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時代的紅利
“津城的那些糕點呢?”
“每天一車,基本上都是通過供銷社的渠道在市里銷售出去的。
也有其它的地市聽到了消息過來進貨的,但我們考慮到馬上過年呀,也沒有過度推銷,基本上是順其自然的,害怕運力也跟不上。
小鵬,你的這個辦法可以,利潤也高,明年我們準備重點推銷津城來的糕點。”
“嗯,等批發市場建立起來,我們再好好組織這方面的工作。姐,你有沒有考慮過讓津城過來的車,將我們的炒貨帶過去銷售的事情?”
“小鵬,你還別說,這個事還真不是我提起的,是給咱們送貨的一個司機師傅說起的。他覺得咱們的炒貨味道和質量都好,前幾天就捎了一車過去,讓他家里人做起了批發生意。沒想到效果還挺好,隔三岔五的就帶一車回去。就是利潤太低,算算每斤也就一毛來錢的利。”
“姐,你不要老嫌利薄,薄利多銷唄,打開市場才是關鍵。”
“對,要不是你上次給我說過這樣的道理,我才不會做這樣的生意呢。”
“姐夫,他們上次去呼市聯系了多少瓜子?”
“沒聯系多少,發了一車皮以后,每天保證送一車過來。”
“成本增加了多少?”
“沒增加,比老牛的供貨還低了幾分錢呢。具體的讓你姐夫給你說吧,我也不是太清楚。”
見姐姐一提瓜子的事情,就是讓姐夫說,王鵬估計姐姐有讓姐夫表功的想法,也就不提了。
糕點也好,瓜子也好,只要有人賣,市場上就能接受,而且還很暢銷,這是這個時代的特點,物資匱乏。
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你只要手里頭囤積了物資,不管什么都可以賣掉的。
還有就是偏遠的東西不僅賣不上價,而且賣不出去。
這一方面是因為交通的問題,更關鍵的一條是思想的問題。人們不會做生意,不好意思做生意,不知道做生意,這就造成了好多地方的物資運不出來,賣不上價的原因。
但是,只要肯干,膽大,在市場上很容易就能掙到錢,而且是大錢,這造成了所謂的造導彈的收入趕上賣茶葉蛋的現象。
不過,這個時代紅利也就是幾年的時間,最多到八五年,這種情況基本上就消失了。
因為,一來國家漸漸放開以后,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社會上的物資豐富了。更大的原因,那時候已經變的全民皆商了,只要有掙錢的生意,就要千萬個競爭者出現,錢慢慢地不好掙了,競爭的優勢開始向技術和資本轉移。
王鵬就是要盡快地占有先機,快速地完成資本積累,走到更高的社會層次,用技術和資本來掙錢。
在這個時代,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容易,但是也處處充滿了風險。因為,意識形態的斗爭一直就沒有停止,不論風大風小都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
王鵬和姐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一會兒,又幫她接待了幾位客戶后,姐夫開著三輪車回來了。
“小鵬,過來了?”
“嗯,姐夫你送貨回來了。”
“今年沒有幾天的時間了,基本上高峰期已經過去了,該囤貨的已經囤完了,再過幾天我們也應該回去了。”
“好,馬上到年根了,也該歇歇了。”
兩人進屋后,姐姐對姐夫說道。
“小鵬,想聽聽你們這次出去的情況,你給他講一講。”
“行,小鵬本來一回來就應該給你說的,但是,一直忙就沒有顧上,也沒有什么大事,現在正好你過來了,我給你講講。
這次去呼市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多虧了老牛帶路,我們直接就找到了瓜子種植的村里,他們也有人和老牛一樣在外面專門倒賣瓜子。
不過,做得也都不大,僅限于在他們的縣里和呼市,聽說我們要貨量大,人家縣長都出面了,那個車皮就是人家幫忙要的,汽車運輸也是人家幫忙協調的。很熱情,希望我們能長期合作。”
“那個縣?”
“叫什么和林格爾,聽著挺拗口的。”
這個地方王鵬知道,后來的蒙牛公司在這里有一個產業園,挺有名的。
“老牛什么意見?”
“老牛好像和那邊的人挺熟,而且也有親戚在那邊,他有一部分瓜子也是從那兒倒的。”
“產量怎么樣?”
“地板挺寬的,如果真正種起來那量就大了,可惜當地人把這個沒當回事兒,今年我們過去收瓜子,他們挺高興,要不縣長也不會出面。”
“那姐夫你覺得我們從哪兒倒瓜子可以嗎?”
“當然可以了,形成長期的供貨關系價錢會很便宜。”
“那你的意思是可以做了?”
“可以做,這次我也和他們聊過長期供貨的事情,那個縣長答應得很干脆,就是沒有咬死。”
“那你準備怎么做?”
“過完年以后,我準備再過去一趟,和他們將長期供貨的事情定下來。
小鵬,那邊的牛羊肉也很便宜,如果能運過來,也是一筆很好的生意。”
“回來的時候,你們去老牛老家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