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能光明正大,誰又喜歡偷偷摸摸呢
宋蕓安下心,和張大爺閑聊了一會,并將她要帶牛棚里的那幾個晚上去她家里住的事說了,張大爺樂呵呵的說,“我年紀大了,眼睛看不見,耳朵也不好使。”
宋蕓起身朝張大爺鞠了一躬,“謝謝您!”
張大爺擺手,“不用,我雖然年紀大,耳聾眼花,但我心不瞎,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惡人,我心里都有數。”
宋蕓心里暖暖的,再次認真謝過張大爺,走前悄悄留下兩包大前門。
張大爺站在棚屋門口,看著宋蕓帶走住在牛棚里的四個人,心中十分感慨,幻想自己年輕時要是結了婚,會不會也能有一個像宋蕓這樣聰慧善良又孝順的孩子。
可惜,往事不可追,青春不復回。
回宋家小院的路上,宋浩和白青霞心里還是很忐忑的,“這樣跟你們回去真的沒問題嗎?要是被人看見——”
宋蕓笑著安慰,“沒事的,我們住的地方離村里有一段距離,下了山就到了,咱們走后門進去,不會有人看見。”
齊老和莫老也是擔心,齊老說:“這天下就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事要是傳出去可不得了,要不還是算了吧。”
宋蕓說,“不會的,這大雪天,沒有人會來我這邊,你們現在就晚上住一下,早上回去,不可能有人發現。等過陣子我會想辦法讓你們光明正大的住進來。”
幾人不知宋蕓葫蘆里藏著什么藥,但都很期待那一天。
能光明正大,誰又喜歡偷偷摸摸呢。
從前總聽子奕說他們住的院子很大很敞亮,但宋浩他們覺得,這種偏遠山村,房子能有多敞亮呢,頂多屋子寬敞點。
可今兒來到宋蕓的宋家小院,才發現宋子奕是一點沒夸張,這房子是真敞亮,前院后院都大得很,幾間屋子也都修得很不錯,寬敞,也干干凈凈。
楊麗芬提著暖水瓶出來,笑著說,“路上很冷吧,快來喝點熱水,炕都燒好了,熱乎著呢。”
宋蕓早就在牛棚提過楊麗芬,也提過張紅梅和楊麗芬對她的幫助,可以說要不是楊麗芬和張紅梅,宋蕓連自己還有一個弟弟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會知道親生父母的下落。
白青霞上前握住楊麗芬的手,“你就是麗芬吧,我聽宋蕓提過你,謝謝你和你媽媽對我們家的幫助,要不是你們,我們一家也不會在這里團聚。”
楊麗芬有些不好意思,“嬸子您別這么說,比起小蕓對我的幫助,我和我媽做的那點事真的算不了什么。”
宋蕓笑道:“媽,我和麗芬不是親姐妹勝似親姐妹,我們之間不用說謝。”
白青霞笑起來,“那敢情好,我這又多了一個貼心的女兒。”
“咱們到炕上吃飯,這樣暖和些,菜也不容易冷。”宋蕓讓子奕帶長輩們去西屋正房的炕上,炕桌已經擺好了,她和楊麗芬去廚房端菜,菜都放在蒸籠里溫著。
今天的菜色格外豐盛,辣雞辣兔自不必說,宋蕓還做了一道新學的菜,辣炒粉條,聽說南方人愛吃這個,她從王嬸子那學來的,今天也是頭一回做。
可惜白青霞吃不了辣,嘗了一口就不敢再吃,倒是便宜了很能吃辣的三個男人,尤其莫老,他以前在南方待過,口味重,愛吃辣,一盤辣炒粉條他一個人吃了一半多,好吃這兩個字都說倦了。
吃完晚飯就要分配房間,為了節省柴火,宋浩夫妻住進兒子宋子奕的房間,反正炕床大,再睡幾個都沒問題。
齊老和莫老睡西屋正房,偏房就還空著。
睡前白青霞到女兒房里串門,見宋蕓和楊麗芬在織毛衣,宋蕓明顯不如楊麗芬織得熟練,速度慢一些,但針法看著還不錯,她也來了興趣。
“還有棒針嗎?我也會一點,跟你們一起織吧。”
宋蕓自然求之不得,她還在發愁什么時候才能織完一家人的毛衣呢,現在有了幫手當然好。
好在棒針她買了一把,怕不小心弄斷了麻煩,就多買了一些。
白青霞剛上手沒一會,子奕又跑了過來,他找宋蕓問了一道他不太理解的題,問完也沒走,坐在一邊看她們織毛衣,越看越覺得有意思,于是也拿了一付棒針想跟著織。
宋蕓無奈,只能幫他起頭再仔細教了兩遍。
宋蕓手里織的是子奕穿的毛衣,白青霞織的是一件姜黃色的毛衣,她嘴上答應說是給自己織,但她心里想的卻是給宋蕓織,這毛線質量一般,便顏色還不錯,很適合年輕姑娘穿。將來要真能回京市,她一定要買最好最漂亮的羊毛線給女兒再織一件。
宋蕓給宋子奕起的頭是按宋浩的身材針數起的,用的深灰色毛線。
四人點了兩盞煤油燈織毛衣,這玩意感覺有癮,一織就停不下來,直到宋子奕開始打哈欠,宋蕓才強行收了宋子奕的毛線,趕他回去睡覺。
子奕還得上學,不能睡太晚。
子奕走后,三個女人又織了一個小時才罷手,各自休息。
這樣悠閑自在的日子過了幾天,宋浩他們已經沒有了剛來時的忐忑,每天都吃得好睡得香,直到這天晚上半夜被急促的拍門聲驚醒。
宋浩和白青霞猛地坐起,這種急促的拍門聲讓他們想起很多不好的回憶。
許是兩人的動作太劇烈,向來睡覺很沉的宋子奕也醒了過來,聽見拍門聲,又見父母一臉驚恐的模樣,趕忙安慰,“爸,媽,沒事的,我姐是赤腳醫生,要是村里有人得了急癥,是會過來敲門求醫的,跟你們無關。”
夫妻倆聽了兒子的話才緩下神,慢慢平復瘋狂跳動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