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烘魚
這一早一晚買了兩大筐魚,一百多塊錢,頂人家工人幾個月的工資,嘖嘖。
看著院里所剩不多的魚,宋蕓決定晚上去撈魚。
白天青河那邊人實在多,要讓人看見她撈魚跟撿魚似的,肯定會有人懷疑,也會惹人眼紅。
從他們這邊去青河不能經過村子,拖魚回來也方便得很。
宋蕓一提議,全家人都興奮起來。
尤其是齊老和莫老,他們多久沒出去活動過了,白天不方便,晚上可就太方便了。
最后連白青霞都跟著一塊去了青河,幫著打打手電遞遞筐什么的。
宋蕓鑿了兩個冰洞,分給子奕一個特制飯團,讓他在另一個冰洞負責下餌料。
子奕之前見過姐姐下餌,知道每次該下多少,很高興的接了任務。
齊老見宋蕓就給了子奕一個飯團,“就這一個?沒了?”
宋蕓笑道:“這飯團里加了能誘魚群的秘密調料,這一個就夠了。”
齊老和莫老半信半疑,但也沒再多說什么,跟著子奕去了另一個冰洞。
幸好有兩個手電筒,楊麗芬和白青霞就負責給兩個冰洞打手電,宋蕓和宋浩守著一個冰洞撈魚,二老和子奕守著另一個冰洞撈魚。
餌料丟入水中,也就是半分鐘不到的時間,一條條魚從四面八方涌聚而來,有些太著急的,甚至直接跳到了冰面上,都不用再下力氣撈了。
除了宋蕓子奕和楊麗芬,其余幾人見到這場景都是目瞪口呆。
“齊爺爺,別發愣啊,快撈魚,一會魚就要跑了。”
跑是不可能跑的,但要是不撈走擠在洞口的魚,下面的魚不就上不來了嗎。
二老回過神來,立即開始撈魚。
網上找的圖,八斤左右的魚。
他們年紀雖然大了,但當初的底子還在,撈魚這種活對他們來說不在話下,很快就將帶來的魚筐全部裝滿。
他們帶了四個筐,宋蕓也不貪多,四個筐裝滿后就不再下餌,將還沒離開的魚都給撈完,大約就是五筐半左右,也就收手了。
人多就是好,都不用她來回折騰,沒筐裝的魚用麻袋裝,一次性就給全部拉了回去。
看著成堆的大肥魚,二老感慨,就算是在部隊當首長的那些年,也沒吃的這么好過。
“明天咱們就開始做魚干和熏魚,我今天正好買了不少鹽回來。”
白青霞說,“這天時不時下雪的,又這么冷,怎么曬魚干?”
宋蕓說,“曬不了咱們就烘干呀,不是有間屋子空著么,把那屋里的炕燒起來,放在炕上烘,快得很。”
宋浩笑道:“是個好主意,這些魚總處收拾出來,總凍在這里也不是事。”
除了做魚干和熏臘魚,宋蕓還打算做一些魚丸魚糕魚腸,做好后都凍起來,時不時換換口味,還能涮火鍋。
想到就做,一連好幾天,宋家小院里都忙得熱火朝天,除了偶爾給找上門求醫的村民看病開藥外,她再沒出過門,直到把院里幾百斤魚都給消耗干凈。
“我還是頭一回吃魚丸,沒想到這么好吃。”齊老和莫老似乎對魚丸情有獨鐘,一連炫了好幾個,停不下來。
白青霞更喜歡口感細膩的魚糕,宋浩相對口味重一些,喜歡用油煎炸過的魚腸。
宋子奕不挑,什么都愛吃,自打貓冬以來,小家伙胖了好幾斤,臉上肉呼呼的,越來越可愛。
一家人正享受美味,院門突然被拍響,不是那種求醫人的急切,是很客氣禮貌的敲門聲。
宋蕓下炕,“我去看看,應該是村里人來拿藥的。”
這種事時常發生,眾人已經習慣,繼續吃喝。
宋蕓穿好棉衣出去,打開院門卻發現門口站了不少人。
“付廠長?”宋蕓驚訝,目光往付廠長身后一掃,除了付廠長,廖書記也來了,當然還有姜武和周雄,兩人手里拿了不少東西。
除了他們,村里也有人跟過來湊熱鬧,劉隊長晚來一步,現在才趕過來,“咋回事?”
付廠長一看劉隊長的形象氣質,立即猜到他是大隊干部,忙笑著說,“我是縣機械廠的廠長,我姓付,這位是廖書記。”他先自我介紹,接著又說,“我們這次過來主要是給宋蕓同志送錦旗的。”
有村民大聲問:“送啥錦旗啊?宋知青這是又做了啥好事了?”
付廠長看出這些人沒有惡意,純就是來湊熱鬧的,便笑著說,“宋蕓同志為我們廠解決了一個很大的麻煩,也為我們廠挽回了一筆十分巨大的損失,我們今天來除了送錦旗,還有廠里批的一些獎勵。”
劉隊長聽明白了,這就是前些天特意開卡車來接宋蕓去治病的那個單位。
他擠到前頭,看著宋蕓說,“那什么,總不好讓人家站在外頭說話,你那個,屋里都收拾妥了嗎?”
宋蕓懂他的意思,笑道:“收拾妥了的,叔跟我們一起進去坐坐吧。”
宋蕓把兩扇門都打開,請付廠長他們到堂屋。
楊麗芬和宋子奕聽到動靜已經出來,見人進了堂屋,趕忙去端碳盆。
兩個碳盆擺上,堂屋里很快暖和起來。