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檄文
一提到檄文,何花的表情立刻嚴肅起來,說道:“太后、先生,這檄文上面公然指責何氏一族把持朝政,勾結十常侍篡改先帝遺詔,顛覆漢室正統……”
“放肆!”
何花剛說了幾句,就被何太后憤怒的咆哮打斷:“陛下乃是先皇的嫡長子,繼承大統乃名正言順,何來篡改遺詔之說!”
就算提前打了預防針,何太后也難以壓制心中的怒火。
何花不敢繼續念下去,只得低著頭一言不發。
“思寶,別把身子氣壞了,我可是會心疼的。”
劉海趕忙摟住何太后的肩,將她的頭靠在自己肩頭,來安撫她。
何太后面色鐵青,聽到劉海的話,只是稍稍緩和了些。
她深吸了一口氣,但還是有部分余怒未消。
劉海朝何花,說道:“繼續說下去,太后沒說你,她在說董卓那貨。”
“先生,要不,還是你自己看吧。”
何花沒敢繼續說,只是雙手將檄文遞到劉海面前。
劉海一手摟著何太后,一手接過檄文,目光迅速掃過上面的內容,臉色也漸漸沉了下來。
只見檄文之上,言辭激烈,除了先前何花所說的內容,還羅列了一些其他諸多的事。
比如給毒殺王美人、毒殺董太后,陷害宋皇后之類的。
反正就是給何太后潑臟水。
王美人就是劉協之母。
董太后是漢靈帝劉宏的母親。
宋皇后是劉宏的第一任皇后,被何太后與十常侍聯合陷害后,被打入冷宮,最終上吊自縊。
后面的內容又說,一開始靈帝是有意立劉協為太子,但又忌憚外戚對劉協不利,于是設立了西園軍。
反正意思就是說劉協繼承帝位才是正統。
文中還還煽動各州郡起兵,共同討伐當今的天子劉辯。
最后,才是重點,上面寫著陳留王劉協將在9月28日,于長安城登基稱帝,繼承正統。
不得不說,李儒在三國前期,確實可以算是頂級的謀士。
當然,這僅限前期,因為那時候賈詡、司馬懿、二狗(荀彧、荀攸)、陸遜、郭嘉、諸葛亮、龐統、周瑜等這些人,要么還小,要么尚未嶄露頭角。
李儒炮制出的這份檄文,直擊何太后要害。
關鍵是9月28日。
看著這個時間,不禁讓劉海眉頭緊皺。
歷史上,董卓廢立天子劉辯,立陳留王劉協,就是在9月28日。
因為劉海穿越來的緣故,大將軍何進提前死了,董卓也提前入京了。
但劉協還是在9月28日成了漢獻帝。
難道這是巧合?
“德福,你怎么了?”
何太后見劉海神色凝重,焦急地問道。
劉海可是自己的主心骨,他這副表情,讓何太后有些擔心。
“沒事,想到些過去的事情而已。”
劉海笑了笑,旋即看向何花,吩咐道:“花花,你去安排幾個黃門侍郎,讓他們去挨個通知三品以上的朝臣,讓他們務必在今日未時到太后寢宮旁的偏殿議事。”
“諾!”
何花領命而去。
“嘿嘿嘿,思寶,我來為你更衣吧。”
何花走后,劉海又變得不正經起來,他活動著十根手指,向何太后撲去。
……
黃門侍郎不是小黃門。
小黃門就是宮里的宦官。
而黃門侍郎是專門負責侍從皇帝左右,傳達詔命的官職,他們不是宦官。
歷史上,荀攸一開始就是黃門侍郎,董卓入京后,參與了行刺董卓的事,因為不是主謀再加上他是名門望族,穎川荀氏子弟,才免去一死,被打入了大牢。
之所以黃門侍郎和小黃門都有黃門兩個字,那是因為在東漢,皇宮中門是黃色的,所以這兩個職位才帶有黃門兩字。
午時。
何太后與劉海正在用膳,就有官員陸陸續續到來。
午時差不多就是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
而未時是13點到15點之間。
明明約的是未時議事,這些官員卻提前到來,看來他們是比何太后還要急。
當陸陸續續來了一大半官員后。
何太后有些坐不住了,她放下手中的碗筷,看向劉海,說道:“德福,這都什么時候,你還在吃,這些官員提前到來,想必心中都有諸多想法,哀家也不能讓他們久等,不如現在就開始商議吧。”
“哎呀,不急。”
劉海夾著一塊肉放進嘴里,慢慢地咀嚼咽下,這才不緊不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