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是一個兩面人
張錫九不慌不忙地說道:“我是來走親戚的,請問我的一個本家叫計封堂的是住這兒嗎?”
兩位中年人中的一個瘦子上下打量了張錫九一番,說道:“是有一個計家的宗祠在這里。你是計家的人?”
那位瘦子搖了搖頭,說道:“但計封堂我們沒有聽說過。
叫計封山的我們知道,那是一個大官。
在淮城知府里行走,說是師爺很厲害。”
他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不過,計封山和計封堂可能是同一家族的,畢竟他們同屬一個宗祠。”
張錫九一聽,心中一喜,心想:“這就對了,原來你們是一個宗祠的,難怪。”他微微一笑,說道:“請問這位師傅,能幫我引一下路嗎?我正有些事找這師爺的家。”
張錫九隨身拿出幾個銅錢,遞過去說道:“不成敬意,請幫忙!”
那位瘦子看到銅錢,眼睛一亮,立馬雙手接住。
說道:“走,這位小爺,來請跟我來。”
張錫九跟著瘦子來到計家宗祠,找到了計封堂的老宅。
他敲了敲門,卻發現門緊閉。
一位鄰居正好路過,看到張錫九,說道:“這位小爺,你是找計家的人嗎?”
張錫九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找計封堂的家。請問他在不在家?”
鄰居搖了搖頭,說道:“計家兄弟幾人都已出去很長時間,很少回來。
那位在淮城知府當官的計封山,已經在淮城買了大宅子。
至于計封堂,聽說也在外有住處。”
張錫九聽后說道:“原來如此,多謝您了。”
他轉身對瘦子說道:“麻煩您了,今天真是多虧了您。”
瘦子笑著說道:“小爺客氣了,能幫上忙就好。”
張錫九在和計家的宗族人說話的當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他覺得差不多了。
便對鄰居們說道:“既然他們兄弟都不在,我再到淮城去找吧,謝謝了。”
張錫九順著來路回到了八馬溝子外口。
二娃看到他,忙問道:“少爺,你看我們這是往哪兒去?”
張錫九道:“二娃,走,去你家,見見你的父母,很長時間沒看到他們了。”
二娃高興地說道:“少爺,你上車坐好,一會兒就到。”他揮鞭趕車,馬車緩緩駛向他家的方向。
張錫九和二娃一到家門口,二娃的父母在門口就看到了二娃。
遠遠地就喊道:“娃兒,你今天咋回來了,還趕車了呢?”
二娃笑著回應道:“娘,少爺在車上,要來我家看看你們。”他跳下車,跑過去扶著張錫九下車。
二娃的父親道:“二娃,趕快讓少爺下車,馬上搞飯吃,老婆子快去燒火煮水泡茶,就是那最好的香茶。”
這時張錫九從車上下來,微笑著說道:“劉大叔,你好,今天正好來此有事,就想來看看叔和嬸子。”
他看了看二娃,說道:“二娃,把車上的禮物拿進來。”
劉大叔高興地道:“少爺,快進屋坐。”
他接過二娃手中的禮物,說道:“少爺,人來了就好,還帶這么多禮物,這老爺和太太對我們真好。”
張錫九道:“劉大叔,現在二娃已經學會了許多東西,能獨立看古董了。”
劉大叔贊許地看了二娃一眼,說道:“二娃只有跟著少爺才能進步。”
這時劉嬸剛好將泡好的香茶端了進來。
二娃忙上前雙手接道:“娘,你看我們少爺,現在少爺自己開店當掌柜了。”
劉嬸上前感慨道:“少爺,我和你叔每次看到二娃回來,都念叨你,這都許多年了,就希望你生意越來越好。”
張錫九感激地說道:“嬸子,我會按照你們的想法把生意做好的。
你們讓二娃對我的照顧,我都記在心里。”
張錫九看了看這重生前來這兒的地方,以及兩位叔嬸,心中感慨萬千。
他一想自己現在還不能停下來。
喝了碗中的茶水。說道:“大叔,大嬸,我和二娃要走了,回淮城去看看我的父母。”
二口子來到門口,看著二娃趕車上路。
劉大叔說道:“少爺,路上小心,常回來看看。”
劉嬸也跟著說:“二娃,好好照顧少爺。”
直到看不見馬車,二老才戀戀不舍地回家。
二娃一路上輕車熟路地趕著馬車,車輪滾滾,塵土飛揚。主仆二人一問一答,倒也把這寂寞的旅途化解了。
“二娃,這八馬溝子,為什么進去查問得那么嚴?”張錫九靠在車座上,隨意地問道。
“少爺,八馬溝子離八馬山太近了,山匪時常去那里搶劫,所以一直對外來人盤查得很嚴。”二娃一邊趕車,一邊回答道,語氣里帶著幾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