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蔡光啟高升(二)
為了體現地方藝術特色,太原蓮花落就要用太原民間小調來演唱。這種民間小調是太原地區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哼唱形式,它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民間性、地域性、情感性和即興性等四個特點,短促、簡明、活潑,極具個性化。
短促是指它沒有長腔調的演唱,不拖沓、不沉長。
簡明是指唱腔簡練,不在唱腔上過分顯示技巧和韻味,行腔不追求跌宕起伏和“九曲十八彎”的唱腔藝術效果。
活潑是指唱腔幽默、詼諧而富有情趣。
太原蓮花落竹板的打法通常有以下四種板式,開場板、段落板、墊板和伴奏板。
開場板即太原蓮花落說唱前打的板式。先扣大板,再擊小板,打板三巡后結束。
大板和小板相互配合、交相呼應,形成有節奏的悅耳響聲,就如同軍營中的軍號。
開場板過后緊接著就要說唱了。因此,開場板是開始說唱的“號令”和前奏。
太原蓮花落是由若干個自然段落組合而成的,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藝術切分就要使用段落板。段落板是段落與段落之間間歇打的竹板,只需打板一巡即可。
通常須要打段落板的情形有以下幾種,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間,唱腔轉道白或韻白之間,大的自然段之間須轉換或間歇,快速道白韻白或快說快進后的間歇。
墊板是句與句之間所打的竹板,也是以句為單位,每句句尾必打的板式。也即在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剛一結束后迅速打一下小板。
伴奏板,是為太原蓮花落說唱伴奏使用的一種板式,是太原蓮花落中比較特別的板式。說它特別是因為它是四種常見板式中唯一一種和說、唱同時進行的打板形式。
使用伴奏板的目的是增強節奏性和韻律感,最終達到強化藝術性的效果。伴奏板常在下列情形中使用,唱腔過程、連說帶唱過程、快說快進過程和強化動作過程。
太原話是太原蓮花落語言的核心和基礎,因為太原蓮花落的段子通篇都是要用太原話來表達的。
太原蓮花落常用七件子伴奏。
所謂七件子乃是分執于兩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
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
后來發展到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主要樂器有三弦、揚琴、二胡、木魚等。
太原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常見的傳統曲目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建國后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蔡光啟的這句話一下子激起了王鵬對蓮花落的念頭,他知道在劉蘭芳《岳飛傳》以后,國內會興起一段時間的廣播熱,在太原地區蓮花落肯定會火一陣子,包括在西安王木犢的獨角戲也很有市場。
想到這兒,他還是十分感謝蔡光啟的,讓他有產生了兩點靈感,就看這個商機能不能把握住呢。
“小鵬,你在五龍口搞的那個批發街不錯。”
就在王鵬東想西想的時候,蔡光啟有說話了,將他的思緒拉回了現場。
“蔡叔,我正想和你說這個事情呢。
前幾天我不是到了廣州一趟,這次給我的感觸更深,現在廣東就是一片樂土,全國各地的生意人趨之如鶩,那個熱鬧勁兒就沒法提了,處處呈現著活力,處處存在著商機。
那里的經濟比我們這兒的活躍度高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我有個朋友向我建議將服裝批發業搞起來。
我回來的路上就想,假如商貿集團在省城建設一個大型的綜合商品城,將全國各地的特色商品引進來,將我省的優質商品介紹出去是不是可以呢?
答案是肯定的,你知道現在是物資為王的商品時代,只要你手中擁有的物資,什么東西都可以賣出去,假如這個事情辦成了,對省城,甚至對全省的經濟搞活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現在想來,我建設的那個批發一條街格局還是太小了,不僅店面小,物流倉儲的規模也小,根本就支撐不起我們的這個設想。”
“小鵬,你的意思是還想往大了搞?”
“是的蔡叔,按照我的想法,如果將這個平臺建立起來,不僅是五龍口,就是一直發展到小東門也不是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將它建設成為立足三晉,覆蓋秦冀豫蒙,連接京津兩地的大型批發交流市場,甚至可以重啟走西口商道。”
“小鵬,看來你的胃口還不小。那你希望市里面給你什么支持。”
“蔡叔,在省內經過童叔一年多來的努力,我們已經建立覆蓋全省的商業網絡,現在要想往大了發展,我們就需要在不斷地深挖貨源,增加倉儲運輸能力,還有就是建設銷售展示平臺了。
如果市里有這方面的想法,我們倒是可以配合完成。
在五龍口、小東門一帶,建設一個大型的綜合批發市場,然后形成一個配套的物流倉儲基地,這里面牽涉到的就是土地、政策和資金。”
“按你這么說你們是什么也沒有,全要市里出了?”
“不是,我們只需要市里批給我們土地,然后同意銀行給我們貸款,剩下的就由我們來完成了。”
王鵬說完這些以后,蔡光啟不置可否,返身問童偉道。
“小偉,你是怎么一個想法?”
“啟哥,小鵬說得對,現在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