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丹楓閣遺藏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過晚飯,王鵬和爹媽聊了幾句,便出門來到了計權爺爺家。
“小鵬過來了。”
計權爺爺一家好像早就在等著王鵬臨門茶都早已泡好了。
“我聽三叔說,奶奶你想要買電視機和洗衣機?”王朋也沒有客氣,接過茶直截了當地就問計權奶奶。
“唉,這不是手頭有兩個了嗎,就想趕趕時髦,要不存著干啥。”
“對著呢,要不人家說奶奶你老人家活得通透呢。”
“小鵬,你也別笑話奶奶了,通透倒是不能說不通透,但是跟你們這些小年輕比起來,別說我們這些老幫菜,就是你三叔給你提鞋子都不配。”
“奶奶你可不敢這么說,要不我在村里都待不下去了。”
“不是奶奶夸你,以后恐怕十里八鄉都沒有趕得上你的。”
說著老奶奶也不廢話了,將王鵬領到東屋,拿出了一個紅布包交給了王鵬。
王鵬打開紅布包,見里面竟然是兩根金條,寸金寸斤,雖然沒有五百克,但是王鵬知道這種俗稱大黃魚的金條也是有三百多克的,兩根就是六百多克,市價六千多塊呢。即使王鵬也不得不嘆服,老太太手里是真有貨。
“奶奶,這兩根金條你準備全部換電視機、洗衣機?”
“嗯,不偏不倚,他們兄弟三人一套,你給算算吧。”
“奶奶,這兩根金條總計重六百二十多克,就算六百三十克吧,每克十塊錢,折合錢的話就是六千三。
電視一臺一千,洗衣機一臺八百,三套合計五千四,我還得給你找補九百塊。奶奶,你算一下看對不對?”
“不用算了,你還會騙奶奶不成。”
“那好,那你把這九百塊錢點點收起來。”王鵬說著將手里拿著的金條收進了自己的軍挎,然后從里邊取出一疊錢來,數出十張,將剩下的九十張交給了計權奶奶。
計權奶奶數都沒有數,隨手就收進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說道。
“小鵬,你三叔跟你說了沒有?”
“三叔說了,說是老舅那邊收了些老東西,想讓我過去看看。”
“嗯,是有這么回事,但是,還有一點他沒告訴你。”
“什么事?”
“這不是這幾年政策松動了嗎,縣里將村里的老宅子給還回來了,你老舅他們不想再回村里住,想將它賣掉。
我不是在前幾天,東平受傷回來,去看過他嗎,聽他說你在城里收老宅子。
你老舅提起這事后,我雖然不同意他們將老宅子賣掉,想留個念想,但架不住咱是出嫁的閨女,說了也不算,就想著讓你能買下來,總比便宜了別人好。
所以就給你老舅說了,讓你過去一同看看。”
“奶奶,你娘家尊姓?”
“唉,說來慚愧,姓員。”
“太谷溝子村的員家?”
“小鵬,你知道我們員家?”
“奶奶,我也是在友仁爺爺留給我的書中看到的。
你們家老祖宗員成望老人家,創辦的志成信票號,資本雄厚,信譽卓著,可是太谷票號中的佼佼者呢。
光分號就有天津、張家口、吉祥、沈陽、上海、南京、蘇州、漢口、廣州、開封、濟南等30多處。”
“唉,說來慚愧,偌大的家業被我們這些不肖子孫都給敗落了。”
“奶奶,你不必自責,天下大事紛紛擾擾,誰又能說得定呢。”
“小鵬,你既然是友仁的傳承弟子,對傅山先生的故事又很了解,你也肯定也知道有關志成信銀兩來源的傳說。其實,大家都錯了。
志成信之所以能夠創辦,與顧炎武、傅山先生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但是票號銀兩的來源卻不是李自成的遺銀。”
“奶奶,那傅山先生為什么在筆記中只字未提呢?”
“他們只字未提的原因,也是要保守一個秘密,你不是外人,又時隔多年,我也就不瞞你了。其實,志成信票號的銀兩來源于丹楓閣。”
“什么,來源于丹楓閣,它不是被清兵攻破燒毀了嗎?”
“是的,它是被清兵攻破燒毀了。
但是,在它被燒毀以前,樓中的財物已經被轉移到了溝子村,為了掩人耳目,才有了志成信票號銀兩來源于李自成遺銀的傳言。”
“奶奶,你說的是真的?”
“這是我爹臨死前告訴我的,你說真不真?”
“可是,為什么要說是李自成遺銀呢?”
“這我就不知道了。
其實,當時我們家老祖宗自康熙初年就經營蘇廣綢緞莊,也就那時認識了顧炎武和傅青主先生,并一直為反清復明義士籌措銀兩。與戴廷栻先生成為了反清復明的左膀右臂。
戴廷栻建閣,傅山提匾,顧炎武走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建立一個據點,聯絡天下英雄反清復明,可惜他們失敗了。
小鵬,你不覺得李自成獻寶也是真的吧?”
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