯想到前世的慘狀,張錫九覺得有必要盡快回一趟淮城,查看武強兄妹糧食收購的進展。
午膳過后,張錫九在孫中火的賬房里與孫叔閑聊,兩人都對武強兄妹的情況頗為牽掛,不知他們那邊情形如何。
張錫九說道:“孫叔,我打算這兩日回淮城一趟,看看他們,也順便回家看看。”
孫中火拍著胸脯說道:“小掌柜,你放心去吧,這邊有我照看著,定會打理得妥妥帖帖。”
張錫九道:“孫叔,一會兒,我到這古玩街上走走,再到我師傅那兒看看他對時下的看法?”
張錫九走出天和軒,徑直來到吉寶齋。一進門,便見午后時分的吉寶齋依舊人頭攢動。張錫九看到麻某成埋頭記賬,不停地付款,忙得不可開交。
就在張錫九準備離開時,狗娃眼尖,一眼看到了他,興奮地喊道:“大掌柜,小九掌柜來了!”
順著喊聲,麻某成抬頭瞧見門口的張錫九,忙招呼道:“小九,你來得正好,我正打算去你那兒呢。我這兒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真是忙昏了頭。”
張錫九關切地問道:“師父,依現如今這般情形,以前是否也曾遇到過?又會是何種結局?”他有意引導師傅從過往經驗中尋找答案。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麻某成這才端起茶盞,輕輕啜了一口,也讓張錫九坐下陪他喝杯茶,嘮嘮嗑。
張錫九沉聲道:“師傅,看這形勢,恐怕是災情的前兆,所以才會有這么多人急于典當值錢物件。咱們也得提前做好準備,留足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張錫九正與麻某成聊著災情與糧價,這時二娃匆匆來到吉寶齋,一眼瞧見張錫九正陪著麻掌柜說話。
二娃快步上前,輕聲說道:“少爺,孫先生讓我來找您,說是有事讓您回去一趟。”張錫九心中一動,猜測此時有事,或許與武強兄妹的消息有關。
他隨即對麻某成說道:“師傅,小九先回去了,您這兩天也多留意典當的物品,我們店里現在也是賣的多,買的少。”隨后,張錫九離開師傅,匆匆趕回天和軒。
一進門,便見到了風塵仆仆的武強兄妹。張錫九連忙安排人準備午飯,并讓他們兄妹到自己的書房坐下。二娃早已將茶水備好,大家落座后,武強便將此次前往淮城收糧的情況詳細告知張錫九。
聽完武強兄妹的敘述,張錫九心中大定,他們此行已順利完成前期的收購計劃,帶去的銀票在支付租倉、運輸人工及糧價后已所剩無幾,此次回來還需攜帶銀票將已收購的糧食安全運回。
張錫九高興地說道:“你們兄妹這段時間辛苦了,下午飯后好好休息,明天在省城找好倉庫再去淮城運回糧食不遲。”
孫中火在一旁提醒道:“小掌柜,這糧食還是早點運回來為好,天有不測風云,省城這邊終究更可靠些。”
張錫九一想也對,運輸途中還需注意匪情和突發狀況。他接著說道:“那你們下午就去省城和家屯的糧儲倉庫打聽一下,去找一個和老六的人,他是糧儲管事,順便咨詢運輸事宜。那里的倉庫臨近水路,運輸方便,然后把倉庫租下來。”
武強點頭道:“小九掌柜,我吃過飯就去和家屯辦理,辦妥后回來再向您匯報。”
張錫九爽朗地說道:“好,你們兄妹先去吃飯,吃完后騎馬前往,大約二刻鐘就能抵達。
目送武強兄妹離去的背影,張錫九的思緒不禁飄回了淮城典當行的往昔,那些記憶如潮水般涌來,也將他帶入到前世的回憶之中。
他深感那句話的真諦:“物不經鍛造不成器,人不經鍛煉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