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儒之計
董卓一聽李儒有了計策,頓時來了精神,眼睛一亮,急切地向前湊了湊,問道:“文優,快說說,是何妙計?”
李儒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緩緩說道:“另立新君!”
“另……另立新君?怎么個立法?”
董卓一聽愣住了,并不是他不敢,而是不知道怎么做。
歷史上他可是,入京三天就廢了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的人。
這種鐵血手腕、這種魄力,完全可以吊打百分之九十的諸侯。
關鍵是要怎么立?
董卓思考了幾秒,就這短短的四個字,直接就把他大腦的CPU干燒了。
李儒露出一絲陰狠的表情,說道:“主公常年鎮守在西涼邊關,對朝中之事有所不知。當初先帝欲立陳留王為太子,可又忌憚何氏一族對陳留王不利,無奈只能先創建西園軍加以制衡何氏一族。
可曾想,先帝駕崩得太過突然,西園軍還未完全成型,便被何進兄妹鉆了空子,強行擁立少帝為帝。”
董卓皺著眉頭,摩挲著下巴上的胡須,追問道:“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把陳留王扶上天子之位?”
董卓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他做事情反而是雷厲風行,只要李儒的辦法可行,他立馬就可以行動起來。
李儒走到另一處沒有被董卓踢翻的桌案旁,桌案上有一支茶盞,李儒彎下腰,用手指在茶盞中沾了沾,然后在桌案上寫下長安兩個字。
長安?
董卓心中默念一句,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李儒抬起頭,目光深邃地看向董卓,緩緩說道:“主公,長安乃我朝舊都,且離西涼不遠,進可攻,退可守,若能將陳留王帶去長安,主公便可擁立陳留王為帝。”
起初,漢高祖劉邦便是定都在長安,后來王莽篡漢后,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將都城定在洛陽。
而西漢、東漢的分界線,就是以王莽篡漢為始。
長安位于關西,董卓的根基也在關西,關西各大士族還有羌族各部首領都與董卓交好。
這也是歷史上,董卓要遷都長安的原因之一。
而且董卓在西涼還留有數萬西涼精銳,當初靈帝讓董卓去并州赴任并州牧,并讓他臨走前,將兵權交給皇甫嵩。
但董卓人是走了,但兵權卻并未交出。
長安有一道關卡名叫潼關,是關西與中原地區的咽喉要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進可出兵中原,退可憑險據守,抵御外敵。
歷史上,人妻狂魔曹孟德出兵攻打馬超、韓遂的時候,就在潼關久攻不下。
最終不得不采用渡河的方式繞開潼關。
結果大部隊剛走,曹操還沒來得及上船,馬超帶著西涼鐵騎就殺來了。
于是就有了曹操割須棄袍的故事。
“那要如何擄走陳留王?”
董卓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不用擄!”
李儒笑了笑:“主公有所不知,陳留王與何太后有不共戴天之仇,若告知他,我們欲擁立其為帝,在長安重振漢室,他定會跟我們走。”
“不共戴天之仇?”
董卓滿臉疑惑,急切地問道:“老夫在西涼多年,竟從未聽聞過此事,這陳留王與何太后之間,究竟有何深仇大恨?”
李儒臉上浮現出一絲陰笑,將當年之事說了出來。
當年,漢靈帝劉宏有個妃子,名叫王榮,是五官中郎將王苞孫女 ,官宦之家出身的女子從小接受的教育,自然與屠戶之家出身的女子不一樣。
王榮身姿豐滿,容貌美麗,聰明機敏而有才智,會書寫算數,可以說是才、貌、德、行兼備。
她被選入宮中后,深得漢靈帝的寵愛,立刻就冊封為了美人。
而當時何皇后,靠賄賂得以入宮,因生了皇子劉辯才被立為皇后。
不久后,王榮有了身孕,害怕遭到何太后的迫害,曾試圖服藥墮胎,卻未能成功。
后來,王榮生下劉協,何太后竟派人毒殺了王美人。
當時漢靈帝劉宏氣得就要將何太后杖斃。
得虧有十常侍求情,才保住了何太后這條命。
這畢竟是宮中的丑聞,自然被極力掩蓋,對外宣稱是王美人產后染疾,不幸離世。
李儒是朝中博士,自然是知道內情的。
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董卓聽完,笑了。
他笑得很是暢快,很是興奮。
仿佛已經看到了陳留王乖乖與自己合作,自己大權在握的那一天。
漢靈帝劉宏死后,陳留王劉協雖然沒有被何進兄妹弄死,但卻被軟禁在宮中。
董旻是奉車都尉,李儒是博士,這兩人都能自由進出皇宮,偷偷把劉協弄出來并不是什么難事。
當日深夜,李儒借著替天子尋找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