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甄嬛傳富察儀欣4
自從福晉烏拉那拉柔則香消玉殞后,雍親王便將側(cè)室扶正,然而,扶正側(cè)室沒多久,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就踏入了王府。可嘆的是,年世蘭進府不久,懷孕后竟因一碗紅花湯而痛失愛子,此后便再無身孕。然而,通過富察家這幾年的明察暗訪,發(fā)現(xiàn)雍親王府如今雖僅有三子一女,但雍親王又怎會不知自家子嗣的問題呢?至于他為何不管,就如那深不見底的謎團,無人能解。同樣,富察·儀欣這幾年也并未閑著,她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究竟該如何削弱烏拉那拉氏和烏雅氏對雍親王以及宮中的威脅。要知道,自從德妃登上高位,烏雅氏對宮中的掌控便如那洶涌的潮水,愈發(fā)猛烈。再加上烏雅氏出身卑微,乃包衣之身,其在宮中的勢力可謂是根深蒂固。而烏拉那拉宜修掌管雍親王府已有二十年之久,她在府中的勢力,猶如那巍峨的高山,令人望而生畏。在如此形勢之下,若不削弱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的勢力,儀欣入宮后的境遇,怕是會如那風中殘燭,岌岌可危。然而,富察家卻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德妃乃是雍親王的生母,在未摸清雍親王對其生母德妃的感情之前貿(mào)然出手,恐怕會給雍親王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屆時后果將不堪設想。
儀欣的父母和哥哥經(jīng)過深思熟慮、反復權衡之后,終于下定決心趁著這次宮中小選的機會采取行動。他們精心策劃著每一個步驟,首先便是在小選期間安排人手四處散布一則引人矚目的流言:許多參選女子都渴望能夠前往德妃宮中當差。
這則流言迅速在眾多參選者之間傳播開來,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很快便有人好奇地詢問其中緣由,為何眾人都如此熱衷于到德妃宮中效力呢?這時,事先埋伏好的人便會煞有介事地回答道:“若是能得到德妃娘娘的青睞與重視,或許就能被送入四爺府上成為格格啦!成為格格就是主子了。”
然而,這樣的說法自然引發(fā)了更多人的質(zhì)疑。就在此時,又會有看似知曉內(nèi)情之人站出來解釋道:“你們難道沒注意到嗎?雍親王的女人們當中,除了四福晉這位由側(cè)室扶正而來的之外,其他可都是漢軍旗或者宮女出身吶!要知道,那些皇子阿哥們的福晉哪一個不是出身名門望族啊?唯獨咱們這四福晉不僅出身低微,而且最初還只是個妾室,后來才得以扶正。就連五福晉那也是承蒙圣上親自恩賜的呢,可再看看這四福晉的身世……嘖嘖嘖!” 此人一邊說著,一邊連連搖頭嘆息,仿佛對四福晉的出身充滿了不屑一顧。
先是因?qū)τ河H王福晉的熱議而起,接著不知是誰竟將福晉的出身與雍親王府那寥寥無幾的孩子聯(lián)系起來,于是有人便說,看來這四福晉終究是因出身低微,對雍親王的子嗣把控甚嚴,不然怎會連雍親王府的孩子都沒有一個是滿族女子所生。此留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滿族眾人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王府和皇室的繼承人理應是滿族女子所生,可這雍親王的孩子皆為漢軍旗出身,若雍親王日后登上皇位,那滿族豈還有立足之地?在這般情形下,一些滿族官員紛紛上奏,其中更有言及雍親王的孩子皆是漢軍旗或漢人所生,是否是看不起滿族之人。然而,此時有人經(jīng)查后發(fā)現(xiàn),眾多宗室皇族中的孩子并非皆由滿族貴女所出,不是包衣,便是漢軍旗或漢人,這可真是戳中了滿族貴人的痛處。這群人多為老滿人,他們最為看重血脈,于是乎,這群人如潮水般齊刷刷地涌向乾清宮,面見康熙。康熙一經(jīng)徹查,便驚覺這包衣的勢力竟已如此龐大,大到足以插手皇室宗族子嗣的誕生。
在康熙查完不久之后,御林軍如猛虎下山般迅速將京中的包衣府邸團團圍住,緊接著宗室和皇室的眾位王爺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御書房焦急地等待消息。沒過多久,御林軍就如秋風掃落葉般將包衣世家查抄得干干凈凈,抄出來的東西竟然堆積如山,猶如一個國庫,其中有些包衣府邸抄出來的東西比皇上本人用的都還要奢華。康熙看到這些東西,氣得怒發(fā)沖冠,又有人前來匯報說:“在查抄的時候,有人已經(jīng)開始像狡兔一樣轉(zhuǎn)移財產(chǎn)了。”康熙怒目圓睜,厲聲問道:“是誰?”下面的人嚇得瑟瑟發(fā)抖,跪在地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德妃娘娘的母家烏雅氏。”
康熙聽聞此言,臉色陰沉得可怕。他深知此事若處理不好,必將動搖皇家根基。當下,他下令將烏雅氏一族主犯打入天牢候?qū)彛溆嘧迦速H為庶民。
這消息傳到雍親王府,烏拉那拉氏和烏雅氏的勢力瞬間土崩瓦解。富察·儀欣得知后暗自松了口氣,她知道第一步計劃成功了。但她明白現(xiàn)在還不是放松的時候。
接下來康熙在大朝會上下旨:包衣在內(nèi)務府任職五年一換,不得長期在同一職位任職,包衣出身的女子晉升不得超過貴人,誕下子嗣不得親自撫養(yǎng),子嗣沒有繼承權,包衣家族不能因為后妃生子有功抬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當然這道圣旨也不是一竿子打死,比如之前的宜妃就因為沒有奪嫡的野心在加上早年間曾被康熙單獨的抬旗,脫離了包衣,所說九子胤禟是八爺黨但是因為只是輔助,且宜妃深得康熙帝的喜歡深得帝心,再加上郭絡羅氏也沒有什么大的罪行,再有就是五子胤祺身后的蒙古勢力所以這道圣旨頒布對于她就沒有什么傷害。但是德妃就不一樣了,雖然和宜妃同為四妃之一,但是康熙沒有給她抬旗,且兩個兒子都在奪嫡的中心,再有就是德妃確實是偏心小兒子打壓的大兒子,這讓康熙帝非常的不滿。要知道康熙是有名的雙標,康熙不管自己是怎么偏心的但是他不許自己后宮的女人折辱自己的兒子。所以德妃被剝奪封號降為貴人,幽禁永和宮偏殿。這還是康熙看著他為自己生育兒女的份上,要不然真的就是一杯毒酒下肚。
這道圣旨一下,瞬間切斷了好多包衣家族的上升之路,同時也斷絕了好多的皇子的野心,但是也有皇子還抱有著僥幸心理。這里特指廉親王胤禩。
如果說先前的那道圣旨只是對包衣有所限制,那么接踵而至的這道圣旨,卻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徹底讓德妃烏雅氏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只因康熙帝竟然再次降下旨意,要將四阿哥雍親王胤禛記名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膝下!
然而事情遠不止如此簡單,康熙帝在圣旨之上明明白白地寫道:之所以會做出這般決定,乃是由于烏雅貴人對待親生兒子胤禛毫無慈愛之心。此乃康熙帝親口所言,并且明令規(guī)定,從今往后,無論處于何種情形之下,四阿哥胤禛都只能算作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親生子嗣。
這道圣旨一經(jīng)頒布,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眾人皆對康熙帝此舉感到震驚不已。而在此等轟動效應面前,有關康熙帝將烏拉那拉宜修由正室貶為格格的另一道圣旨,相較而言似乎就顯得沒那么引人注目了。不過,盡管如此,仍有一些人針對這位先被扶正、后又遭皇帝貶妻為妾的女子展開過一番討論,但終究未能掀起太大波瀾。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